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行业资讯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限制外地车入城 超8成市民反对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9-12-07 08:15  作者: 网友搜集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查看: 780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限制外地车入城超8成市民反对
限制外地车入城超8成市民反对
成都市区拥堵现状

  本报缓堵热线028-86969110持续火爆,有市民提出缓堵是一个系统工程,行车素质很重要

  热线交锋

  市民支招

  本报记者在成绵高速调查,通过收费站入城的外地车超过本地车……在这种情况下,向外地车征收入城费甚至“拥堵费”以限制外地车入城,能否缓解中心城区的拥堵?

  昨日,本报热线028-86969110和新浪四川网站分别就此进行了调查,结果超过8成的市民不赞成限制外地车入城。专家认为,缓堵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不是简单地设置入城门槛就可以解决。道路之所以拥堵,交通参与者也有责任。

  反对方:限入不利于城市发展

  代表声音:“很多外地投资者都是开着自己的车来成都,如果对外地车收费,相当于在成都与外地人之间筑起一道墙。”

  “我坚决反对限制外地车入城。”市民张先生认为,成都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时期,成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很多外地投资者。很多外地投资者都是开着自己的车来,如果对外地车收费,相当于在成都与外地人之间筑起一道墙。逢年过节总会有很多外地人开车来成都,他们促进了成都旅游、购物等多方面的发展,“外地人给成都带来的效益不可估量,何必还在乎这点入城费?”张先生还认为,成都不仅不要对外地车收费,还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容纳外地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都离不开外地人的投入,成都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外地人。”

  广安市民陈先生经常因工作开车往来于两个城市,“如果要对外地车收费,即便只收一元钱,心里也觉得别扭。”他认为,成都是西部的中心城市,省内外许多大型企业的西南总部都设在成都,如果对外地车收费,增加了外地人的负担不说,也让大家心里产生隔阂。读者盛宇说,之前广州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出台了《广州市城市交通改善实施方案》,准备对外地车开征交通拥堵费,消息刚一传出就引来争议。在这之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都曾提出过收取拥堵费的设想,但都没有实施。成都也应该借鉴这些城市的经验,不要轻易做出这个决定。

  赞成方:限入收费可以改善交通环境

  代表声音:“重庆在对外地车收费以后,交通环境的确有了变化,增加本地交通收入不说,一些不必入城的车直接绕道从外环高速走了。”

  在重庆住过一段时间的樊先生认为,成都应该对外地车收费。他说,重庆在对外地车收费以后,交通环境的确有了变化,增加本地交通收入不说,一些不需要进城的车辆即便是觉得绕路都直接就从外环高速走了,而不会因为觉得快捷去穿越市中心。他觉得成都可以适当收取外地车入城费,但不宜过高,最好在10元以内。如果每辆车收取10元,每天5万辆车就有50万的收入,而实际每天经过成都的外地车肯定不止5万辆。这笔钱就可以投入到道路维护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成都交通发展也是一件好事。

  成都市民付先生并不认为对外地车收费会影响成都的发展。他说,限制的只是那些不需要经过市区的车辆,对长期在成都来办公的外地车,政府可以考虑用月卡和年卡的方式来优惠,根本不会对其产生负担。他说,任何改革措施在最初都会引起争议,包括重庆在收费之初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可是时间长了大家自然就理解了。考虑到成都的交通发展,成都可以下决心尝试一次。

  养成好的行车习惯

  也能缓堵

  在昨日本报热线的上百个热线中,许多人对成都缓堵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建议,很多人都提到行车素质问题。张先生曾经到过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他说,这两个城市的道路比成都的道路窄,但路上几乎看不到堵车的现象,因为大家都遵守秩序,不超车不挤道。而在成都,大多车主都是见缝就钻,特别是出租车,稍不注意一个盘子甩过来,还把后面的车吓一跳,发生了擦挂更是一条路都堵完了。陈先生认为,行人和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也给交通增加了负担,特别是非机动车经常开到机动车道,不但阻拦了机动车的通行,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梁先生认为,交通缓堵是个系统工程,而不应该简单地实行单双号限行或限制外地车入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市民觉得出行方便,自然就少开车了。向先生说,成都机关单位和公司可以错时上班,把一部分车分流到平峰期,也就减轻了高峰期的车流量。读者肖女士说,成都的电动车太多,要限定在非机动车道上走,不能上机动车道。

  专家建议

  道路拥堵交通参与者也有责任

  成都律师欧阳九认为,从法律上来说,限制外地车辆进入中心城区是可行的。根据成都实际情况,地方部门立法,当地交警部门根据《道法》出台政策就可以了。但是仅仅单靠限制外地车入城并不能解决成都的交通拥堵问题。

  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院长及交通与物流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理事张锦教授也认为,交通缓堵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而不是靠一个简单的措施解决。正因为交通拥堵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不能明确造成拥堵的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如果对每一辆外地车都增收拥堵费,显然有失公正。“许多外地车入城多有商务等活动,采取这种方式势必产生负面影响。”张教授认为,成都交通拥堵,交通参与者也有责任。开车者乱停乱放、随意调头变道;行人横穿马路等,都是造成交通堵塞的因素。

  热线86969110今日继续开通

  提高购车门槛是否可行?

  参照北京,单双号限行;学习重庆,收费限制外地车入城……连续4天的缓堵讨论让本报热线持续火爆,热心的成都市民都想为成都交通缓堵贡献出一份力量、一个点子。昨日,还有读者提出,成都是否可以学习上海经验,提高购车门槛,减缓汽车增长速度。同时,也有读者建议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必须有车位才能买车。

  本报热线028-86969110今日继续为您开通,希望更多的市民参与讨论。如果您认为这些方法都不行,或者您有更好的建议,都可拨打热线奉献您的宝贵建议或意见。记者胡挺摄影雷远东


Google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今日全线贯通 能抗16级台风(图)
  • 中铁建老总向总理倒苦水:有国企200多空壳公司就为1事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
  • 李克强剑指中国“地下”问题 力推综合管廊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 25号联合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doc
  • 管清友:PPP模式的五大关键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今日全线贯通 能抗16级台风(图)
  • 中铁建老总向总理倒苦水:有国企200多空壳公司就为1事
  • 厘清竞争性谈判与竞争性磋商之差异(图)
  • 橡胶粉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性能研究(图)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
  • 李克强剑指中国“地下”问题 力推综合管廊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 25号联合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doc
  • 管清友:PPP模式的五大关键
  •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座谈会上的讲话
  • 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 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 2014年某道路工程二监办监理工作总结
  • 庆镇二级路汇报材料
  • 成都隧道发生疑似瓦斯爆炸 致22人受伤 一人死亡(图)
  • 【重磅】2014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市政合格标准降为88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4001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