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60年冬去春来,风雨同舟,60年沧桑巨变,激情跨越。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素有“青海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辖14乡8镇318个村,聚居着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总人口39.2万。109国道、兰青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主产区,在全省享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境内有储量可观的镁、铁、石油、石灰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有亚洲最大的750KV变电站,大通河、黄河、湟水河水能资源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
民和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屹立在青海的东陲。其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60年来,历届民和县委、县政府在中央、省、地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勇于解放思想,奋发图强,团结拼搏,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六、十七大以来,民和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践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以突出“一城两区”(县城,下川口工业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再塑青海东部门户新形象为目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以特色农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川垣新区为龙头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以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为目标的工业区建设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止2008年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7万元,增长36.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21元。
满树花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民和,桃花盛开的地方,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民和各族干部群众正沐浴着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春风,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推进经济较快增长为首要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城两区"建设为载体,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努力在应对挑战中实现全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在青海东大门奏响新的乐章。
麦浪千重话丰年
牛年金秋,笔者有幸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园区核心示范园马场垣乡金星村7社采访,当车停在村中心的公路边上,一块醒目的“民和县高原优质设施果品示范园”的大标牌映入眼帘,路东占地近400亩的200栋现代冬暖式温棚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镜面似的反光,非常耀眼。笔者弯腰进入路边第一个温棚,见农民魏玉忠和他的妻子正忙碌着务劳西甜瓜。得知来意,他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两口子承包了5个大棚,其中今年种上了2个棚,一个7分地大棚的菜瓜收入了1.3万元,这个9分地的大棚第一茬西甜瓜收入了2万多元,现在是第二茬,春节前后上市,到那时价格比现在好,一斤可能要卖到七八元,估计收入不下3万元。"笔者问他往年种小麦收成如何,他立刻回答:"这样的收入往年是不能想的,也没法比。这就是推广农业核心示范园区的好处。”
近年来,民和县以特色农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业主导地位已经形成。冬小麦、优质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制种、全膜双垄集雨栽培等优势作物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全县特色农作物占到总播种面积的76%以上。截止2008年底,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8307万元,比1978末的3026.48万元增长85280.52万元,增长2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21元,比1978年末的64元增长了3057元,增长48.8倍。
畜牧业从家庭副业的形式逐渐向商品畜牧业发展,到畜牧立县战略再到特色畜牧业发展。全县畜牧业呈现持续增长的好势头,畜禽饲养量、畜产品产量、畜牧业产值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已成为民和县的一大支柱产业。2008年,全县草食畜存栏达到26.98万头(只、匹),生猪存栏6.7万头,禽兔存栏29.51万只,同解放初期相比,增长了数倍。全县畜牧业产值实现3.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6.9%,畜牧业收入达3.36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650元。林业上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林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逐步成长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5.9个百分点。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自2004年以来共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26.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5亿元,劳均收入3200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在民和县工作了十多年的县长马成龙无不感慨地说:“民和县在农业生产上堪称海东之最的一些科技创新做法,为全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但是,民和农业的规模生产仍然滞后。因此,自去年以来,民和建设农业示范园区是以地委打造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为契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计划按照"一区多园,点状分布"的建设模式,投资31416.575万元,利用三年时间,努力建设一个综合功能区,一个核心示范园,十二大辐射基地。如今大农业已经显示出显著的特色来,而且园区化农业已经带出了大产业。今年推广的浅山旱作节水农业项目,7.67万亩全膜覆盖玉米、马铃薯丰收在望,仅此一项全县农业将会增收4200万元,也就是说,全县35万农民人均增收120元。”
而今迈步从头越——不断走向辉煌的民和工业
1988年12月8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铁合金厂向县工商局申请注册登记为私营独资企业,企业负责人冶廷祥。这是川口镇米拉湾村农民冶廷祥于1985年以乡镇企业的注册形式创办的全省第一家私营企业。当年该厂注册资金191万元,初期流动资金30万元,雇工130人,主营硅铁冶炼,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外市场,年产值560万元左右,年度纳税平均约为70万元,最高年份达153万元。
这是一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农民办的企业,这是当时被理论界讥讽为"非马非驴"的产物,这就是一个中国农民创造的奇迹。1989年,《青海日报》以冶廷祥创办私营企业是姓“社”、姓“资”的问题展开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媒体热烈讨论,最终为青海境内创办私营企业铺平了道路,于是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以1993年5月底为例,民和县私营企业多达113家,占全省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1%以上,从业人员2640多人,年产值达2000万元,营业额4100万元,仅硅铁企业给国家出口创汇就高达532万美元。
此后,民和县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发展迅猛,日益壮大,仅硅铁冶炼企业就多达十四、五家,被称为海东的"硅铁走廊",也成为县财政经济的半壁江山。
其实,谈起民和工业的兴起,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只有几间作坊式的铺面工业,真正支撑起民和工业经济这片蓝天的那还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据资料显示:1978年县属工业企业只有42家,年产值只有1061.20万元,而乡镇企业的产值只有493.6万元,工业企业总产值仅占当时农业总产值的58.4%。
民和县搞了多年工业的老干部张鹏华曾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搞了几十年的工业,吃尽了苦,也为民和曾经是硅铁走廊沾沾自喜过,但是也使民和的碧水蓝天变成了灰土黑天。如今工业园区的建设,解决了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的大问题。这才真正是工业强县的好决策。"”
民和县委常委、副县长马全兴奋地告诉笔者:“民和县建工业区,是我们按照青海省政府确定的"通过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划分,对一大批落后企业升级改造,让民和县的冶炼企业关小上大,集中生产,使当地群众享受原本的蓝天碧水"的目标,以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为目标,以整合迁建县城地区现有冶炼企业为基础,通过工业园区着力引进大型工业项目,打造以系列铁合金、电解铝及铝型材等为主的高原新兴工业基础材料基地。因此,民和下川口工业区的建设上马,对提高民和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自2007年9月26日,民和下川口工业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至今,工业区各项建设目标正在实现,占地总面积9061亩的规划一再扩大,如今已达22000多亩。工业项目总投资269.6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44亿元。规划项目全部实施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33.7亿元,利润90.47亿元,上缴税金38.52亿元,增加县财政收入20亿元,可提供3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已完成工业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地质灾害等前期工作;主干道路、生活用水、110KV变电所基本完工;330KV变电所、天然气输气站、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7户入驻企业正在建设,3户企业年底可竣工投产。投资90亿元的4×60万KW燃煤火电项目、投资52亿元的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项目、投资20亿元的100万吨的系列铁合金项目将于2010年上半年动工建设。
旧城新区竞秀荣
夏日的傍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垣新区假日广场上,到处是散步和闲坐乘凉的人们。退休干部范文翰高兴地说:“川垣新区建设把宽敞与品位结合起来、休闲广场与绿地建设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优化人居环境、追赶现代城市品位的思想和理念。民和真的变了,变大气了,变美丽了……”
县委书记赵雄曾言:“民和是青海省的东大门,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关乎着东大门新形象的树立。过去,人们把旧城区称为聚宝盆,但是,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理念,那里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城市建设上注重体现民和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始终贯穿新区体现水平、旧城体现繁荣的思路,在新区建设上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科学化建设。这一点我们三届县委领导的看法是一样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川垣新区的建设更令民和人感到骄傲。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9.5亿元,仅2008年共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个,完成投资3.14亿元。新区实施的川垣大道、川垣二路、三路道路与供排水工程全面完工交付使用,川垣一路已完成路基工程;党政机关及其它部门的19幢办公大楼现已全部投入使用;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明达商城已投入运营;投资2亿元的商业步行街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修建商铺1万平方米;8个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共修建住宅楼92幢、3600套、36.1万平方米,入住率达90%。同时,新区的绿化生态建设也凸显出"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城市园林特色。川垣新区已经成为青海东部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旧城区以西出口山城红崖区域综合治理、巴州河河道治理、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为龙头,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强化城镇功能,着力提高城镇品位。目前,投资1890万元的老城道路、排水与路灯改造工程基本竣工;投资1820万元的老县城内巴州河综合治理工程,现已完成拦河坝坝体50%的工程量;投资2400万元的县城西出口红崖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土方开挖、削坡等工程,将在10月底完成坡面防护及小游园建设;投资3019万元的县城第三水源及输水管网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投资4260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已完成部分集污管道埋设工程;投资930万元的集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将在今年10月底完成。古鄯、官亭、马营三镇实施的垃圾收运中转项目完成投资113万元。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50元 出口 人力资源 特色农业 就业
TAG: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