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了解到,这条曾被很多路桥专家判定“三年才能打通”的汶川“生命线”,经过4000多名施工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如今已全线贯通并恢复通车。
昨日,记者从都江堰出发,在抢修一新的柏油路面上行车2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汶川县城。虽然沿途仍能看到断裂的桥梁、坍塌的屋舍、垮塌的山体,但与地震之初的都汶公路相比已然是天壤之别。
记者体验
行车两小时轻松到汶川
这条备受关注的“生命线”,通车后各路段路况究竟如何?昨日,本报记者独家经都江堰、映秀到汶川,对各路段路况进行了一番体验调查。
防止飞石山壁增设铅丝笼
早晨8时,记者从成都出发,经成灌高速到达都江堰,向汶川进发。刚驶进都汶路入口,清理在道路两侧的废墟就出现在眼前。在盘山公路上行驶,路面时不时出现一段段与原路不同色泽的路面。据介绍,地震时山石垮塌将路基严重损坏,现在的路面是在清理完巨石后,新铺设而成的柏油路。记者注意到,道路靠近山体的一侧,已修了挡墙,而在山壁上,还增设了防止飞石的铅丝笼和被动防护网等。
在寿江大桥,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地震后寿江大桥右侧桥头出现断面,目前断面已经修复,正在进行后续的复位处理。”
过了漩口镇,转过几个山坳后,便是百花大桥。在地震中损毁而后爆破的百花大桥残体倒在路边。连接岷江两岸的道路,已经变成了便道。便道全是沥青路面,沿着江边绕行,路况优良。绕过百花大桥,前行约1公里便是映秀镇。
老虎嘴经历公路史第一爆
出了映秀镇,汽车继续向汶川进发。映秀至汶川公路作为本次地震中受损最严重、损毁最集中的一段公路,许多专家甚至断言“恢复都汶公路交通至少要两到三年时间”。
刚出映秀镇,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沿路两侧有交通保障的工作人员,在指挥过往车辆。记者了解到,从映秀至汶川沿途55个点,每个点都有交通保障的工作人员。与之前都江堰至映秀公路相比,此段公路明显要险峻得多。
原本被山体掩埋的烧火坪隧道重见天日。沿烧火坪上行约3公里,便是闻名遐迩的老虎嘴。这里曾有因地震造成的都汶路上最大的壅塞体,一侧是滔滔的岷江水,一侧是垮塌严重的山体,但在今日,崭新的沥青路面丝毫看不出这里曾经经历了“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第一爆”。
彻底关钢架桥国内第一
继续向前,沿途可看到滑坡严重的山体。在彻底关一带,都汶路逐渐变得狭窄,由于此段都汶路损毁严重,原来的道路被山体完全掩埋,至今尚未清理出原路路基。在抢险此段路时交通部门改用借道乡道,进行连通。
原路上与彻底关隧道连通的彻底关大桥,至今仍倒在岷江之中,过往的车辆均是经过彻底关钢架桥到达对岸。“彻底关钢架桥是国内跨幅最长的抢险桥,在短时间内架起60米的钢架桥可以说是攻克了世界难题。”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设计院吉博士告诉记者。
连续穿过彻底关隧道与福堂隧道后,就进入了草坡地界,地势逐渐平坦。过了草坡乡,前行不远便是汶川县。从草坡到汶川,记者发现全路段没有一处险道,均是沥青路面,路况非常好。记者从都江堰出发,全程94公里的都汶路,行车2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汶川县城。
修路奇迹
罕见的全路损毁
罕见的修复速度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局长汪洋回想起这百余公里长的都汶公路损毁情况就唏嘘不已:“如此集中和毁灭性的公路损毁,不仅在国内公路史上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十分罕见。”
“困难难以想象!一度让人对抢通这条道路失去信心。”四川省交通设计院总工程师李崇明向记者直言不讳,“很多专家都预计该路段恢复通车需要3年左右。”
为尽快抢通这条汶川灾后重建的生命线,4000多名管理、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对每个危险地段作出安全预案的同时,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先后通过对山体进行精确定向爆破、对错位的桥面整体顶推复位等先进工艺,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干完了三年的活。
全长90余公里的都汶公路,是213国道都江堰至汶川县城段,也是地处崇山峻岭间汶川县城的生命保障线。地震发生之前,每天有1.2万辆大小机动车在这条国道上往返于汶川县城和都江堰市之间,数万吨货物从这里“流进流出”。地震之后,该路一直阻断,进出汶川的车辆需绕行近800公里的山路,途中一度还要翻越两座海拔4000余米的大山。与外界交通联系的困难,让当地农产品价格一度大幅下跌,而外来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则大幅涨价。
据新华社
数据
损毁90余公里的都汶公路有80%的道路损毁。
塌方1亿立方米土石塌方,10多公里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数十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分布两侧。
垮桥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
高危上百处路基边坡高危点潜伏其中。
| |||
8月28日,记者在都汶路沿线看到,每个路段都有专人执勤,保证道路通畅和安全 郭广宇 摄 |
这条曾被认为“三年才能修通”的公路,在地震发生仅3个多月后,顺利实现全线通车。打通震中汶川的“生命线”———顽强不屈的四川人民,又创造了一个抗震救灾的“中国式奇迹”。






本报特派记者李逢春汶川报道
这曾是一条“死亡之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难以计数的生命在这条道路上瞬间陨失。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在这条路上,成片成片的山体垮塌,52座桥梁损毁,到处是泥石流、堰塞湖隐患点,何时才能打通这条路?
这条曾被认为“三年才能修通”的公路,经过4000多名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战,在地震发生仅3个多月后,顺利实现全线通车。
打通震中汶川的 “生命线”——顽强不屈的四川人民,又创造了一个抗震救灾的“中国式奇迹”。
昨日,激动的是汶川人,从此,他们回家不再难;从此,赈灾物资运送也无需绕道雪山;流下泪水的是数千来自交通、水利、国土及工兵部队的突击队员——百日大决战的艰险和辛苦的每一天,都用汗水写在了这条特殊的道路上。
通车·体验
全程铺设沥青映秀跑拢汶川只需1小时
“没想到短短3个多月,被震得走路都困难的烂路,这么快就抢修出这么好的路来,我又可以开客车在都汶路上跑生意了!”看着一辆辆车从身边驶过,27岁的汶川羌族小伙陈浩,竟兴奋得甩起了随身包裹,站在黑色路面上像孩子一样蹦着。
中午12点50分,记者所乘车辆从映秀出发,沿茅草坪处驶上了岷江左岸公路。从这里起,路面都铺设着沥青,道中划出鲜亮的黄色隔离痕,路两侧也标出了清晰的白杠,让人赏心悦目,车速很轻易就能跑到80公里/小时。12点57分,车子就驶到了老虎嘴段,仅用了约7分钟。
继续向汶川方向走,从汶川来的车还不是很多,沿途仍可看到这几个月来常见的徒步群众,但看到记者这趟车迎面驶来,不少人脸上写满惊喜。13点06分,记者赶到了10多公里外的银杏乡小学。从这里开始,沿途仍能看到触目惊心的垮塌的桥梁、巨石砸垮的房屋和右岸被全部掩埋的道路,还有不时出现的立在路边的巨石,上面都写着“5·12地震保护”的醒目大字,提醒着今后过往的人们不要忘记这段惨痛记忆。新修的这条路平坦舒适,几乎每过一两分钟,路边就有工人用红绿旗示意通行。13点18分,车子驶抵彻底关战备桥,从老虎嘴到彻底关,全段最苦最险的18公里路程,如今仅用了半小时。
13点55分,到达汶川县城,从映秀到威州有50多公里,用时1个小时左右。省交通勘察设计院专家说,此次都汶路基本恢复二级公路的功能,沿途最关键的仍是老虎嘴路面和彻底关战备桥,战备桥承载量设计为20吨。接下来,沿途主要的工作仍是山坡排危和公路维护。
通车·意义
回家不再艰难物资运送不用绕行800里
体验结束后,记者驱车从汶川返回。昨日下午,从汶川出来的车越来越多,而去都江堰方向的车辆则几乎川流不息,远远看去,蜿蜒在山谷间“黑皮带”上,车辆飞奔着,在车流中,甚至有不少来自都江堰的出租车。在毛家湾隧道口附近,一辆车因故障造成短时间塞车,记者粗略数了过往车辆,仅仅2分钟就过往了200辆车!
快到达映秀时,记者遇到了陈浩和其母亲李会群。李会群说,他们家在雁门乡,地震前她儿子在开大巴,专门跑都汶路,她在车上卖票,地震时他们在都江堰。后来,她和陈浩回了一趟汶川,将威州师范学校34名学生转到江油,当时还绕道走的平武县。“如今,这条路这么快就修通了,一点都不比地震前差。我们汶川百姓回家不难了,我们又可以跑运输生意了!”陈浩难掩兴奋地说,他要马上检修汽车,尽快让车跑起来。“地震前,都汶路日通车1.2万辆。最保守估计,每天会通行货车5000辆,每辆车载重10吨,要多绕行400公里,按每吨公里耗运费1元计算,都汶路早通一天,就会节约2000万元!”省公路局副局长罗玉宏也激动不已。这条生命线对汶川经济的意义也十分重大,汶川县物价局局长陈季康说,以前车辆绕行几百公里,当地农产品大幅跌价。由于道路不通,百姓只能徒步进出,4万多人口的县城一度只剩下1万人,几乎没有了人气,对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汶川还是直接进入重灾区理县、茂县等地的必经之路,也是九环线的重要节点。如今都汶路恢复通车,这些都将很快恢复到震前状态,“这可是我们重建和恢复经济的‘生命线’啊!”陈感慨道。
通车·回顾
屡破世界难题创造公路建设奇迹
都汶路全线80%的道路损毁,1亿立方米土石塌方,10多公里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分布两侧,上百处路基边坡高危点潜伏于中……这就是都汶公路在地震之初的基本概况。“如此集中和毁灭性的公路损毁在国内公路史上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十分罕见。”省公路局局长汪洋说,开始时,很多人都对抢通映秀至汶川的公路失去了信心。经过4000多名施工人员的艰苦奋战,仅3个多月都汶公路就全线贯通了。“3个多月干完了正常施工条件和强度下3年才能完成的工程,这确实是一个奇迹。”阿坝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顺清感叹地说。抢通中还破解了诸多世界难题:
“一次巨爆”连通老虎嘴
7月20日,老虎嘴高家山采取洞室定向控制爆破。当时在壅塞体下游绝壁整体形成路基,阻断左岸河水,并与上游老虎嘴壅塞体相连接,爆破山体土石方约10万立方米,消耗炸药30吨。堪称我国公路建设史“第一爆”。
“顶推工艺”复位受损桥
采取顶推工艺架设了目前国内最大单跨(60米)的彻底关战备钢桥,专家八易方案,最终成功跨越湍急的岷江;还应用梁板整体顶推工艺,对沿线22座严重移位的受损桥进行复位,确保了桥梁安全。
“蛙人探底”飞机诊断灾害
突击大军还请来“蛙人”勘察水下几十米的桥墩受损情况,用国内外最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以及无人驾驶飞机调查地质灾害。
TAG: 贯通 全线 汶川 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