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海选”激活高速湘军人才体系
核心提示:2009年8月31日,重庆。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率领的党政代表团从西藏到达重庆。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会见了张春贤一行。薄熙来对代表团成员说,今天我来之前看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就是《迎难而上看湖南》,前几句话就是说湖南高速公路。
“春贤书记了不起,从交通部长到湖南几年,就修了几千公里高速公路,我们要向湖南好好学习修高速公路。”
干部是决定性因素
湖南的高速公路建设,作为省委省政府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重要一环,在引起中央媒体强烈关注的同时,实际上已经成为全国的一根标杆。
湖南省长周强在相关场合表示,“这两年开工建设这么多高速公路,是要青史留名的”,“高速公路系统的同志都是很光荣的,都会成为历史人物。”
作为湖南高速战略的执行者,省高管局冯伟林局长肩上感受的更多是责任和使命,他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湖南高速公路发展历史的转折点上,而要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他的重任,就必须培养和吸纳一大批真正符合现代高速公路建设的各类人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祖籍湘潭的冯伟林喜欢引用他那位伟大同乡毛泽东的名言。
据悉,自2008年以来,全省高管局系统共提拔调整处级干部120余人次,提拔、调整科级干部420余人次,“40几个建设项目都是30多岁的年轻人(负责),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冯伟林说,“我们不论资排辈,坚持以才用人;不求全责备,坚持人尽其才;不任人唯亲,坚持五湖四海。”
“不能垮桥,更不能垮人”
在德与才之间进行取舍,历来都是考验伯乐相马能力的关键。
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对高速湘军人才团队的打造提出了一个总的要求,“不能垮桥,更不能垮人。”(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他指出,任何时候,品德都是选拨人才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而道德品质的好坏,又是决定因素中的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道德品质,是生产力中的最核心因素。”
2009年9月14日下午,于来山在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明欣、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吴亚中、怀化市委书记李亿龙、省高管局局长冯伟林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吉怀高速20标氵舞水大桥、南山寨隧道和19标梁家院子隧道、怀化西互通等处实地查看工程进展情况。
在这次巡视中,于来山再次强调对干部品德要求的重要性。望着正在建设中的氵舞水大桥,于来山说,高质量建设好这些控制性工程的同时,一定要谨记“桥不垮,人不垮”。
“与工程建设一样,廉政建设也是高速公路建设不可忽视的‘重点工程’,廉政出成绩,廉政出效益”,于来山说,从人伦道德的角度来讲,廉政建设不仅仅是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自己的祖宗负责、对自己的子孙后代负责。
“廉政也是孝”,于来山说。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明宪指出,“一个好人,还必须是一个好的职业人”。陈明宪说,每一个高速人,都要将高速公路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善于与人合作,共同把事情做好。
冯伟林局长在指导制订用人战略时,将对人才品德方面的要求,深化为两个“五点”。即,做人要掌握五个基本准则,做事要坚持五点朴实要求。五个基本准则包括:可靠,公正,正直,坦诚,体贴别人。“这五个方面做到了,他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了。”五点要求是,一要气度恢宏,能容人;二要有团队精神,能与人合作;三要有决心,有干劲;四要忠诚,忠于职守;五要能支持别人。“这五个方面做到了,他就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人才的两种“海选”途径
“2009年的湖南高速公路建设,是省交通系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才大检阅,大聚集,不仅表现在规模上,更表现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上”,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在相关场合如是说。
除了四种“推土机式干部”,成为省高管局系统的高频使用词以外,大量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也是各级管理者求之若渴的目标。在记者的采访中,接受采访的项目公司经理大都会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从局人事处要来了几个博士、几个硕士。
“提拔干部要眼睛向内,盯住内生型人才,从现有的人才中,发现强将才、新英才,让他们能独当一面,迅速打开局面”,省高管局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说。
人才“海选”一词,在这位负责人的口里被多次提及。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省高管局现在已打通两条吸引人才的通道,其一是,从高校公开招录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其二是从专业单位选聘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人才。
“今年三月份,我们向全国有关高校发了函,准备选拨一批应届硕博士毕业生。消息公布后,共有700多人报了名,最后,经过层层考试选拔,确定92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向人才市场要人才,也是省高管局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一些经过多方面考察,完全符合省高管局用人要求的社会人才,也被吸引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一线。
邱喜华,隧道专家。几年前进入汝郴高速参与建设,当时的身份是外聘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接触,汝郴高速经理蔡向阳和班子成员,都看中了他的人品和技术,在向局领导推荐和人事处汇报后,得到了一致认可,不久前正式办理了调入手续,成为汝城县文明工作站副站长。
现在汝郴高速合约部担任副部长的郑瑛,原是某软件公司派驻潭邵高速从事计重软件维护的外单位工作人员,被潭邵高速“挖”过来后,做了一段时间的计重收费管理员。在做临时工的这段时间里,郑瑛在计重把关方面铁面无私,给单位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正是看中了她的这一特点,让她担任了合约部的副部长。在她那里,谁想要通融一下,一点可能性都没有。”蔡向阳说,郑瑛秀气的外表下面有一层坚硬的原则之壳,“这正是我们高速公路建设所需要的气质与气度。”
培养人才打造“书香高速”
“除了面向市场要人才外,我们还注重培育宽松的成才环境,让现有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中迅速成长”,据湖南省高管局人才处副处长邓晓静介绍,省高管局注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学习培训中提高人才。
“要形成一种敢于冒尖、敢于出头的人才成长格局,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很重要”,冯伟林说,现在,很多单位都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书香高速”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一个人在年轻时候如果读书不多,一生都会觉得底气不足。”冯伟林说。在冯伟林的战略思维中,打造“书香高速”被提到了关乎高速公路未来能否健康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
2009年9月8日,冯伟林在全省高速公路经理总监培训班上,发出特别倡议,“要推动全员读书,建设书香高速”,“打造学习型的高速公路”。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止一次深刻感受到了“书香高速”的浓厚氛围。
走进长益高速公司的办公楼,在每层楼的入口处和走廊上,都可见到从“口袋书”中精选的经典格言与砺志语言。詹姆斯·C·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孙先红的《蒙牛内幕》等10本书,是长益公司向员工推荐的第一步阅读书目。
张华忠,长益高速岳麓收费站员工。(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在阅读10本经典书目中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后,他在日记中写道:“细节是什么?细节是一种积累,一种习惯……”。
“当微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司乘人员经过我们的窗口时,他们看到的便永远是我们的耐心和友善。”张华忠说。
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要有充足的资本和人才,我们现在不缺资本,缺的是人才。”在经济学界,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智慧资本时代,人才不仅是最稀缺的资源,而且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谁拥有人才,谁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湖南省高管局崭新的人才聚集战略,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式武器”。
结 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2009湖南高速的这场大点兵,不仅仅是一次抢抓机遇的大决战,更是一场意味深长的人才大储备。
人才在湖南高速正被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挖掘、培养和运用。冯伟林要求全局上下站在全球和未来的高度,同时立足现实,着重研究人才对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支充满智慧、勇气和激情的高速湘军正在成长聚集,迸发出无比巨大的活力和能量,推动着湖南交通建设迈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创造一个时代的标杆。(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
上一页12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