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备受市民关注的公交降价方案将全面实施,与此同时,地铁三号线、二号线、一号线和二号线的续建工程陆续铺开,油荒危机一次次来袭,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将出行方式聚焦于公共交通。在奥一网“晒晒你的交通费”专题中,月收入7000元以下者将公交作为第一交通工具,而即将到来的公交降价也影响到很多网友的购车计划。
公交:公共交通出行成本全国第一
在“晒晒你的交通费”专题中,有78位市民填写了自己交通出行的消费表格。结果显示,24位调查者的收入在2999元以下,每月交通费为372元,公交车为第一大交通工具,每月平均费用在151元,占每月交通费的40.5%,其次是地铁支出,占总交通费用的12.4%.42人为月收入在3000-6999元的受调查人群,其中公交车费用为157元,地铁费用为39元,公交车依然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费用支出占总交通费用的37%,地铁费用占总交通费的9.2%,出租车的支出占总交通费的20.5%.因此,公交价格调整成为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不过,令网友欣慰的是,从下月开始,深圳公交全面降价,前所未有的1元公交车出现。记者了解到,在实施新的公交票价政策后,乘一票制冷巴的市民,每次乘车可享受20%的优惠;3元-6元的票价区间,降价幅度则达25%,6元以上区间的则一下节省了车费35%.
地铁:建设工程能不能快点,再快点
一位网友以自己的方式计算了搭乘公共交通的深圳人口。他说:据报道,深圳现有总人口1400万,目前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现在不妨假设这一100万辆全是私家车,以深圳标准的一个三口之家来计,也就载300万人。如果再加一个孩子的爷爷还是奶奶,也就一家四口,私家车所能承载的人口最多也就400万。而剩下的这1000万,要各类公共交通,包括但不限于地铁、的士当然还有公汽来承担!因此,在这位网友看来,在降低公交票价的同时,让地铁建设提速非常必要。
如果说公交车是中低收入人群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么,地铁就是包括7000元月收入以上的高收入人群越来越多选择的交通工具。快捷、舒适是主要原因。在“晒晒你的交通费”专题中,月收入6999元以下中低收入人群的交通消费中,地铁消费不及公交消费的1/3,但是到了月收入7000元以上的人群中,地铁消费已经基本与公交消费持平。中低收入人群不选择地铁的主要原因是轨道交通线路不能覆盖出行,另一个原因就是价格偏高。
私家车:公交降价影响网友购车计划
据了解,目前,深圳的机动车拥有量仅次于北京,与上海差不多,超过广州,超过香港接近一倍,且每年仍以超过20%的增幅增长。
参加专题调查,晒出自己交通费的78名网友中,11人拥有私家车。在回答“公交车降价是否会降低你买车的欲望”这个问题时,23%接受调查的人表示,公交车降价以后,会重新考虑购车计划。虽然公交车的降价不能够改变私家车主和准私家车主们的选择,但是,还是约有四成的私家车主表示,“公交降价会降低私家车的用车频率”。在调查中,一部分拥有私家车的车主表示,如果公交降价、地铁轨道交通覆盖面更大,很多时候会考虑放弃驾驶私家车的出行方式。“什么交通工具无所谓,我们需要的就是体面、舒适、安全的出行方式,”一位网友这样说。
本版统筹:本报记者 唐洁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唐洁 庄树雄 见习记者 刘凡
TAG: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