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概要
玉铁公路建设里程176.897km,起点位于玉林市北流西垠镇白坟垌南,终点位于北海市铁山港区北铁一级公路四号路东北方向2.5km处。路线走向为:起点接玉林东北部岑溪至兴业高速,向南预留新圩互通与新圩至北流二级公路相接;通过玉林东互通与玉林至北流一级公路(G324)相接;路线向南预留塘岸互通立交,与塘岸至北流一级公路相接;路线向西南前行设玉林南互通,连接玉林、马坡、陆川及珊罗等地;路线行至沙田设沙田立交;进入博白县境内路线由北向南依次经过亚山镇、旺茂镇、东平镇和松旺镇,分别设又博白立交、旺茂立交、东平立交和松旺立交与地方道路相连;路线南行至合浦县设公馆互通,连接G325;设合山枢纽互通与合浦至山口高速公路相连,至南康镇设南康互通,至路线终点与北铁一级公路相接。
为使区域路网与高速公路相适应,加快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并参考地方政府的意见,玉铁公路设置5条连接线,即珠砂糖~岭塘的玉林连接线、珠砂糖~马坡的马坡连接线、东平~沙河的沙河连接线、上高铺~龙潭的龙潭连接线、旱塘~南康的南康连接线。
玉铁公路设计速度12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m,全线实行全封闭、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制式。全线设大桥、中桥4803m/53座,小桥2400m/81座,桥梁计量总长为7203m,占路线总长的4.07%。玉铁公路设短隧道1966m/2(双洞长度),设互通式立交12处,分离式立交28处,涵洞525处。沿线辅助设施包括11处收费站、3处服务区、3处养护管理区。
玉铁公路永久占用土地1404.2hm2,分别为水田274.4 hm2,占19.5%;旱地385.5 hm2,占27.5%;荒地623.0 hm2,占44.4%。全线拆迁房屋46296.1?O,拆迁电力线37.8km。临时占地包括取、弃土场、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共占地301.39hm2。
(二) 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概述
⑴生态环境影响
玉铁公路全线填方大于挖方,项目需要借方1745.17万m3。主线全线设置取土场60处,连接线取土场4处。经过对取土场逐一的环境因素比选,建议沿线取土场的设置均选择在路线200m范围以外区域,各取土场的间距最短为4.7km,最长为16.5km,较为均匀的分布与公路沿线。最终确定的取土场有23处,其中主线20处,连接线3处。
玉铁公路路基所产生的废方为20.44万m3,隧道开挖产生弃渣4.36万m3,工程弃渣合计有万24.80万m3。玉铁公路沿线设置弃土场9处,其中主线弃土场5处,连接线弃土场4处。经过环境方面的比选对于1#渣场,为了减小对路域景观的影响,建议弃渣堆放在路线200m以外区域,10#渣场弃渣量很小,且距离主线的6#渣场较近,建议将10#合并入6#渣场。其他弃渣场均位于山凹地,虽有占用水田和旱地,但均不属于基本农田,弃渣结束后还可以恢复为农田,弃渣场的选址基本可行。
玉铁公路永久占地1404.2hm2,永久占地将损失生物量每年约为62220.5t,其中荒地损失的生物量最大为42364.0t,占损失生物量的68.09%,其次为林地损失量为10972.7t,占17.64%,水田损失生物量4673.0 t,旱地损失生物量4048.8 t。
工程临时占地包括取土场、弃土场、运输便道、拌合场、预制场等,占地为301.39 hm2。临时占地将损失生物量每年约为5810.38t,其中荒地损失的生物量最大为2613.24t,占损失总量的44.97%,其次为林地损失量为2565.81t,占44.16%,水田损失生物量223.09 t,旱地损失生物量408.24 t。
项目全线永久占地的统计为1404.2hm2,其中水田274.4 hm2,旱地385.5 hm2,永久占地中耕地的比例达47.0%,其中基本农田数量为538.0 hm2。工程占地后应做好土地的补偿工作,做到“占一补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基本农田的影响。本项目虽然会使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绝对数量减少,但不会改变沿线各乡镇的土地利用现状,而且耕种方式、气候条件都不会改变,所以总体上不会对当地农业生态产生明显影响。
K12+400~K13+200、K60+500~K61+400、K95+200~K96+400、K134+200~K135+100占用公益林。根据生态公益林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占用生态公益林的相关手续,对工程占用的生态公益林按照(桂财综[2003]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进行补偿。
玉铁公路高填深挖路段有22处,其中高填路段有18处,建议K89+200~K90+730、K108+550~K108+800、K159+020~K159+570及K137+470~K138+080连续填方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
对高填深挖路段根据交通部2005年9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议采用桥隧方案,可以减少耕地10.46hm2,林地0.64hm2,最大限度的保护耕地和林地。
⑵声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公路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种类多,如路基填筑时有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风钻等;桥涵施工时有卷扬机、推土机、压路机等;公路面层施工时有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振动棒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15m处的噪声为74-105dB。施工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公路沿线居民村庄较多,路线在这些路段施工时,应该加强管理。施工期环境噪声影响是短期行为,只要加强管理,实施环境监理及监测,采取防治措施可使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营运期,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源。公路营运后,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另外,行驶中引起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地面的磨擦等也会产生噪声。
⑶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玉铁公路跨越水体的桥梁包括K4+130新河大桥、K22+320大桥、K33+874丽江大桥、K54+890沙田河大桥、K57+890石门口大桥、K77+750亚山江大桥、K97+875风山江大桥、K103+590塘河大桥、K117+750鸡寇岭大桥、K131+025 金坑大桥、K158+030海塘大桥、K162+520石塘大桥以正交架桥的方式跨过水体。因此桥梁施工对地表水体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废渣、废油、废水和物料等进入水体而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加强管理可避免和减缓桥梁施工对沿线地表水体的污染。
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小,相对短暂,通过设置沉淀池的处理,不会对附近水体造成较大影响。
营运期公路路面径流对沿线河流水质无明显影响。公路沿线的服务区、收费站等将产生一定量的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生活污水排入二级生化处理装置,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排放;洗车废水经过循环利用后进入隔油、沉淀池,进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并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营运期在水域路段,应采取防范措施有效避免事故风险的发生,同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风险的影响程度。
⑷环境空气的影响。
玉铁公路沿线环境空气敏感点主要为沿线的村庄及学校,施工期:路基施工中,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过程中大量的粉尘散落在周围空气中;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引起扬尘污染,尤其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施工路段和汽车过往产生的扬尘浓度大小与距离污染源的距离有关,根据其他公路工程测定,在拌合站下风向50m处大气中TSP浓度8.849mg/m3,100m~1.703mg/m3,150m~0.483 mg/m3,在200m外基本上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玉铁公路施工期间对空气环境影响范围较小,而且筑路材料的运输可利用原有道路,运输过程导致路面扬尘的程度较轻,同时,随着施工期结束影响也随之消除。
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是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⑸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玉铁公路是国家高速广州-昆明横线和兰州-海口纵线两条高速公路在玉林境内的连接线,也是广西自治区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案为“四纵六横”中纵二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推进广西自治区高速公路网建设的进程,为确保广西自治区公路交通“十一五”建设规划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将加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形成物流通道,为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供基础条件。本项目与地方道路交叉处基本设置了通道或天桥或立交,通道包括机耕道、人行道等,通道设置基本保持了现有的道路布局,故能维持线路两侧的通行需求,因此本工程对地方道路影响不大。玉铁公路全线设置通道138座、天桥26座、互通式立交12处、分离式立交31处、连接线5条。通道的设置基本保持了现有的道路布局,故能维持线路两侧的通行需求,因此本工程对农村道路影响不大。项目永久占地1404.2hm2,拆迁建筑物46296.1m2。征地、拆迁直接对沿线地区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建设期和营运期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以通过工程设计、环保措施、经济补偿和组织管理等措施得到解决和缓解。项目建设拆迁民房,将使拆迁户的生活受到较大影响。采取拆迁赔偿,对困难户及脆弱群体实行扶持政策,可以使影响降至民众能接受的程度。
⑹对固体废物的影响。施工期,公路建设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弃方、路线交叉处清除表层沥青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运输车辆散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车辆装载的货物、客车乘客丢弃的物品及服务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对路面定期清扫,对服务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定时专人运至城镇垃圾处理系统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三)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要点
⑴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 保护好现有的农田林网树木。建议临时用地使用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要求严格保护临时用地内的树木。尽量保护征地范围内的林木,可移栽的树木一定要移栽,尽量不砍或少砍,加强管理,不得砍伐征地以外的林木,做到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②施工过程中,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协商,将取、弃土场取、弃土过程与农业开发规划设计和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工程结束后及时平整复垦或绿化造地。 ③禁止引种带有病虫害的植物。禁止引种外来入侵物种。④公路隧道施工时,各施工单位应加强防火知识教育,防止人为原因导致林区火灾的发生。⑤对项目红线外绿色通道建设要因地制宜,严格限定沿线绿化带宽度。⑥施工与绿化、护坡、修排水沟应同时施工,应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边复耕。⑦施工便道尽量选用现有道路,尽量避开农田,减少施工便道对农田的破坏;施工营地尽量租用现有房屋或不占用耕地,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管理,不得随意占用基本农田,生活垃圾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并定期运送垃圾填埋场。
⑵环境噪声影响减缓措施
①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更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②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工人接触高噪音的时间,同时注意保养机械,使筑路机械维持其最低声级水平。对在辐射高强声源附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发放防声耳塞的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③噪声源强大的作业时间可放在昼间(06:00~22:00)进行或对各种施工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为减少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人的喊叫等施工活动声源,要求承包商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④在路线近距离内有集中村镇居民区的路段(距公路150m以内),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停止施工作业。⑤玉铁公路沿线人口密度较大,施工便道应远离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便道应设禁鸣和限速标志,车辆夜间通过时速度应小于30km/h。
营运期加强公路管理,限制性能差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以控制交通噪声的增加;注意路面保养,维持路面平整,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严格控制公路两侧新建各种民用建筑物、学校;地方政府在新批民用建筑时,可根据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等声级线图,规划土地使用权限。建议规划部门不要批准在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两侧300m内修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对声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建筑物。玉铁公路沿线人口密集,根据交通噪声的预测结果,对于超标的敏感点主要采用安装通风隔声窗的措施。
⑶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三步江、小白江、亚山江、风山江、石桥河河道两侧200m以内不得设置沥青混合料、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营地,不得堆放或倾倒任何含有害物质的材料或废弃物,也不得取土和弃渣。②沿线大桥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废泥沙、废渣等运至陆地处理,不得弃于河道及河滩地,以防抬高河床或压缩过水桥面,保证暴雨时的行洪安全。③工程承包合同中应明确筑路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的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条款,堆放场地不得设在三步江、小白江、亚山江、风山江、石桥河等河流或灌溉水渠附近,以免随雨水冲入水体,造成污染。④ 不能随意向沿线三步江、小白江、亚山江、风山江、石桥河倾倒、排放各种生活污水,不能在近水处堆放生活垃圾。⑤ 施工期间的生活垃圾装入垃圾桶定时清运,或设垃圾坑进行厌氧堆肥,厌氧堆肥场地应避开过水区域,避免堆肥垃圾在雨水冲刷过程中进入沿线河流影响沿线村民的生活环境。垃圾坑施工结束后用土掩埋,破坏地表植被的,要恢复植被。
营运期玉铁公路所设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等辅助设施必须设有污水处理设施,各种污水需经处理达到使处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进行站区绿化或附近路段中央分隔带绿化浇灌。
⑷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施工期 土方、水泥、石灰等散装物料装饰、使用、运输和临时存放等过程中,应采取防风遮挡措施,以减少起尘量。根据天气情况,定期对裸露的施工道路和施工场所洒水,减少路面扬尘。施工单位应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养护,减少不必要的空转时间,以控制尾气排放。施工过程中受环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着重对施工人员采取防护和劳动保护措施,如缩短工作时间和发放防尘口罩等。
营运期建议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点附近,要结合公路绿化设计,多种植乔、灌木。这样既可以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TSP,又可以美化环境和改善公路沿线景观。服务区和收费站餐厅应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进行,以实现达标排放。严格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车辆上路。
⑸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① 在设计中应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占用耕地。②在环境与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采取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减少高填深挖。③认真勘察、仔细计算,合理调配土石方,在经济运距内充分利用移挖作填,严格控制土石方工程量。④ 公路工程通讯、监控、供电等系统的管线,在符合技术、经济和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宜共沟架设,并尽可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布置。⑤ 公路建设用地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其中涉及占用耕地的必须做到占补平衡。⑥在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应暂停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通报文物管理部门。经文物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并认可后继续施工。⑦在玉铁公路正式开工前,公路建设单位可成立拆迁办公室,在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充分听取沿线拆迁户的意见,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要求。⑧施工单位应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切实做好交通疏导,并在所使用的运输通道交通高峰时间停止或减少车辆运输,以减少车辆拥挤度,降低噪声。对施工运输车辆加强管理,运土方车辆采取苫盖等措施减少遗洒和扬尘,对运输道路定时洒水抑尘;合理堆放建筑材料。
(四) 环境影响环境评价结论
玉铁公路建设经济效益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支持与赞同。工程占用土地及拆迁民房,实施合理的经济补偿及组织管理,可使民众生活条件得到基本保证。施工期、营运期对沿线地区生活环境的影响,按项目环保计划实施防治措施,可使影响降至最小程度,公路沿线村庄居民区的生活环境得到保护。实施公路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等,可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取弃土场及临时用地按本报告书拟定的复垦、复耕措施及植被恢复措施,可使对土地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小。项目路线布设较合理,工程建设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角度评价,本项目建设可行。
(五) 公众参与方式和期限
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决策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有助于加深对拟建项目潜在影响的了解,有助于确定出符合实际的替代方案以及减缓措施,有助于广泛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建设单位广西交通厅将在交通厅网站等媒体上公示该项目建设及营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以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受连玉林至铁山港公路工程施工及营运影响的沿线周围单位及群众可针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减少影响措施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群策群力寻求减轻污染的措施,使工程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公众可在2007年6月28日至7月8日为期10天内通过电话、邮件、E-mail等渠道将信息反馈予该项目的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具体联系方式见下表:
建设单位 | ||||
名称 | 广西交通厅 | |||
地址 | 广西南宁市新民路67# | 邮编 | 530012 | |
联系人 | 曾祥联 | 电话 | 0771-2115053 |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
名称 | 长安大学 |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 邮编 | 700064 | |
联系人 | 任 伟 刘 珊 | 电话 | 029-82334569 | |
huanbar_1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