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营企业家出资新建的高庄则村广场
在高庄则村万头养猪场,饲养员通过监视屏观察猪的活动情况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贫富悬殊的问题,让排在“陕西十强县”前三位的府谷县进入矛盾凸显期:一方面资产过亿的煤老板扎堆;另一方面是贫困农民以上访、干扰企业生产等非正当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决策部门因势利导,组织百家企业帮扶百村,实现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合力共建和谐富裕新农村,每年筹资过亿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专门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府谷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
胡润慈善榜上,共有两位陕西富豪,他们都是府谷的煤老板。一位叫高乃则,居2008胡润慈善榜第91位,捐赠额2890万元;另一位叫刘彪,居2007胡润慈善榜第97位,捐赠额1500万元。
榜单编制人胡润称,高乃则、刘彪的捐赠主要集中在扶贫、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此外,有资料显示,高乃则还在慈善助学、助医、救济贫困、安排就业和解决当地农民吃水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府谷民营企业家高乃则、刘彪致富后主动回报社会,捐巨资参与新农村建设。在他们的带动下,府谷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100多家民营企业,每年出资总数超过一亿元,参与上百个新农村建设,被称为“府谷模式”。
府谷县委书记钱劳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府谷模式’改变了社会风气,重塑了民营企业家形象,再造了企业发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尝试。”
煤老板出资数千万扶贫
府谷县城西南二十多公里,有一个叫峰山的小村子,正在修建的一条通村公路从这里与府谷县沿黄河公路连接。它横贯东西,将府谷县城至王家墩乡和孤山镇至武家庄乡两条通乡油路连通起来,全长24公里,路基宽16米,路面宽8米,两边各有4米宽的绿化带,同时沿路布设引黄灌溉管道,在每个村庄留下灌溉口,将1800亩贫瘠旱地变成丰腴的水浇地,惠及12个村。
这条盘山路,每公里造价600多万元,由县交通局负责规划、施工和工程管理。
“人家老板投入这么多钱去修通村路,我们一定会把好质量关,管好工程。”府谷县交通局总工程师曹满仓说。曹满仓所说的老板,指的是民营企业家、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乃则。修这条公路,他个人投资1.3亿元。
高庄则村是府谷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示范点。沿新建的水泥路进入村子,村旁是一座现代化的万头养猪场,所有猪舍都安装空调,农民变成这里的工人,他们通过计算机屏幕监控每一头猪的活动情况;养猪场附近是100间大棚蔬菜;大棚菜往北是一座有亭台轩榭和音乐喷泉的大型广场。广场一侧是集中住宅区。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规划论证,高庄则村分公益居住、养殖加工、高效农业示范、绿色食品生产、生态观光等5个区,实现了以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以工业化思路经营农业、以工业化设施武装农业、以工业化技术改造农业,使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光猪场就花了1800万元,都是高乃则投资的。无论选种、设备、管理还是规模,在当地都是独一无二的。猪场见了效益以后,一年可以收入300万元,老板一分钱都不要,仅此一项我们村每人就可以分到两万多元钱的收入。”高庄则村党支部书记刘虎子说。
钱让企业家变得善良
高乃则靠卖豆腐起家,积累一点资金后开始经营铲车,在煤炭价格低迷的时候进入这个行业,凭着诚信经营和对市场机遇的把握,现公司资产数十亿元,是坊间公认的府谷首富。
从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乃则,体会过贫困的滋味。他先富起来后,看着身边还有那么多穷人,心里不好受,所以拿出大笔的钱来扶贫,用于新农村建设。“咱给老百姓做一点算一点,趁咱有能力,能办多少事就办多少事。”接受采访时,高乃则只有朴素的三言两语。
新民镇芦草畔村是府谷县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示范村,府谷县保榆煤焦公司董事长刘彪是主要出资人,出资数额是5000万元。目前,40套3层的楼房已建成,部分村民已经入住。村子周围是300亩蔬菜大棚,还有现代化的养猪场。
在煤矿上班的芦草畔村村民刘启良说:“新村建好了,我们都能免费住上新房,将来我可以在煤矿上班,老人妇女种大棚菜,全家收入就有保证了。”
和高乃则一样,刘彪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他种过地,放过羊,当过木匠,做过瓦工,挖过煤,如今成为拥有过亿资产的民营企业家。据熟悉他的人讲,刘彪日常生活非常节俭,舍不得买好衣服,连外出住宾馆的洗漱用品都要带回家里来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必要用品之外,没有任何高档摆设。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却把大笔的钱节省下来回馈社会。“府谷的民营企业家草根出身,饱尝了创业的艰辛,积累了巨额的财富。金钱对于拥有亿万资产的人来说,也许只是个数字。但钱有时可以让人获得尊敬,有时可以让人变得善良。”一位文化学者评价此事时这样说。
“以工补农”时代到来
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府谷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煤电化载能基地和全国火电第一县,全国最大的电石、金属镁生产基地。全县现有民营企业1080户,民营经济总量占到经济总量的66.5%。这个只有21万人口的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47710元,财政总收入29.81亿元。
另一方面,府谷位于内蒙古风沙区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农业基本靠天吃饭,靠雨增收。全县17.4万农业人口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外出打工和创业。农业产值在全县GDP中仅占4.3%。在北部、南部一些没有煤矿的纯农业区,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偏低,救灾救济面高达90%以上。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贫富悬殊的问题,让府谷进入一个矛盾凸显期。以煤炭产业为代表的资源经济让少数企业家获得高额利润,与农民增收缓慢形成了强烈反差。一些企业所在地农民要求企业出资,帮助整治被破坏的生产生活环境,帮扶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有的甚至以上访、干扰企业生产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
以工哺农,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决策部门急需破解的难题。
以工补农是指工商业对农业的一切帮助和支持,包括以工建农、以工支农、以工助农、以工补农、以工养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
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人均GDP达到1万元以上时,就有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这一点府谷已完全具备。
经济学界一般认为,新中国短短几十年即完成了国外需要200年的工业化之路,靠的是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工业化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还账”。事实上,以工补农不仅仅是简单的还账,它还涉及到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国民经济运行来看,如果农业、农民、农村出了问题,所有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农民长期收入增长缓慢。
府谷县县长张惠荣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政府是主体,但仅靠财政的力量还不够,所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多家大学组建“府谷现象”课题研究小组
2007年,府谷县委、县政府实施以百企带百村建设新农村为核心的“双百工程”,动员176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65个村。当年176家民营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61亿元,2008年投入1.8亿元。据县委农工部部长武文飞介绍,近3年,府谷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约8亿多元,其中农民自筹约2亿多元,社会赞助3亿多元。
田家寨乡老庄沟村过去是村矿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因为村民上访,煤矿经常停产。实施以工补农后,煤矿股东痛定思痛,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主动改善村企关系,拿出10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企关系改善,企业的正常生产得到保障,和谐共荣的局面初步形成。
以工补农、以富带贫,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合力共建和谐富裕新农村的思路和方法,被称为“府谷模式”。“府谷模式”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的学术机构专门组建了“府谷现象”课题研究小组。
去年,全国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在府谷县召开。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在讲话中说:“扶贫开发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府谷的民营企业家不是简单的乐施行善,他们不图回报,不仅帮助,而且带动、垂范、培育新农民,在发展产业、村企对接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前不久,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府谷县列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试点县。“‘府谷模式’包含三层信息:首先是企业家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没有创业的成功,没有企业的发展,反哺农业只是一句空话;其次是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有再多的钱也不会拿出来;第三是和谐共荣的发展精神,也就是要全社会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县委常委白雪梅解释说。
TAG: 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