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应邀参加了香港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的评审工作,作为7人技术评定委员会的唯一大陆委员,参加3月和8月的二轮评审会以及9月的授奖典礼,对国际通行的招投标工作有了直接体会。感触最深的就是和国外的投标文件相比,我们国内的文件过于追求篇幅和包装,重形式而轻内容。如上海崇明通道的方案竞赛,每家一箱文件,包装精美,实际有用的就是简本。从说明内容看,不重视设计构思和创新理念的表述,缺乏鲜明的特色。
在香港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中有16家国际知名集团参与了投标,共提交了27个桥型方案。按照招标书的要求,对每个投标方案只要求不超过2000词的说明(A4纸)和二张A1规格的图(一张总布置图和一张主要构造细节)。通过第一轮技术评定委员会(7人)和美学评定委员会(7人)的评审和打分,共选出五个方案进入第二轮竞赛。第二轮投标文件的要求是不超过5000词的说明,3张A1图以及2座模型(1:4000和1:2000)。在每一方案的简要说明中都有一页重点表达设计构思和创新理念的精彩文字,用以打动评审专家支持这一投标方案。其余的内容则包括对结构性能、耐久性、可施工性、经济指标以及美学考虑的说明,以充分显示投标方案的特色和优势。和国际投标文件相比,国内的文件质量还有明显差距,重复的、没有意义的材料太多,而且似乎文件越厚越好,包装越精美越好,这是一个误区。
因此,我提出了精简投标文件的建议,并提供了香港昂船洲大桥设计的招投标文件。去年8月招投标办发出了“关于精简建设工作投标文件的有关通知”,我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也希望上海能为全国的招投标工作做出榜样,对全国投标文件过分追求形式的趋势能有所抑制,在精简文件数量的同时还要提高文件的质量,在内容编写上要加强创新理念,突出设计构思和技术特色,做到言之有物、图文并茂,表现出很强的说服力和竞争力,逐步缩小和国际招投标工作的差距。 来源:建筑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