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宁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始终注重实践特色,实行独具新宁特色的“白+黑、5+2”工作法(白天抓工作,晚上抓学习;周一至周五正常工作外,节假日、双休日不休息)。把崀山申世遗作为“白+黑、5+2”工作法的主战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促进了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今年以来,除特殊情况外,县委常委会以及全县性工作会议均放在夜晚召开,带头实行“白+黑、5+2”工作法。9月17日,县委利用晚上时间召开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动员会议。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积极运用“白+黑、5+2”工作法,加班加点工作,将科学发展观内涵、本质、核心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顺口溜的形式,编印了《乡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新歌谣50首》16000余册分发到各乡镇和农村,辅助乡镇、村、社区党员干部学习。各乡镇利用双休日研究部署乡镇机关及其站所办、村的学习实践活动;白天全力以赴开展国庆60周年、中秋节日前信访维稳及其他中心工作,利用晚上时间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活动。
二是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明显好转。县委常委班子带头实行“白+黑、5+2”工作法,以发展凝聚人,以事业锻炼人,培养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打好硬仗的干部队伍,在全县形成了谋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体县级领导取消休息日和节假日,对家在外地的领导干部,由县委办统一安排车辆,在节假日接家属来新宁照顾生活。全县的会议,除特殊情况外,一律晚上召开。县委书记陈优秀不仅白天超负荷工作,还常常晚上八、九点钟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全县参与崀山申遗、交通大会战等中心工作的党员干部,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天晴下雨,全天候奋战在工作一线。各县直单位以“白+黑、5+2”为抓手,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到农家小院送政策,到田间地头送技术,到产业基地送项目,到贫困家庭送温暖,锤炼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党员干部素质,打造了一支群众信得过、工作推得开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是促进了崀山申世遗进程。崀山申世遗是国家项目,代表着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荣誉。今年来,新宁县把崀山申遗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大载体,始终坚持以“白+黑、5+2”工作法,强势推进崀山申世遗工作。到目前为止,申遗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4.5亿元。深度挖掘了崀山遗产价值,崀山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得到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崀山在“中国丹霞”申世遗中的牵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景区游步道改造提质和北大门门楼、游客中心、管理中心、展示中心、监控中心、数字化景区等保护管理建设全面完成,改造民居2170座,创造了“崀山速度”,受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肯定。9月22日至2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丹霞申遗考察评估团专家一行来新宁考察崀山申世遗工作,对崀山申世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新宁崀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四是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宁县在强力推进崀山申遗的同时,统筹兼顾,运用“白+黑、5+2”工作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6月,全县实现GDP15.3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增长20.8%;财政总收入1.4亿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08元,增长7.6%。交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洞新高速、新全公路、白塔公路开工建设,207国道改造动工,新武公路改造完成,完成农村通畅工程120公里,实现了8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基础产业发展壮大。脐橙、烤烟、药材、油茶等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落实水稻面积56.5万亩,发展猪、牛、羊、鹿养殖92.6万头,新扩桔橙1.1万亩、总面积达到26万亩,新扩中药材1.58万亩、总面积达到12万亩,种植烟叶2.7万亩。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8.9亿元,增长14%;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9亿元,增长13.4%。民生事业不断改善,省定为民办实事项目得到较好落实。到8月底,省下达的30项考核指标中,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新建农村沼气池等10个项目已全面完成任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等12个项目已完成任务的80%以上。
稿源:红网 作者:李会卓TAG: 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