一.《旺角卡门》
激情四射的一位导演和4位演员,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是重看时的惊艳仍然延续。
——我不理你?我不理你边个理你啊?
华哥对乌蝇的那份义,如今看来更象是个童话,但那份青春热血,当年都是这样经历的。虽然没有华哥那样酷那样悲壮。
——我乌蝇宁愿做一日英雄,都不想做一世乌蝇。当他成熟的时候,这种愤怒呐喊的棱角是否还有?还是真的成为“左手”?
在他和梁朝伟的艺术人生访谈里,王家卫反而多谈了一些《旺角卡门》,让我还挺激动的。一直以来他从未提及自己的这部处女作,而且诚如他所说,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再看过这部电影。我相信他说的“震撼”是有感而发。
他所震撼的那个镜头(表妹最后送华哥上巴士)同样也是我喜欢的镜头。
旺角卡门,永远存留于我心底的那份的青春热血
二.《天与地》
1994年的刘德华用自己的天幕公司拍摄了《天与地》,影片可以说是主旋律的,甚至摈弃了以往以往香港电影里对黑帮的模糊美化的概念。在《天与地》
里,黑白分明。来自黄埔军校并且留洋法国归来的缉毒专员张一鹏用自己的热血捍卫国家的法制,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妻子家庭,最后包括自己。影片对国民政府的阴
暗面进行了非常狠的抨击。电影的卡司在当时来说不是很强劲,如果只从商业价值考虑,那么也只有刘德华一人来带动。但是戏里却有很多老戏骨,包括刘松仁以及
台湾的金世杰和顾宝明等。
在《天与地》里,电影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估计导演在拍摄时有一定的野心的。包括动作戏也是很多是通过长镜头一次完成,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印象最深的3组长镜头:
在上海警察局长顾宝明为缉毒专员张一鹏接风晚宴上,从张一鹏把烟枪用餐巾包起开始——顾宝明脸色一沉:小赤佬!这是上海!——张一鹏:这里是上海?你
以为这里真的是上海?这里是美国、是日本、是英国、是法国...上海就是你们这些人拱手相让的(其实这句话也适合今天的上海)——张一鹏带妻子要离开宴场
——顾宝明恼羞成怒,把餐桌掀翻——张一鹏:我不怕你,我是南京派来的...
这个镜头应该是整部电影里最长的一个,长达2分多钟。当然,大家千万不要拿《天与地》和蔡明亮或者贾樟柯比较。
张一鹏回南京请求上司增援人手,上司驳回,并让张一鹏在办公室外等候(间接导致张的妻子被黑帮袭击导致流产)。这组长镜头比较有印象的是张在孙中山的头像下徘徊等候,表现了原本可以踌躇满志的张专员那一时刻对自己信仰的迷茫。
张一鹏妻子被暗杀(其实是要暗杀张,但被妻子挡住子弹),张一鹏失魂落魄的抱着妻子在雨夜狂奔,插曲《缠绵》响气。抱着陈少霞的刘德华到最后也是无力停下(我估计这一段,是导演对刘德华说:你就一直抱着她狂奔,直到你跑不动为止),角色和演员在这个场景里统一。
而最后,尽管他曾经为了这个政府失去了所有包括妻子家庭以及朋友,但他坚毅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依然可以再次投入他的信仰和他的民国政府,但是《天与地》
却要一悲到底,或者一黑到底,在列车上,新任上司对他说:“对不起,只怪你你生不逢时!”,然后就是那一枪,枪响是浑浊的,国家也是浑浊的,他所忠诚信仰
的理想和国家给了他一个这样的结局。“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这是电影最后的片尾曲。这两句歌词倒是正好适合给张一鹏。
《天与地》无疑是刘德华作为投资者和主演,具有野心的一部电影,他收敛了自己在当时其他作品里的张扬的耍酷,正气刚毅的演了一个乱世中的悲剧爱国英雄。
可惜这样一部电影,并没有得到影评和奖项认可,而一千多万的票房也是远远不够成本回收。天幕公司的失败也是刘德华诚意电影在香港的失败。
三.《终极无间》
说这部恐怕会有争议的。就说几段自己喜欢的几个片断:
最好的表现是最后的爆发力。尤其是他粤语原声的。
——我都係差人!点会唔俾我机会!砰......
烧邮筒那段,跟踪陈道明,在车内他看陈道明时的眼神。
我感觉刘德华在演终极无间的刘健明时,非常有状态,也非常投入,单从表现上,比第一集好很多,相比其他的演员就象是在玩票了。
四.其他相对认为不错的电影
《暗战》
在我心目中远不及《暗花》,感觉是过于儿戏了,没有警匪片中的肃杀氛围。我比较有兴趣的是《暗战》中刘德华的国语配音。挺有特点的,好像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但是其实挺适合刘德华在《暗战》的角色的。
《天若有情》
我说的是第一部,就是幕后全是精英的那部,但是作品与《旺角卡门》相似,尽管也是好片。
《法外情》
感觉象是电视剧的拍摄手法,刘德华当时也是电视剧的表演方式。不过故事架构不错,煽情,象韦家辉在TVB的作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