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彦谦 通讯员 田军 葛磊 报道
本报新泰讯 盛夏时节,记者驱车柴汶河两岸,由新泰市和驻地企业联手实施的柴汶河综合治理工程已美景展露:矸石铺筑的河堤、浆石砌成的内堤绵延不绝;沿矿斑裂区副河堤岸内钢筋混凝土铺底,岸外帷幕灌浆;废井封堵,煤矿塌陷区回填复垦变良田。
“汛期不用担心洪水肆虐,可以放心生产了!”煤矿的人说。
“今后可以睡上安稳觉了!”两岸的村民喜不自禁。
深入采访下去,记者感到,柴汶河综合治理不仅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地企联袂再造生态文明的示范。
柴汶河是新泰主要泄洪河道,流域面积1740平方公里,干流全长57.2公里,沿岸有新汶矿业集团、京沪高速公路、磁莱铁路、蒙馆公路等重要工矿企业和交通设施。过去,由于煤矿集聚,超强度开采,地面塌陷十分严重,有的采空区离河底近在咫尺。为根除水患,新泰把河道治理列入了2008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目前,已完成10公里主副河堤修筑,1000米水毁堤防修复,11.1万平方米河道铺底,11处沙土沉陷坑治理,5条支流治理的主体工程也已接近尾声。
为改善水质,工程拆除违章煤厂、石灰窑、砖瓦窑、房屋等100余处。小协镇郭家泉村位于柴汶河岸边500多亩土地被占用,5万多棵树木要砍伐或移栽,四五家村办企业要拆除,村里二话没说就按要求执行。村党委书记翟洪昌告诉记者,经营了多年的企业要在一夜之间拆掉,好多人因工程建设蒙受损失而感到十分心痛,但他们说,这是为了大局,值!
在张庄桥上下游2.5公里河道上,记者看到,两座橡胶拦水坝在柴汶河上创造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形成了集绿化、美化、防洪、游览于一体的优美滨河公园,秀美的人工湖,独特的石景群,散落在长长的绿色缎带上。“使老百姓有一个生态环保、长治久安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这次河道治理的深层次意义所在!”泰安市委常委、新泰市委书记辛显明说。
TAG: 大众网-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