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量、抢进度,确保在今年9月底,崇州市12000多户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居,率先在成都重灾区完成住房重建。”当头等大事即将落实时,崇州市委书记范毅满怀激动。在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崇州市成为成都市四大重灾区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崇州用城乡统筹的方法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建设,并提出了“率先完成灾后重建、强力推进工业发展新突破、全面推动统筹城乡新突破”的三大目标。
“宜居、创业的崇州是一只巨大的‘潜力股’!”范毅底气十足的背后,是崇州今年上半年可喜的成绩: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亿元,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4亿元,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三圈层第一。
推动“五横六纵两轨两站”建设
记者:作为地震重灾区的崇州,在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实效?
范毅:学习实践活动贵在实践,重在取得实效。崇州紧紧围绕“率先完成灾后重建、强力推进工业发展新突破、全面推动统筹城乡新突破”的实践主题,找差距、定举措、解难题。结合实际,崇州推出了“八个推动”:扎实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年”建设,计划实施142个重大项目,投入102亿元;扎实推动以城乡住房重建为重点的灾后重建项目;扎实推进十大惠民工程;深入推动“三问于民活动”;扎实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走向纵深;围绕灾后产业重建,大力推动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崇州现代交通网络,全速推动“五横六纵两轨两站”建设等。
9月1日前 46所重建学校竣工
记者:今年是崇州“项目加快建设年”,同时又有灾后重建任务。崇州是怎样保持着两者兼备,又好又快发展?
范毅:崇州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全速挥动两大抓手: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项目建设。1~6月,崇州累计完成城乡住房重建投资17.24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94.2%;2391户受灾群众通过农村产权担保贷款1.1亿元,吸引15家业主投资11.8亿元参与灾后安置点开发性重建。确保在今年9月底,崇州市12000多户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居。
同时,崇州全面启动实施“五纵六横两轨两站”交通规划,上半年,18个项目已完成投资6.1亿元,鸡冠山公路灾后重建一期工程和九龙沟公路灾后重建工程已实现通车能力;截至目前,51个教育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66亿元, 9月1日前,46所重建学校将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总投资115.32亿元的740个重建规划项目上马,拉开了崇州“项目大会战”的序幕。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康奈崇州生产基地、全友家具三期扩建、广东嘉裕集团羊马新城开发、重庆援建的沿山抢险救灾应急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全速推进。今年上半年,崇州142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打造街子—鸡冠山旅游走廊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崇州未来的发展思路。
范毅:崇州在“科学发展、城乡统筹”思路指引下,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点突破、两翼齐飞。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突破点,加快培育家具、制鞋、轻工三大百亿产业;以打造“崇阳—羊马生态新城城市发展走廊”和打造“街子—鸡冠山旅游产业发展走廊”为两翼,统筹推动崇州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同时精心打造“三大板块”:加快推进制鞋产业园、家具产业园、轻工产业园、建材产业园等新型工业发展板块;结合灾后城乡住房重建,打造新型城镇发展板块;加快推进以7个乡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崇州农村地区的“七大特色区域”和“四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代农业发展板块。
本报记者 李卫平 刘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