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世纪以来,浙江一直在努力克服要素制约带来的“成长烦恼”。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则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突围”。
一年多来,我们欣喜地看到:
节能降耗有新突破——实现了全省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5.49%的历史最好成绩,万元GDP能耗降到了0.79吨标煤。“十一五”前三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63%,已完成五年目标的60.5%。
节约集约用地取得新进展——连续13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全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转而未供土地合计19.40万亩,单位GDP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降到9.60平方米/万元,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继续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环境保护又还了一笔“欠账”——2008年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51%、7.08%。
突围,为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和环境保障。
将土地、能源、生态环境纳入发展成本
对于已经10多年在经济高速公路上飞奔的资源小省浙江来说,这几笔账不得不算:
土地账:2008年全省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分别为3.09亩和0.56亩,仅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28.76%和40.93%,而未来五年我省仍需新增建设用地150万亩以上。
能源账:2007年,全省一次能源自产率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3%,能源极度依赖外供。“十一五”前两年,全省总能耗年均增长10%左右。
环境账:到2010年,假如我省GDP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即使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35%,全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是2005年的1.3倍。这将远远超过我省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与此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1%、15%等,作为“十一五”的约束性指标,列入了国家对各省(市)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如何破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难题?如何缓解能源资源对我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制约?立足于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和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节能降耗十大工程、节约集约用地六大工程、环境保护八大工程为核心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就此拉开帷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充分运用和优化配置公共资源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围绕节能降耗、节约集约用地、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分别以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为牵头单位,3个由多行业多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或联席工作小组迅速成立。
配合行动计划,《节能降耗实施方案》、《“365”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环境保护实施方案》、《“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相继出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跟踪检查与量化考核全面实施;《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等数十项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出台,明确了政策导向,强化了规划引导。
一些违反资源节约、节约集约用地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被公开曝光、依法查处,一些重点案件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全省建立了科学、完整、统一的资源节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统计、监察、考核体系,并逐年考核。
行动一年间,措施有力,亮点纷呈:
——通过大力推进千家重点企业节能、落后产能淘汰、传统优势产业改造、装备制造业振兴、技术创新等,我省去年实现节约标煤880万吨。在各级财政的扶持下,100余项节能先进技术得到更快的推广应用,2587个节能项目得以实施。全社会各领域节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新建民用节能建筑约3600万平方米,实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5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交通单位里程能耗进一步降低。去年新制定能耗限额标准15个,对878家重点用能单位执行了能源监察。
——从城镇建设、工业建设、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六个领域着手的六大节地工程进展顺利。通过完善创新组织保障机制、土地调控体系、发挥市场配置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技术支撑平台等五大抓手,我省对土地实行精细化管理。200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分解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挂钩制度。2008年全省累计投入使用标准厂房626.4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用地4200亩左右。通过压缩超标的绿地和辅助设施用地、进行厂房改建和加层等多渠道、多方式扩大生产性用房面积,相当于节约用地2万亩。全省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和滩涂围垦造地新增耕地面积15.09万亩。
——污染减排、水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生态创建等环境保护八大工程全面推进。截至2008年底,杭新景高速公路沿线小冶炼环境污染、常山化工园区环境污染、南浔旧馆镇有机玻璃环境污染等3个重点环境问题以及1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整治工作如期完成。全省新建105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实现了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嘉兴、湖州、慈溪等20余个市、县(市、区)的垃圾处理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组织开展县以上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将其纳入年度生态省考核内容。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创新试点,台州市被列为全国农村环保工作试点市,安吉县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临安、诸暨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验收。
创新是突破“瓶颈”的根本途径
在艰难的探索与实践当中,往往能实现创新。
在杭州市余杭区,一家混凝土有限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500万元,就在即将发放贷款的时候,银行发现其被列入了余杭区政府今年的关停企业名单,于是迅速启动客户退出机制,中止了信贷业务……环保治理和金融手段相挂钩,“绿色信贷”让“二高一剩”(高能耗、高污染及产能过剩)企业尝到了厉害。
从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权交易到绿色信贷、绿色外贸,如何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促进节能减排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省一直在探索。
如何遏制土地资源浪费?义乌市从土地取得环节入手,工业用地实行分阶段出让:将土地出让后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般不超过5年,第二阶段为50年减去第一阶段后的剩余年限,出让金也分批缴付。第一阶段末对开工、投产等用地情况进行复核验收,合格者,则第二阶段合同生效。不合格者,则没收履约保证金,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这一做法有效遏制了工业用地的“炒地皮”行为。在绍兴县,“亩产论英雄”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通过充分运用价格杠杆作用,按照建设用地亩均产出对全县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进行合理提调,破除了企业粗放用地模式。
资源有限,生态无价。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奔小康的征途上,全省上下正不断探索,以改革的思路,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多赢。
TAG: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