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州五十五周年
青海新闻网讯 这是一个金色的九月,一个收获的九月,一个幸福的九月,人们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收获的喜悦,每一寸热土都铭记着中华儿女的辛劳与汗水,每一条溪流都流淌着中华儿女的幸福与欢乐。
穿透层叠的岁月,55年春华秋实,55年沧桑巨变。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正式成立,从此开启了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海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省第一
55年前,海西经济一直处在以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状态。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地质勘探队伍进入柴达木盆地,拉开了盆地开发建设的序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建设,海西成功实现了从落后的传统农牧业区向现代工业区的历史性跨越,走在了全省改革发展的前列。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11亿元,位列全省第一。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上升到第二位,在全国三十个民族自治州中位次上升至第12位;尤其“九五”以后,全州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新的现代化经济格局。2008年,全州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79.7∶17.7。
铺金叠翠的绿洲农牧业
海西州现辖格尔木、德令哈两市,都兰、乌兰、天峻三县和大柴旦、冷湖、茫崖三个行政委员会,共有35个乡镇、306个行政村,全州总人口56万人。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和区域位置不同,形成了东、西两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即以德令哈市为中心、包括三县在内的东部农牧区和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包括三个行政区在内的西部工矿区。全州总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55年来,柴达木人以“敢叫大漠成林海,誓将荒滩变绿洲”的豪迈气概,在浩瀚的戈壁滩上,垦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再造绿洲。目前已建成香日德、诺木洪、格尔木、德令哈、察汗乌苏、马海等14个区域农业生产基地,逐步建立起荒漠环境下的绿洲农业生态体系,从粗放式数量型农业向集约化生态效益型农业转变。
2008年,全地区农牧业产值达10.26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6.21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60.6%。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2.56万亩。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25元。
“十一五”以来,海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农村公路、农村沼气、草原节水灌溉、设施农牧业、养殖小区、牧区防灾、农牧区危房改造、村庄整治等一大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强化了农牧业的基础地位。从2006年起,海西州对农牧区全部减免了农牧业税收,并实行种粮收益综合补贴等支农惠农制度,农牧民过上了种粮不纳税、看病有补贴、上学不交费、走路不沾泥的幸福生活。
方兴未艾的高原地区循环经济
55年来,海西州的工业随着柴达木盆地的开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海西山灵地秀,物华天宝,境内的柴达木盆地以“聚宝盆”之称名闻天下。现已发现各类矿产86种,探明储量的矿产57种,各类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约为16.27万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95%。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组合好等特点,成为全州工业发展的基础。
“油龙出海、盐湖献宝、关山出彩。”经过55年的开发建设,海西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煤炭开发及非金属材料为主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已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76%。
自2005年柴达木地区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验园区以来,海西州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也是青海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
按照“依托交通干线、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区四园。”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产业布局调整、优势产业培育、资源有效配置、工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各项环节的目标和任务。试验区内已基本形成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大工业园区,围绕盐湖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冶金等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规划了盐湖化工、多联产能源化工、油气化工/碳一化工/盐化工、纯碱及氯碱化工、煤焦化、铅锌铜冶炼、钢铁一体化七大产业链,建成了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群,实现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聚集、循环利用的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柴达木的资源开发已实现了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的转变,开发主体由国有向多元转变,开发方式由原料输出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海西的工业发展真正走向了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重大转变。现在试验区已被国家西部开发办确定为“西部大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以中信国安、庆华集团、河南义煤、青海煤业、中航集团、中电投资集团等为代表的不同所有制企业纷纷来海西投资兴业,参与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为海西乃至青海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衢四省”的立体交通雏形已现
海西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曾是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辅道,更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支撑点和我国西部腹地的交通枢纽,也是支援和稳定西藏、新疆的重要保障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放后,全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9亿元。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海西州的基本建设进入了一个投入的高潮期。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32亿元,1988年到1998年,十年累计投资126亿元,到1998年至2008的十年,累计投资就达到819亿元。
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海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到2008年,全州公路总里程达到11429公里,公路密度为百平方公里3.8公里。随着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格尔木机场、花土沟—格尔木、涩—宁—兰输气、涩—格、涩—仙—敦等9条输气、输油管道线,兰—西—拉光缆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州内初步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输油、输气管线、数字通信光缆为主的立体式交通、通讯网络。
民生事业如日中天
55年来,伴随着海西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支出构成由主要保证吃饭、维持运转向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支持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民生工程方面转变。
从1996年起,全州开展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历时10年,从实现“零的突破”到省级验收“基本合格”的历史性跨越,“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非文盲率达到99.49%,谱写了海西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稳步推进“科技兴州”战略,大力开展企业与高等院校、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与联合科技攻关,在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盐湖提钾、锂、镁、硼和有色金属采选以及废矿利用、纯碱蒸氨废液综合利用、农牧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技研发成果,其中很多项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科学研究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进入“十一五”以来,海西州把农牧区卫生事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全力改善农牧区卫生条件,全州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62%,特困人口、五保户和优抚对象全部纳入政府医疗救助范围,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一村一室一医”计划,实现了村村有医、有药、有设备。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截至2008年底,累计建成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42.15万平方米,危旧住房得到改造,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85年的6.07平方米,提高到26.1平方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77平方米以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3.12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6.22平方米。先后投入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13亿元,建设廉租住房2852套,已安置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844户。
在柴达木精神的鼓舞下,在几代柴达木人的不懈努力下,格尔木和德令哈两市已发展成为镶嵌在柴达木盆地的两颗璀璨的明珠,市区内纵横交错的道路宽阔、平坦,公园、体育场、文化馆、图书馆、宾馆、歌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城镇道路和电网改造,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系统、信息通讯网络、棚户区改造、公共文化设施、绿化美化等民生工程,使得今日的海西州城镇建设既有浓厚的漠北风光,又有秀美的南国情调。
那达慕大会、柴达木循环经济推介会暨旅游节、柴达木之夏、汽车摩托车集结赛……异彩纷呈的艺术节庆、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赛事,使海西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频频亮相,提高了海西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了海西同内地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深居内陆和世界屋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海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景观,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传说给海西留下了众多的名胜与古迹。长江源头、雅丹地貌、大漠戈壁、万丈盐桥、道教圣地昆仑山、唐代吐蕃墓葬群、都兰国际狩猎场等旅游胜地闻名遐迩。雄浑壮美的高原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习俗和风土人情,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让海西走出了盆地、走出了青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55年波澜壮阔、丰富生动的发展历程,使全州各族人民经受了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经受了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人迹罕见的亘古荒漠、高原戈壁创造了开发海西、建设海西的辉煌业绩,使昔日交通闭塞、环境恶劣、贫穷落后的海西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成功 风险 纯碱 收益 化工
TAG: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