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斜拉桥的新概念设计是为跨越波兰布洛克(译音)镇附近的维丝丘拉(译音)河的竞争力方案而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主跨即河流跨跨越维丝丘拉河,长达450m。全桥只有一座塔,正因为如此,该桥跨径几乎是世界上最长的。此桥采用了独创的“V”字形塔。
[关键词] 斜拉桥、跨越分段 塔索特点
1、设计前简述
跨越维丝丘拉河的新桥是布洛克镇新环路一部分。根据地貌、水文、地理条件的分析,提出了跨越分段意见,共有三个部分组成。:
(1)淹水区的左岸山谷桥
(2)河流区的斜拉桥
(3)右岸山谷桥
维丝丘拉河不仅是个交通障碍,也是一个技术障碍,还给河中支柱带来了许多麻烦。春季冰的飘浮和频繁的洪水使得在维丝丘拉河上建造和养护河中支柱非常困难。
在不稳定的河流上建造斜拉桥的费用要比建造传统桥梁偏高些,但可免去不少水文和地理方面的麻烦。由于目前具有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可能性,建造斜拉桥比传统桥梁容易得多。
作为一个景观,斜拉桥通常是一个国家人们活动能力的杰出标志,也体现了工程师的勇敢精神和新颖的创造力。所有种类的桥梁,特别是斜拉桥扮演了建筑文化实物象征的角色。鉴于上述事实,我们桥梁工程师小组提出了跨越维丝丘拉河的新桥设计竞争方案。该设计中,仅用一斜拉跨跨越了维丝丘拉河。
(图1)河中跨总体图
2、桥梁结构描述 桥梁(河中桥梁)的主要部分共有四跨:2×54m+126m+450m仅用-450m的长跨跨越了维丝丘拉河。桥塔设在左岸,只有高水位期间才会淹没。塔的右边,有-450m的长跨跨过水域。该跨为正交各向异性箱梁,是由18G2A钢制作,截面高度由桥塔处的5m渐变至跨端的2.5m。塔的左边,有一淹水的斜拉跨,该跨为新砼(B45)箱梁结构。塔被设计成两根倾斜的钢杆(箱形截面),且向塔的两侧倾斜。塔的分叉和倾斜降低了它的高度,并且保持了索的大角度倾斜,这样就能获得作用在桥面上相应的较大垂直力。塔的两臂用另外类似于索结构的钢丝索联结在一起,来平衡钢桥跨和砼桥跨的重量。砼斜拉跨有三个支柱(在淹水区),它被用作另外的索的锚固物。承重结构由索支撑,而索是锚固在地塔上和桥跨两边的悬臂上。这样就解决了抗扭钢度和侧风作用。所有的索都是用PPC、Freyssinet公司生产的钢丝索制成。
支柱是由B30砼制成,基础是大直径钻孔桩。有两种类型的钻孔桩。由于塔承受的荷载大,有巨大的水平力、垂直力和弯矩,所以它的基础是直径为180cm长30m的钻孔桩。这里非粘性土的土层厚度为5m,钻孔时,先用振动套管头把钢护筒沉至粘土层顶面,然后进行钻孔。再往下钻进时,就不再加长钢护筒,只在孔中灌水,如果层间水压较大,则可使用膨润土稀浆。研究表明,在砼灌注完毕后,向桩尖和桩侧注入水泥,可提高约20%承载能力。其余支柱的钻孔桩采用了可拔出的直径为150cm的钢护筒,并且不注水泥。
3、结 论
设计过程中的分析表明:
(1)加大跨径可取消河中支柱,大大节约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