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路桥吾爱]全新改版,正在为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路桥人自己并完全免费的网络空间而努力。新站启用了多线路镜像空间,让您无论使用哪种线路都能体会到不错的速度。本站继续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鼓励大家发布并免费共享自己收藏的资料。现在加入让我们与[路桥吾爱]共同成长,有了您的加入我们会更加优秀!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用户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章中心 >> 道路工程 >> 其他 >> 文章正文
  重庆:深隧陡坡不再滑            【字体:
重庆:深隧陡坡不再滑

  行车中的危险莫过于刹不住车。“隧道内沥青路面铺装技术研究”是为解决我国隧道铺装问题而开展的一项研究课题,于2001年正式立项。两年后,该技术已被成功运用于渝合高速公路的北碚隧道和西山坪隧道的铺装。近日,记者在山城重庆亲身体验到了此项技术的神奇之处——

  山区隧道

  坡长面滑险象环生

  近年来,长达几千米、十几千米的公路隧道重大交通事故屡屡发生。2001年2月,河南省琥珀山隧道发生恶性事故,损失达数百万元,隧道停止运营10天。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隧道中,长度大于2公里的隧道已达30余座。安全行车对长隧路面的抗滑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保持隧道路面抗滑性能可以缩短汽车的刹车距离。

  在我国,隧道路面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因为隧道路面的使用条件主要表现为“冬暖夏凉”,水对沥青路面的侵害比较大。但是水泥路面的抗滑性较差,噪音大,灰尘问题难以解决。因而,近年来一些隧道路面也陆续采用了改性沥青材料。以前,国内外所有的路面材料研究工作者们几乎都没有注意到材料自燃特性和耐油性,而这两种特性对路面材料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交通事故发生,路面沥青材料被熔解,燃烧时产生浓烟,直接影响逃生和救援。

  在隧道施工强国日本,主要采用半柔性路面铺装技术,它结合了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两方面工艺的半柔性铺装,具有耐油性和阻燃性好的特点,也较适应于隧道的湿润环境。但施工控制不好,易造成抗滑性能低,半柔性路面铺装与其下的水泥混凝土调平层间必须使用界面剂,同时仍然存在灰尘大的问题。

  我国开展隧道内铺装的探索性前期研究工作起步较早。1999年,重庆市在石黄隧道直接加铺普通沥青混凝土,施工非常困难,工人的施工环境极其恶劣,同时,运营一段时间后,发现抗滑性能衰减很快,特别是在有弯道的隧道内经常发生交通事故。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所属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于2000年开始了国内目前仍然是空白的隧道内高性能路面铺装的开发研究工作。2003年12月,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和重庆北方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隧道内沥青路面铺装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今年7月,该项研究获得“200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

  铺装新法:

  凸显安全、环保理念

  8月下旬的一个午后,在蒙蒙细雨中,记者驱车沿渝合高速公路向合川飞驰。当车辆驶入北碚隧道后记者发现,隧道内噪音细微,驾驶舒适。虽然车轮带有不少泥水,但明显感觉路面的摩擦系数加大,刹车性能加强。洞内灰尘较少,能见度甚好,在车灯照射下,黑色路面上的标线及两侧反光标志清晰可见。陪同记者采访的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华告诉记者,渝合高速公路的西山坪隧道、渝邻高速公路的李子林隧道和尖顶子隧道都是采用了此种路面铺装技术,使用情况良好。

  据了解,这种被称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隧道路面铺装”的技术,充分考虑到隧道内潮湿的使用环境,它用环氧型EN防水粘接剂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构成隧道铺装的防水体系,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使用寿命在15年以上。面层SMA混合料所使用的沥青是经过阻燃改性的高黏度沥青,以防止在交通事故发生时沥青因溶于汽油中参与燃烧而产生的大量浓烟。

  当汽车驶上重庆市的一座大桥后记者发现,桥面上出现几条褐色的沥青路面,起初以为是常见的凸起式汽车减速带,但车轮轧过并无震动感,只是发现车轮与地面的磨擦力明显增强。原来,这是重庆市采用的薄层抗滑层铺装新技术。它是在干燥、清洁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面上常温加铺一层3至8毫米的抗滑层材料,并撒布2至5毫米耐磨石料,固化后形成一个抗滑性好、色彩鲜艳的特殊路面。专业人士认为,目前在全国公路系统普遍开展的安全保障工程的重点是在山区公路的急弯险路上安装防撞设施和改善长坡、陡坡的刹车状况,在长坡路段安装凸起式的汽车减速带刹车效果并不理想,它只是起到提醒司机减速的作用,推广薄层抗滑层铺装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轮与路面的磨擦系数,起到安全防范作用。由于它的厚度很薄,几乎不影响原有路面的设计标高,因此适用于隧道内路面的加铺。另外,该材料是在常温下施工,没有任何烟雾产生,既节约能源,又有利于环保。目前,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隧道、弯道、匝道及收费站、地下停车场、广场等防滑处治。近年来,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先后在成渝高速公路K31附近的长下坡急弯处、北京首都机场A候机楼立交桥、云南元磨高速公路老仓坡2号和4号隧道、云南昆石高速公路的清水沟1号和2号隧道等特殊路面进行了大面积的工程实施,受到业主和司乘人员的好评。

  该公司总经理、年仅39岁的陈仕周博士负责上述技术总体方案的制定和铺装结构设计,他认为,重庆交科院通过诸多实体工程实施与经验总结,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隧道铺装结构体系,形成了适合我国隧道使用条件的隧道铺装成套技术,对于我国今后的隧道铺装及现有隧道的修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意义。

图为云南元磨高速公路老仓坡段使用薄层抗滑层铺装技术后的路面。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重庆村路建设变“废”为宝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粤ICP备06026757号
    站长:白黑点击这里和我QQ聊天-进入[路桥吾爱]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