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行业资讯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化”行在快车道上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9-9-29 16:40  作者: 网友搜集  来源: 内蒙古晨报  查看: 654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 “数字内蒙古、辉煌60年”系列报道②:

  “三化互动”,一个不算新的话题。回顾数十年,“三化互动”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自治区党委从内蒙古的区情出发,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区“三化”进程,即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三化”互动的发展方针,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实现了经济结构由低到高的历史性跨越。

  工业化:工业掀起高潮

  盘点60年之路,内蒙古各族儿女在11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续写工业文明的传奇。

  1950年末,地质勘探发现,地处包头市的白云鄂博敖包山有丰富的铁、稀土、铌等矿产资源。当时,新中国的钢铁事业刚开始起步,这一发现立刻引起国家的重视。经过周密筹备,1957年7月,建设包头钢铁公司的大会战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掀起高潮。

  这是内蒙古工业发展史上的火热年代。

  1959年9月,滚滚的铁水流出包头钢铁公司一号高炉,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在国家重点工程包头钢铁公司掀起建设高潮之时,第一、第二机械厂,包头第一、第二高温高压热电厂,大兴安岭森林工业基地都相继开工。仅“一五”时期,国家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工厂、修建铁路的基建资金就达11.39亿元。

  在此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按计划积极发展地方工业、林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建起了大小厂矿750余个,实现工业总产值6.33亿元,奠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横跨“三北”的内蒙古被列入“西部”行列。紧接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内蒙古东部也进入战略实施区域。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每年对内蒙古投入大量资金,加强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建设。同时,内蒙古产业和东北对接互补,内蒙古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能源接续基地,东北成了内蒙古的市场。

  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全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加大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力度,着力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大力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工业结构实现了从门类简单到齐全,从以轻工业为主到轻、重工业共同发展,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转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据统计,1949年全区工业增加值仅为0.5亿元,到2008年,全区的工业增加值达到了3798.6亿元。

  农牧业产业化:从填不饱肚子到创品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区农牧业产业化能力非常薄弱,根本谈不上产业化,农畜产品的初级加工程度非常有限,农产品供应短缺,物质匮乏,能不能让人民吃饱饭,是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当时,我区农牧业比重高达74.6%,是典型的传统农牧业省区。

  我区虽然有广阔的耕地和草场,但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间,粮食一直不能自给,畜牧业生产呈徘徊和下降趋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在我区农村牧区由西向东迅速推开。在农村,从“包产到户”、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全面攻坚为特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99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草畜双承包”和草原有偿使用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把草原彻底承包到户,并坚持30年不变,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合理利用草原的积极性,为有效保护草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人与自然和谐,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牧区生产力,农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牧民拥有了经营土地、草场等生产资料的自主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大锅饭”问题。我区粮食从1990年开始实现自给。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区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达到22个。其中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已经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和享誉全国的驰名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显著提高。全区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区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达3000多个,有近20万农牧民加入到各类协会、行会,带动180多万农牧户参与到农牧业产业化链条中来。

  2004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时指出,内蒙古的农牧业产业化走在了全国前列。随同视察的国家农业部领导评价,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搞得好,全国除了山东就是内蒙古。

  城镇化:一个地区发展的“代名词”

  如果说在五六十年代,内蒙古的城市中除了第一大城市包头和首府呼和浩特算是有点名头外,那么今天,内蒙古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来头。

  60年,内蒙古根据自己的区情,走出了一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内蒙古接壤8省区,巨大的空间也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了漫长的距离。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里,由于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的不便也让各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形成极大不便。

  而近几年来,在公路、铁路网络的巨大投资拉动下,各盟市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而撤盟设市等措施也让城市化进程更向前推进了一步。

  正在建设中的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网飞速延伸,在崇山峻岭中逶迤,从田间地头掠过……一个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县乡公路为支脉的“交通大格局”已经形成。

  “朝在草原喝奶茶,午到北京吃烤鸭”,内蒙古各盟市快步迈进环渤海经济圈。

  这几年,内蒙古已经形成了呼包鄂经济圈,而从今年开始,内蒙古政府又在酝酿三市“一小时经济圈”, 在强大的路网支撑下,三个城市半径的不断缩小,正在形成“核心区域城市”。

  据统计, 到2008年底,全区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1.7%,高于同期全国45.7%的平均水平,比1949年提高了39.3个百分点。现在,城镇区GDP占全区的比重达到51.6%以上,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首席记者 唐捷 通讯员蔡雨成


Google


TAG: 内蒙古晨报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今日全线贯通 能抗16级台风(图)
  • 中铁建老总向总理倒苦水:有国企200多空壳公司就为1事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
  • 李克强剑指中国“地下”问题 力推综合管廊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 25号联合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doc
  • 管清友:PPP模式的五大关键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金代长城遗址遭重毁 违规施工被叫停
  • 呼鄂间行程将缩半小时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4001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