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讯(陈纬 记者 陈程)今天是清明节,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清明节期间,市民祭扫活动比以往更加理性,很多市民都选择错开清明节当天进行祭扫活动,并且祭扫活动也由原来单一的烧纸向鲜花祭祀、音乐祭祀等多种方式转变。
交警增派警力 公墓开通班车
4月2日7时40分许,记者在通往向阳山殡仪馆和皇山公墓的化工路和哈同公路上看到,虽然距离清明节还有两天时间,这一路段交通压力明显加大,化工路上每一个路口都有交警执勤,但是由于车辆很多,车行依然十分缓慢。3日上午,记者看到这一路段同样出现了车流高峰。
据了解,从4月1日开始,哈尔滨市就出现祭扫高峰,每天到哈平路殡仪馆、皇山公墓等处,祭扫人数达到5至6万人,每天祭扫车辆近1万辆。哈尔滨市交警部门每天在祭扫活动集中的化工路、哈平路等路段增派300名交警疏导交通,确保了这些路段没有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
据市民政局殡葬事务管理所有关负责人介绍,祭扫高峰提前说明更多的市民选择避开清明节当日祭扫,选择祭扫的时机更加理性。为减轻祭扫高峰期间交通压力,皇山公墓、金山公墓等公墓还开通了免费班车,方便广大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进行祭扫。
部队官兵联防 清除消防隐患
记者在向阳山殡仪馆、皇山公墓看到,除了维持交通的交警之外,这里随处可见武警官兵和驻哈部队战士,消防车和“120”急救车也在殡仪馆和公墓园内待命,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疏导下,祭扫现场秩序井然。
据介绍,清明节期间正值开春,风大且空气干燥,火灾隐患一直是有关部门比较担心的问题。为此,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武警和驻哈部队出动官兵在殡仪馆和公墓附近巡逻,严禁市民在草丛树林烧纸,随时排查各类消防隐患。同时,消防和卫生部门也派出消防车和“120”急救车在现场待命,防止意外发生。
社区公祭增多 影像寄托哀思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期间,市文明办等多家单位倡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活动。市民政部门策划开展两次公益短信发送。
记者在向阳山殡仪馆和皇山公墓等祭扫场所了解到,今年哈尔滨市选择烧纸祭祀的市民数量明显减少,很多祭扫市民都给逝者的墓碑敬献了鲜花,有的市民还将花瓣撒落在墓碑周围以寄托哀思。
为倡导文明祭扫新风,皇山、金山、乾坤园等墓地纷纷推出了鲜花换烧纸活动,市民可以用烧纸换取鲜花,此举既方便了市民,又倡导了文明,受到祭扫群众的广泛欢迎。
3月31日9时30分,道里区工程街道办事处组织200余名社区居民,在工程社区举行社区居民清明集体公祭活动,共同缅怀已逝亲人,用鲜花、美酒、水果祭奠逝者。同时,他们运用现代文明传播手段,选用三户社区居民已故亲人生前留存的影像资料,编辑制作了“往生回忆”多媒体一并播放,思故念情。
据介绍,今年哈尔滨市有54个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了社区公祭活动,近10万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公祭逝者。社区公祭不但节约资源和时间,也有效分流了祭扫人群,加之大量市民选择错时祭扫,市民政局殡葬事务管理所相关负责人预计清明节当天祭扫压力将比往年有所减轻。
据悉,今年,哈尔滨市还在全市范围内相继组织了集体公祭、签名祭悼、家庭追忆、放飞思念、网上祭故人等祭祀活动,组织市民通过文明、节约、集中等方式开展祭祀活动,受到市民欢迎。
提倡小型公墓 海葬备受关注
针对公墓占用土地资源等问题,乾坤园等公墓还利用清明节期间开展了倡导小型公墓、节约土地资源活动,小型公墓在节约土地和建设石材的同时,也节省了购买者成本,因而受到欢迎。
在提倡新型祭扫方式、新型墓地的同时,哈尔滨市民政部门还推出新型殡葬方式,清明节前,民政部门推出海葬方式,受到了市民广泛关注,已有50多人对海葬进行咨询,第一批海葬已进行完毕,4月下旬民政部门还将组织第二批海葬。
TAG: 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