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市召开2008―2010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动员大会,“乘势而上,苦干三年”的动员令再次响起。
这样的动员,对全市建设战线而言耳熟能详。三年前、六年前,同样是在人民大会堂,由规划、建设、交通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城市建设主力军曾两度誓师,不辱使命。如今,两轮建设如期完成,城市从外部形象到内涵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从狭义的修桥铺路向更广义的城市现代化拓展演变,建设队伍也从建设口向全市各部门、各领域“扩军”。
两个三年,决策者审时度势,超前运筹;两个三年,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两个三年,无锡城从解放环路跳将出去,东西南北中各个方向都有了城的轮廓、城的精彩。
大跨越――这是三年前无锡城建的目标,也是今日无锡城建的真实写照。
城市综合交通建设实现大跨越三年成果:新建和改拓建高浪东路、钱荣路、南湖大道、高浪路、江海路、机场路、湖滨路等城市道路52条,金城立交、金石路跨线桥等150座桥梁涵洞,总里程140公里,建成我市第一条水下隧道――蠡湖隧道。完成锡宜、沪宁和环太湖5条高速公路的新建和改拓建,高速公路已连接到各个市(县)区,总里程达240公里,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近5公里,位居全省之首。主城区新建社会停车泊位2000多个,住宅小区停车位2.2万多个。
如果说首轮城市建设更多地侧重于城市原有道路的拓宽和修缮,那么在2005-2007年间,“建设贯通全境的纵横大动脉,打开整个城市骨架”成为更具战略意义的行动。“大手笔”,成为近三年道桥建设最贴切的形容。
围合城市50平方公里范围的快速内环建设首先从江海路破题。2005年底,江海路工程启动拆迁;2006年正月初一,施工队进驻各个标段;同年8月份,全线投入劳动力5700人,各个施工断面没有空白点,创下了无锡城建史上单月劳动力投入的最大纪录;当年9月底,江海路6.3公里高架桥正式合龙,开启我市大规模打造立体交通的先河,也使快速内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具有干线公路、城市外环线双重功能的342省道市区先导段也先行贯通,上下两层12条车道为惠山区无缝对接中心城区提供了便利。
继江海路之后,快速内环建设加速推进,技术难度更高、工程量更大的工程接踵而至:作为内环的重要节点,无锡最大的八车道跨运河大桥――凤翔大桥、打破城市南北阻隔的惠山隧道、首条长距离穿越地下的青祁路隧道等工程全线铺开。一条环状的“城市免费高速”正从图纸走向现实。
快速内环构筑着“15分钟贯穿市区”的速度梦想,作为它的配套,呈放射状的惠山大道、南湖大道、机场路也先后建成。地面道路改善近距离出行,立体交通解决城市穿越――综合交通网络为无锡城“提速”。
民生建设实现大跨越三年成果:市区拆迁房屋面积2500万平方米,交付安置房1632万平方米,竣工经济适用房193万平方米,超过商品房供应总量。低洼危旧房改造稳步推进,市区城镇户籍人口人均住房面积从24平方米提高到31平方米,廉租房政策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绿色无锡”,全市累计绿化造林3.3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地3697万平方米。
尽管近几年高档楼盘层出不穷,但“五星小区”、“隐秀苑”、“景丽苑”、“蠡湖人家”等拆迁安置小区也因户形、地段、环境良好而在房市中享有知名度。
“在这里住得惯吗?”“不仅住得惯,而且住得好、住得开心。”“比照你们住的老屋,这里还缺什么呢?”“什么都不缺,这里绿化好、设施好,我家老头子每天在社区老年大学练书法,我没事就来社区敲锣鼓、学唱歌、跳扇子舞,结识不少朋友,生活很充实,不像以前住私房,没事只能睡睡懒觉。”这是1月1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农民安置小区隐秀苑调研时,和拆迁安置户袁祥珍的一段对话。说这些话时,杨卫泽身边围了一大群因为支持城市建设而搬迁到隐秀苑的农民,看到市领导来,她们表现出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满足,表现出对城市建设由衷地支持。
事实上,在三年城市建设中,还有更多的袁祥珍改善了生活、得到了实惠。大规模道桥建设掀开了城市中发展落后的角角落落,随着基础设施的到位,这些相对落后的区域环境得到整治,群众住房有了改善,仅农村和城中村就有2516个自然村居民迁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共有416个村庄整治初见成效,26个村庄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农村环境整治试点村。
重点功能地区建设实现大跨越三年成果:规划并启动建设太湖新城、蠡湖新城、江阴临港新城、宜兴环科新城和锡东新城“五城”,太湖国际科技园、工业设计园、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藕塘职教园和空港产业园“五园”,马山、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两区”。崇安广益片区、北塘凤翔片区、南长古运河片区建设各有进展,全市城市化水平提升到67.3%。
无锡城市建设的气魄和胆略都已今非昔比了。2002年,太湖广场、火车站广场这样的点式改造有着“试水”的意味,但改造后的整体效应仅局限于原地。到2005年,长线距离的高架、隧道建设全面展开,工程所到之处,环境随之改善、功能随之提升,建设出现了“带状效应”。到2007年,建设规模从点、线走向块,成片成片的土地纳入统一规划和建设范畴,在无锡地图上,形成了“五城”功能板块,无锡的人居、环境、产业、物流、研发首次进入了明晰的功能划分。这种划分,为无锡人口调整、产业调整提供了前提条件,城市建设已演变成无锡内涵式发展的主平台。(章莹)
TAG: 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