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28)日从双流传出喜讯,经过两个月“闭关修炼”的黄龙溪古镇,将于明日正式全新亮相,重新对游人开放。四大提升工程,四大靓丽看点,将给游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四大工程
打造“天府第一古镇”
两个月前,一度在媒体上曝光率极高的黄龙溪古镇,突然传出“闭关”改造的消息。明天,在即将迎来国庆黄金周大假之际,秘密“闭关”两个月后的黄龙溪古镇,终于浮出水面全新“变脸”恭迎游人了。“加班加点忙了两个月,终于能够看到一点成就,可以对媒体和游客开放了。”经历两个月的低调后,黄龙溪镇党委侯书记如释重负,首次直面媒体并坦承此番“闭关”的目的:黄龙溪古镇将打造“天府第一古镇”。
侯书记介绍,两个月时间内,古镇以打造“最独特的古镇文化内涵,最怡人的古镇旅游环境,最完善的古镇旅游服务,最知名的古镇旅游品牌”为工作着力点,按照“内部提升、外部拓展”的要求,大力实施了“文化内涵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宣传营销提升工程”四大提升工程。
四大看点 黄龙溪华丽变身
地球北纬30度线附近的区域,以其自然之谜、神秘现象最集中多现,被誉为“神秘的北纬30度”。而黄龙溪在纬度上恰好处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此番“闭关”两月,又将会有什么神秘东西现身呢?就让记者给你当导游,一起去感受吧。
看点一:景区入口古蜀门楼
过去场景:既是黄龙溪景区入口,也是双黄路到彭山的交通要道,车辆多特别是货车多,路面污染灰尘大,交通压力大,影响到行人安全,也影响了古镇景区的形象。
如今新貌:古蜀门楼建筑高14米,宽30米,跨街而立,气势天成,蔚为壮观。
权威解说:门楼是在查阅大量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复制建设而成,全部挑选采用结实耐用的老木头,融入蜀汉风格的红砂岩,木石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古意盎然,体现了黄龙溪厚重的三国文化历史渊源。
看点二:民居文化一条街
过去场景:就是景区门口的一条公路,人车混杂,形象差,没看头。
如今新貌:民居文化一条街。这里的民居建筑都以古蜀文化为依托,以川西民居建筑的“院落风格”为主要体现。
权威解说: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环境观。材料就地选用,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这条街上搭建的民居,都精选原生态材料修建而成,呈现出的就是这种相互的对应美、自然美。把周围的大环境引入封闭的小环境中,形成了人与住宅、环境的和谐统一。
看点三:“黄龙见水”主题景观
过去场景:黄龙溪是有名的火龙之乡,龙文化是黄龙溪的核心文化,“一街三寺藏旱龙”是多年来黄龙溪主题景观。将龙文化结合在旅游上,黄龙溪缺少一条“水龙”。而且黄龙溪景观取水于镇边的古佛堰渠道,且未经任何处理,水质差,泥沙含量大、悬浮物多,整个景区水渠淤积严重,景观效果差。
如今新貌:“黄龙见水”是黄龙溪古镇这次重点打造的系列景观,以“神似龙头,具象龙尾”为特色,涵盖神龙抬头、龙颈飞瀑、真龙现身、黄龙摆尾四大主题。在景区用水入口处建水处理池,加大真龙街景观水渠清水流量,同时调整景观沟渠比,形成溪水长流的动感。
权威解说:黄龙溪龙潭广场是黄龙见水主题景观的源头,面积大约在2000平米,周围被9根黄龙图腾柱环绕,配上龙头、沉龙鼎。一个神似龙头的“黄龙吐水”石台奇观,潺潺清泉由龙口喷涌而出,注入龙潭,寓意为黄龙溪这片土地注入了生机和灵气。广场中央铸鼎,是根据“逢喜事,铸鼎记事”的民俗而来,表现的是诸葛武侯沉鼎醒龙的历史传说,构成了黄龙溪独一无二的蜀汉龙文化景观。
龙颈飞瀑是“黄龙见水”系列景观的第二部分。龙潭灵水自上而下倾泻过来,分层叠进,各具情态。两边是黄龙溪真龙街主体,楼宇林立,彩灯高悬,走在这条街上,古趣横生,就像又回到了2100多年前。
真龙现身是黄龙溪特别开放水景中段为亲水区,精心设置了老式水井,水车,石磨,游客可以脱掉鞋袜走进水里,也可以踩水车,推石磨,亲身感受一下水生龙趣,与龙共舞的快意。
黄龙摆尾主题景观是“黄龙见水”主题景观精彩的收官之作。一条具象的6米长龙尾高高跃起,雄壮有力劲道十足,更与西寨门入口的龙头、龙鼎遥相呼应,巨龙仿佛跃出水面腾空而起,庄严感油然而生。
看点四:黄龙溪演艺中心
过去场景:双流县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人文积淀和历史传承十分深厚。黄龙溪旅游景区的独特优势,但并没有能将富有双流文化特色的文物集中起来,以黄龙溪平台展出。
如今新貌:黄龙溪的演艺中心,占地近4亩,包括有博物馆、奇石馆、演艺等场所。是可以既能观赏又能互动游戏的综合场所。
权威解说:三国戏台上将会上演三国戏曲、三国故事、川剧、清音、变脸、吐火,各种地方戏曲表演争奇斗艳,把黄龙溪这个千年水码头唱得热火朝天。
古镇博物馆包括有立体沙盘、黄龙溪纪年、黄龙溪古镇景区的展厅等部分,展示了黄龙溪的地理风貌包括周边山脉、河流,黄龙溪镇域,古镇龙形街巷布局,古镇民居风貌和古镇著名景点;展示了自公元前316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7月并村并组建社区,黄龙溪的历史和大事纪年;以及黄龙溪包括龙文化、水文化、茶文化等等文化方面的内涵。
刘阳早报记者彭江摄影方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