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24城记—探寻中国城市精神之走进湖北大型系列报道活动在武汉正式启动。提起湖北必提荆楚文化,提起荆楚文化,不得不说荆州市。为了深入了解荆楚文化,新浪网邀请到荆州市市长王祥喜跟大家共同领略荆楚文化的魅力以及荆州市的城市精神。
楚人精神包含自强不息兼容并蓄等多个方面
主持人:王市长您好。
王祥喜:大家好。
主持人:有这样一句话,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荆州这块土地上自主是人才辈出,像屈原、楚庄王、伍子胥等等都非常有名,古时候的楚人也在这块土地上发出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呐喊,从而有了非常浓厚的楚人精神,什么是楚人精神?今天的荆州人又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楚人精神?
王祥喜:楚人精神有几个方面:
一个是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楚国由弱到强,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他们刚开始都是励精图治,不畏艰辛,披荆斩棘发展成为当时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第二是革故鼎新,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当时的楚国无论是在政治制度,还是在水利工程,还是在种植业,包括冶炼等等,文化建设方面,应该说建成了与雅典文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也产生了像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第三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楚国不固步自封,比较开放,精湛的丝绸工艺融汇鲁国比较好的技术,青铜的冶炼借助了中原一带好的技术。所以说楚先人具有开放意识。
第四,崇尚教育,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当时楚国被吴国打败以后,申包胥就跑到秦国去哭了七天七夜,最后由秦过来帮助恢复自己的国家。另外像屈原,最后在汨罗江投江,悲愤而去,也是一种爱国的情怀,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主持人:今天这种精神在荆州市人身上得到了哪些体现?
王祥喜:荆州历来是重视教育。荆州有七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将近12万,荆州恢复高考以后,出了不少的高考的状元,包括有很多人奥赛获了奖。重视教育是这个地方的好传统。
另外这里的思想比较活跃。单看平原这一块由于地理、交通的区位条件,这里面的人不保守,容易接受外来的一些先进的文化和外面的广泛的教育。
再一个比较豪气,荆州人比较豪气,讲感情。像汶川地震以后,我们打出来的牌子就是不忘九八,荆州感恩。因为98年是全国支援荆州,当时大家踊跃的捐款捐物,汶川地震以后,荆州人表现出来就是讲感情、比较豪气。
再有我们这里也比较讲诚信,关公在荆州镇守了十年,关公的忠义仁勇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当中,文化的精髓现在荆州人都有这些气质,也有这些品质。
主持人:相信有这些品质对荆州的发展一定会起着最大的推动作用。
荆州市既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发祥地,荆州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进一步来增强荆州文化的辐射力,再现当年荆楚文化之风?
王祥喜:文化资源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荆州现在开始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提出来要逐步把文化资源大市转变为文化旅游强市,也就是文化荆州走向世界。因为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现在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关键要提高文化的软实力。一个要用文化来引领我们的思想解放,我刚才讲的有传统的开放这种文化,所以我们要用荆州这种文化来引领我们思想解放。
当前我们第一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摒弃那些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东西,来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当前特别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放促改革,开放促发展。
第二,以文化来促进荆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方面要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同时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来普及大众文化。但是同时也要打造一些文化产业,因为这里有很多资源。比方说我们这里有很多典故,很多故事,无论是楚文化也好,还是三国文化也好,有很多题材,很多内容,可以把它打造文化产业。这里随便一个故事可以拍一部大片。
第三个,要用文化促进我们社会和谐。刚才讲楚人精神当中其中有一个民族精神,在当前来讲,我们既要艰苦奋斗,促进发展,同时还要和谐发展。通过文化的建设,人们思想、道德情操方面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发扬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抵制一些腐朽的不健康的东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文化产业的培育,在这些方面我们正在积极谋划。
荆州文物资源要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
主持人:荆州古城作为国务院最早确定的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这么久的古城墙保存的这么完整,咱们在古城墙保护以及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方面怎么样寻求平衡的呢?
王祥喜:荆州的文物非常多,不仅仅有古城墙,尤其是长江北岸这个地方,到处是文物。现在对文物的保护方面,我们荆州有两大国家“十一五”重点保护工程,一个是纪南城的遗址公园,再一个是荆州古城。同时我们省里面重大项目只有9项,荆州占了2项,按照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当中,常规保护项目湖北是71项,荆州就有9项。所以荆州的一些重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是比较多。特别是纪南城遗址公园和三国古城的保护。从荆州来讲,
市委市政府是高度重视文物的保护,比方说像古城墙,我们专门出台了一个关于古城保护的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暂行规定。对文物保护我们也出台了管理办法,就是严格保护,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前提下,要合理的利用,像纪南城的大遗址保护,这个规划是国家在做。由国家文物局委托的北京的一个建筑设计院给我们做的整个的规划。荆州的古城这一块,我们现在正在和其他的城市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把古城和其它几个地方,像西安、南京,绑在一起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且荆州古城墙,现在是11.28公里的周长,保存的非常完好,经历了这么多朝代,可以说专家们喻为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是非常完整的。像护城河、古城墙都是非常完整、完好的一座古城。
在保护的基础上,怎么样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呢?一个就是大遗址保护,纪南城大遗址保护,按照国家的规划,在那里面,包括有一个熊家冢的古墓,我们准备就地建博物馆,现场抢救型发掘,现场保护,现场监管。另外我们在纪南城的周边还有一个海子湖,我们准备在纪南城遗址公园的旁边要打造一个旅游目的的,让人家来参观这个地方。我们想借鉴西安大明宫的做法,他们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所以纪南城的遗址公园的建设要借助西安或者是我国其他遗址保护公园的做法。
荆州古城方面我们有一些策划和规划,我们请美国的灯塔公司做了创意和设计,前提是保护,我们要收缩古城内的人口,现在的古城内住了12万多人,按照规划这里面只能住5、6万人,所以有一半要搬出去,怎么搬出去我们也有初步的想法。行政机关要带头,然后要搞一些政策引导。这样让古城还是要逐步的恢复原貌。我们也借鉴平遥的做法。我们有一个规划,就是要逐步来缩减古城区的人口规模,然后再恢复一些民间,恢复一些过去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官府、官庙,等等一些民街民巷,景区景点逐步来恢复和打造。你刚才讲的我们怎么样寻求平衡,保护的基础上我们合理利用,让它发挥一些社会效应。
主持人:刚才王市长提出要迁出大概6万多人,这6万多人,具体如何来更好的寻求安置的地方呢?
王祥喜:我们是在古城外要建一些居民点,然后用一些政策的引导。当然这里面首先是党政机关要带头出去,这就占了很大一部分,然后居民给一些政策,可以引导他们出去。
主持人:这个规划具体有没有一个时间表呢?
王祥喜:我们想争取能够在“十二五”有一个比较大的进展。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护城河的清瘀改造,同时进行一些管网的铺设,过去地下没有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然后采取生态补水的方式,今后的护城河和城内的河湖要和长江相连。这样就把古城这里面的水变成活水,然后跟长江相连,今年底引江济汉的工程就要动工兴建。我们现在规划已经都做好了。
岸线长资源成荆州发展优势
主持人:提起荆州不得不提沙市区,也是作为最早长江的长江口岸之一,曾经历经无限的辉煌,今天的沙市区如何进一步规划和发展,再现当年的辉煌呢?
王祥喜:沙市港在清朝时,我们国家最早对外开放的,当时叫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正因为对外开放比较早,这个地方过去是商贸比较集中的地方,而且是一个集散地。
过去沙市比较繁荣,也是得益于港口的开放,过去交通没有现在便利,主要的运输靠水运,当时的沙市具备这样的天然的条件。在一段时期,出现非常辉煌和繁荣的景象,包括改革开放初期,沙市是全国著名的轻纺工业城市,当时有很多全国叫响的名牌产品,现在应该说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的地位也更加突出。省委省政府提出来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对我们来讲是很好的机遇。现在沙市的某个港口的吞吐能力达到300万吨,每年的转运或者从这里直接出口的是10万标箱,第二期马上开始建,建设后可以达到20万标箱。目前在长江中上游是仅次于武汉和重庆的港口。
荆州的岸线比较长。这是个好资源。长江在湖北境内是1千多公里,在荆州境内是483公里,占到全省四十五点几,将近一半。同时我们港口的能力已经初具规模。再加上荆州通过我们实施工业兴市的发展战略,今年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几个主要产业,机械、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还有一些轻工等等,已经初具规模。荆州的港口不仅仅是单一港口,是江汉平原的国家运输枢纽中心。所以港口、高速公路、铁路都是基础设施建设,现在逐步在完备。现在正在兴建的沪蓉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开工的荆粤铁路,还有汉宜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荆粤长江大桥,穗粤高速公路,京东高速公路等等,应该说是立体的交通网。沙市这个港口的作用可能会发挥得更加充分。荆州可能随着这些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再现辉煌,我非常有信心。
主持人:荆州市未来如何定位自己,同时更好的把握区位优势呢?
王祥喜:荆州的区位非常好。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圈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我们这个地方有很好的岸线资源,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对荆州来讲是非常难得的机遇。另外两圈当中,我们荆州要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所以省府一带两圈的发展战略,更加凸显了荆州的地位。应该说荆州的位置更加凸显在一带两圈当中。
第一、我们要把荆州打造成为长江沿岸重要的综合性的交通枢纽和江汉平原的物流中心。第二还要把它打造成远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去。第三、按照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来建设荆州。第四、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按照生态、文化这个方面的建设来打造。总得来讲,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特殊的地理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优势。要把荆州建成一个长江经济带当中一个比较发达的重要的节点城市。
主持人:荆州古城一直是政治文化中心,沙市区又是商贸中心,荆州还有一个经济开发区,又是一个新兴的工业中心。这种规划是基于什么考虑?这种规划对于荆州市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王祥喜:古城今后要按照文化、旅游这一块来打造。沙市主要以商贸流通作为重点。开发区主要是以工业集聚作为重点。古城内要把行政中心要迁出去,主要是按照文化中心来打造。沙市区逐步按照商贸物流,把一些工业退城进区,把很多工业经过改制退城进区,集中到开发区,集中的供电、基础设施工业要向园区集中。
主持人:这三者之间如何来实现互通呢?这样分开会不会导致一些不便?
王祥喜: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古城主要是在荆州区的范围,沙市现在是沙市区,开发区属于派出机构,省级的开发区。大的功能定位是这么一种布局。但是并不是完全是独立。
主持人:刚才王市长与我们一起探索了荆州市的城市精神也介绍了未来得发展规划,我们也相信荆州市凭借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民族精神,在未来荆州的发展之路上,一定会散发出它更大的魅力,我们也在这里祝福荆州的明天,非常感谢王市长能够接受我们的访谈,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