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6月23日,拥有旅游接待中心、红色主题广场商铺、红色记忆步行街、旅游度假酒店、人民公社大食堂、红歌红舞广场、红色婚庆礼仪广场、休闲体验公园等八大主题服务区的韶山旅游服务中心前期工程--人民公社印象城基本完工。中新社发肖前辉 摄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更多图片】
中新网韶山十月一日电(刘双双 何浪韩双亮 )新中国成立60年,养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韶山已由一个偏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山川秀美、旅游兴旺、城市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记者近日走访这里,深切感受到这片红色土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红色旅游“旺”韶山
山岭青翠欲滴、田野金浪翻滚、景区游人如织。钟灵毓秀的韶山,以其流光溢彩、业兴人旺的崭新面貌,迎接祖国母亲的六十华诞。
当初,正当韶山人寻找“富民强市”之路时,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了。韶山人认准旅游是韶山的立市之本、发展之基、潜力之源。2004年初春,党中央、国务院把韶山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随之“一号工程”建设全面铺开,给韶山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几乎全国所有的副省级城市都汇聚到了建设毛主席家乡的旗帜之下。湖南省委省政府更是在这里开展了“五个示范工程”的建设,一些民间资金也向基础设施建设汇聚,韶山的水、电、路、气、通讯和宾馆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游客的面前。韶山终于有了令游客游得愉快、玩得惬意、吃得香甜、住得温馨的多元保障。
为规范、优化服务质量,韶山在鼓励企业与市民投身旅游产业建设的同时,成立旅游综合治理办公室,建立规范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几十个综合治理巡逻队员昼夜不停穿行在各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网点之间;标有收费标准、举报电话等内容的“温馨提示”牌,悬挂在各景点最醒目的位置。
近几年来,围绕“领袖故里,革命摇篮”主题,“中国红色旅游文化节”、“百万共产党员韶山行”、“我爱韶山红杜鹃”、“百万自驾车韶山行”等大型旅游促销活动此起彼伏。韶山旅游已由单一的瞻仰型旅游向生态、文化、会展、乡村等领域全方位拓展。2008年,韶山共接待旅客360万人,旅游创收6.53亿元。今年上半年,来韶山旅游的人达到231.9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6%和68%。旅游产业已经坐牢全市经济的第二把交椅,成为吸纳劳动力的头号功臣。
三大工程“强”韶山
驾车从长沙市河西启程,经长(沙)(湘)潭高速公路西线,转上瑞高高速公路到韶山高速公路韶山站出来,时针正好压在45分钟的刻度上,而同时从湘潭市出发的朋友,一刻钟以前就到了韶山。韶山高速公路让韶山已经融入省会长沙1小时和湘潭半小时经济发展圈中。
韶山高速公路,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一揽子项目中的一个,自2008年12月26日竣工通车后,给韶山带来的不只是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的变强。更为实惠的是,韶山有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支撑点。位于韶山高速公路出站口的永泉科技园,是伴随着韶山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而破土开园的,伴随着韶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永泉科技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不仅填补上了韶山高新技术产业的空白,还成为了韶山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04年,中央确定在韶山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一年过去,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在韶山实施“五个示范工程”建设。同年6月,全国人民“共建韶山工程”启动。伟人故里韶山,从此进入了“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空前盛世。 [1] [2] [下一页]
TAG: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