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桥梁涵洞 >> 试验质检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PHC桩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作者: 路桥吾爱搜集  来源: 网络  查看: 2853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桩),是专业工厂里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和离心成型工艺,经过蒸压养护而制成的一种空心圆筒体的等截面构件,通过锤击或静压的方法沉入地下作为建(构)筑物的基础。这是一种新型的基桩,由于它的卓越性能,广泛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港口码头、水利工程等,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愈来愈大的作用。

PHC桩在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各种质量通病,主要有:1、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2、桩偏移或倾斜过大;3、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4、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5、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下面逐一对这几种质量通病进行分析:

一、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

主要原因分析:

1.   压桩设备桩选型不合理,设备吨位小,能量不足。

2.   压桩时中途停歇时间过长。

3.   压桩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排除时间过长;或中途突然停电。

4.   没有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忽略了浅层杂填土层中的障碍物及中间硬夹层、透镜体等的存在等情况。

5.   忽略了桩距过密或压顺序不当,人为形成“封闭”桩,使地基土挤密,强度增加。

6.   桩身强度不足,沉桩过程中桩顶、桩身或桩尖破损,被迫停压。

7.   桩就位插入倾斜过大,引起沉桩困难,甚至与邻桩相撞。

8.   桩的接头较多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在硬夹层中进行接桩。

相应预防措施:

1、配备合适压桩设备,保证设备有足够压入能力。

2、一根桩应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3、进场前对设备进行大修保养,施工时进行例行检修,确保压桩施工时设备正常运行。避开停电时间施工。

4、分析地质资料,清除浅层障碍物。配足压重,确保桩能压穿土层中的硬夹层、透镜体等。

5、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流程,严禁形成“封闭”桩。

6、严把制桩各个环节质量关,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保证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7、桩就位插入时如倾斜过大应将桩拔出,待清除障碍物后再重新插入,确保压入桩的垂直度。

8、合理选择桩的搭配,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桩,采用3~4台焊机同时对称焊接,尽量缩短焊接时间,使桩被快速连续压入。

二、桩偏移或倾斜过大

主要原因分析:

1.   压桩机大身(平台)没有调平。

2.   压桩机立柱和大身(平台)不垂直。

3.   就位插入时精度不足

4.   相邻送桩孔的影响。

5.   地下障碍物或暗浜、场地下陷等影响。

6.   送桩杆、压头、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或桩顶不平整所造成的施工偏压。

7.   桩尖偏斜或桩体弯曲。

8.   接桩质量不良,接头松动或上下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

9.   压桩顺序不合理,后压的桩挤先压的桩。

10. 基坑围护不当,或挖土方法、顺序、开挖时间、开挖深度不当等。

相应预防措施:

1.   压桩施工时一定要用顶升油缸将桩机大身(平台)调平。

2.   压桩施工前应将立柱和大身(平台)调至垂直满足要求。

3.   桩插入时对中误差控制在10mm,并用两台经纬仪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校正其垂直度。

4.   送桩孔应及时回填。

5.   施工前详细调查掌握工程环境、场址建筑历史和地层土性、暗滨的分布和填土层的特性及其分布状况,预先清除地下障碍物、处理暗浜等。

6.   施工时应确保送桩杆、压头、桩在同一轴线上,并在沉桩过程中随时校验和调正。

7.   提高桩的制作质量,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防止桩顶和接头面的歪斜及桩尖偏心和桩体弯曲等不良现象发生。不合格的桩坚决不用。

8.   提高施工焊接桩质量,保证上下节同轴,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9.   制订合理的压桩顺序,尽量采取“走长线”压桩,给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提供尽量长的时间,避免其累积叠加,减小挤土影响.

10. 压桩结束10天左右,待超孔隙水压力充分消散后方可开挖;且围护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避免侧向土体位移;机械开挖至桩顶30cm时采用人工开挖,避免挖斗碰撞桩头。

三、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主要原因分析:

1.   设计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

2.   地质勘察资料不详细,古河道切割区未察清楚,造成设计桩长不足,桩尖未能进入持力层足够的深度。

3.   试桩时休止期没达到规范规定的时间而提前测试,或测试时附近正在打桩,桩周土体仍在扰动中。

相应预防措施:

1.   当知道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时,应对其分区并且采用不同的桩长。压桩施工时除标高控制外,尚应控制最终压入力。

2.   当压桩时发现某个区域最终压桩力明显比其它区域偏低时,应进行补堪以查清是否存在古河道切割区等不良地质现象。针对特殊情况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变更设计改变布桩或增加桩数或增加桩长等措施来满足设计承载力。对开口桩,可考虑在桩尖端设置十字加强劲或其它半闭口桩尖等形式,以谋求增加尖端闭塞效应的方法,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3.   试桩的休止期一定满足规范规定,试桩时桩周1.5倍桩长范围内严禁打桩等作业。

四、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

主要原因分析:

1.   桩端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

2.   地面至持力层层间存在硬透镜体或暗浜。

3.   地下有障碍物未清除掉。

4.   压桩顺序和压桩进度安排不合理。

相应预防措施:

1.   按照持力面的起伏变化减小或增大桩的入土深度,压桩时以标高控制为主外,还应以压入力作参考。

2.   配备有足够压入能力的压桩设备,提高压桩精度,防止桩体破损。

3.   用钢送桩杆先进行桩位探测,查清并清除遗漏的地下障碍物。

4.   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合适的日沉桩数量。对有砂性土夹层分布区,桩尖可适当加长,压桩顺序应尽量采用中心开花的施工方法,严禁形成“封闭”桩。

五、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

主要原因分析:

1.   由于制桩质量不良或运输堆放过程中支点位置不准确.

2.   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准确、吊索过短,以及吊桩操作不当。

3.   压桩时,桩头强度不足或桩头不平整、送桩杆与桩不同心等所引起的施工偏压,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4.   送桩阶段压入力过大超过桩头强度,送桩尺寸过大或倾斜所引起的施工偏压。

5.   桩尖强度不足,地下障碍物或孤块石冲撞等.

6.   压桩时桩体强度不足,桩单节长度较长且桩尖进入硬夹层,桩顶冲击力过大,桩突然下沉,施工偏压,强力进行偏位矫正,桩的细长比过大,接桩质量不良,桩距较小且桩布较密。

相应预防措施:

1.   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值70%方可起吊脱模,达到100%方可施工。运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上下支点应对齐。

2.   吊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起吊均匀平稳,水平吊运采取两点吊,吊点距桩端0.207L。单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0.293L(L为桩长)。起吊过程中应防止桩体晃动或其它物体碰撞。

3.   使用同桩径的送桩杆,保持压头、送桩杆、桩体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施工偏压。

4.   确保桩的养护期,提高砼强度等级以增强桩体强度。桩头设置钢帽、桩尖设置钢桩靴等。

5.   根据地基土性和布桩情况,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

6.   保证接头质量,用楔型垫铁填实接头间隙。提高桩的就位和压入精度,避免强力矫正。压入时应保证一根桩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Google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 沙特南北铁路工程混凝土的夏季施工方法探讨
  • 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事故工程实例分析(图)
  • 提高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
  • 采用简易单梁静载试验快速检测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整体
  • 悬索桥相似模型的模态试验技术
  • 采用简易单梁静载试验快速检测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整体
  • 基于测试模态的桥墩破损诊断分析
  • 旋挖机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 声波透射法对桥基桩质量检测的判别及分析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世界级的京台高铁,啥时候可以通车(图)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今日全线贯通 能抗16级台风(图)
  • 中铁建老总向总理倒苦水:有国企200多空壳公司就为1事
  • 厘清竞争性谈判与竞争性磋商之差异(图)
  • 橡胶粉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性能研究(图)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
  • 李克强剑指中国“地下”问题 力推综合管廊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 25号联合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doc
  • 管清友:PPP模式的五大关键
  •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座谈会上的讲话
  • 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 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 2014年某道路工程二监办监理工作总结
  • 庆镇二级路汇报材料
  • 成都隧道发生疑似瓦斯爆炸 致22人受伤 一人死亡(图)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60189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