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视频| 路桥隧交流论坛| 站点地图|
首页| 文库| 博客| 图库| 视频| 网摘| 路桥隧交流|
  • 行业资讯
  • 路基路面
  • 桥梁涵洞
  • 隧道工程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施组方案
  • 试验质检
  • 内业资料
  • 安全环保
网站公告: 网站新建QQ交流群 路桥吾爱第五版更新. 把QQ空间或其他博客.

您的位置: 路桥吾爱 >> 文库 >> 测量绘图 >> 学术论文 >> 查看资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实时GPS测量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作者: lq52搜集  来源: 不详  查看: 897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目前,实时GPS动态测量的研究已获得成功,即RTK定位技术,该技术保留了GPS测量的商精度,又具有实晨性,故奖具有RTK性能的GPS形象地称为GPS全站仪。
一 实时GPS测量原理
  实时GPS测量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不同于早先的实时差分GPS(RTD),RTD是建立在C/A码伪距观测值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实时定位技术,其精度只能达到米级。
  静态测量是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对观测值进行处理,可等到两测站间精密的WGS-84基线向量,再经过平差、坐标传递、坐标转换等工作,最终等到测点的坐标。显然静态测量不具备实时性。RTK定位技术则是实时动态测量,需要在两台GPS接收机之间增加一套无线数字通讯系统(亦称数据链),将两相对独立的GPS信号接收系统联成有机的整体。基准站通过电台将观测信息和观测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将基准站传来的载波观测信号与流动站本身的载波信号进行差分处理,解出两站间的基线值,同时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和投影参数,实时得到测点坐标。因此,实时GPS测量的关键除数据传输技术外,还需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实时GPS系统由以下3部分组成:
1 GPS信号接收系统。从理论上讲,双频接收机与单频接收机均可用于实时GPS测量。但是单频机进行整周未知数的初始化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此乃实时动态测量所不允许的;加之单频机在实际作业时容易失锁,失锁后的重新初始化要占去许多时间。因此,实际作业中一般应采用双频机。
2 数据实时传输系统。 为把基准站的信息及观测数据一并时传输到流动站,并与流动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必须配置高质量的无线通讯设备(无线信号调制解调器)。由于数据信息量大,必须采用较高的传输速度,波特率通常要在9600以上。此项要求目前不难达到。利用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流动站可以随时凋阅基准站的工作状态和高设站信息。这对于保证成果质量和排除观测中出现的问题十分有利。
3 数据实时处理系统。 基准站将自身信息与观测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到流动站,流动站将从基准站接收到的信息与自身采集到的观测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在整周未知数解算出以后,即可进行每历无的实时处理。只要保证锁定四颗以上的卫星,并具有足够的几何图形强度,就能随时给出厘米级的点位精度。因此必须具备功能很强的数据处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发展成为多功能的完整系统。所以能成功地用于实际作业中。
二 实时GPS测量的特点
1 实时GPS测量保留了所有经典GPS功能。如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等,观测数据亦可采用后处理的方式。静态测量数据后处理的方式,是高精度控制测量中的理想方法。由于后处理定位的实时定位可以同时进行,所以能做到彼此互补,发挥各自特长。
2 经典的GPS测量因不具备实时性,而不能有用来放样,放样工作还得配备传统的测量仪器,实时GPS测量弥补了这一缺陷。放样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3 实现实时GPS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快速解算载波的整周未知数。用经典的静态相对定位法,解得整周示未知数并达到足够精度,往往需要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实时GPS测量中,尽管初始化时间和长短受到跟踪观测的卫星数,几何图形强度、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干扰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已可在数分钟之内完成。如借助快速动态定位,约需3分钟;如采用动态环境下的初始化,约需1分钟;如在已知点上进行初始化,仅有几秒钟足够。这样,测量中即使遇到障碍物(如穿过桥下或通过隐蔽地带)造成失锁,也可在重新捕获到卫星后数分钟内完成整周未知数初始化,继续进行测量。
4 由于实时GPS测量成果是在野外观测时实时提供,因此能在现场及时进行检核,避免外业工作返工,例如,整周求知数初始化情况和测点点位精度等信息均可在作业现场进行核对。
5 能够接收到GPS信号的任何地点,全天24小时均可进行实时GPS测量的放样。
6 完成基准站的设置后,整个系统只需一人持流动站接收机操作。也可设置几个流动站,利用同一基准站观测信息各自独立开展工作。

三 实时GPS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GPS测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点,在控制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GPS接收机性能和数据处理技术逐渐完善,GPS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实时GPS测量在公路工程中可发完成多种工作。
1 绘制大比例地形图
  高等级公路选线多是在大比例尺(通常是1:2000或1:1000)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用传统方法测图,先要建立控制网,然后进行碎部测量,绘制成大比例尺地形图。其工作量大速度慢,花费时间长。用实时GPS动态测量,构成碎部点的数据。在室内即可由绘图软件成图,由于只需要采集碎部点的坐标和输入其属性信息,而且采集速度快,大大降低了测图的难度,既省时又省力。
2 工程控制测量
  用GPS建立控制网,最精密的方法应属静态测量。对于大型建筑物,如特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交等进行控制。宜用静态测量。而一般工程的控制测量,则可采用实时GPS动态测量。这种方法在测量过程中能实时获得定位精度。当达到要求的点位精度,即可停止观测,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由于点与点之间一要求必须通视,便得测量更简便易行。
3 公路中线测设
  设计人员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定线后,需将公路在地面标定出来。采用实时GPS测量,只需将中线柱点的坐标输入GPS接收机中,系统就会定出放样的点位。由于每个点位的测量都是独立的完成的,不会产生累积误差,各点放样精度趋于一致。
4 公路纵、横断面测量
  公路中线确定后,利用中线桩点坐标,通过绘图软件,即可给出路线纵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由于所用数据都是测绘地形图时采集来的,因此不需要再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从而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如果需要进行现场断面测量时,也可采用实时GPS测量。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精度、经济、实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5 施工测量
  实时GPS系统既有良好的硬件,也有极丰富的软件可选择。施工中对点、线、面以及坡度等放样均很方便、快捷。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6 变形观测
  变形监测网具有毫米级的精度,比一般工程控制网高一个数量级。实践表明,如果用较长的观测时间,分几个时段进行观测,并采用强制对中,观测时天线指北等措施,长度不超过4km的基线向量可达到2mm-3mm的精度。随着研究深化,GPS广泛用于变形观测是完全有可能的。

Google

 
-5 -3 -1 - +1 +3 +5

评分:0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

信息搜索 便民服务

  • 标题:
  • 分类:

最近更新

  • 测绘仪器新格局
  • 激光的安全等级是如何规定的
  • GPS接收机电源使用指南
  • 外业测绘的一点经验和提示
  • 水准仪维修小知识
  • 全站仪使用误区(图)
  • 南方NTS-320\350全站仪竖盘指标差 (i角)和竖盘指标零点设置(图)
  • 多类型GPS数据的解算与纠错(图)
  • 浅谈RTK的工作原理和精度
  •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本月热点

相关阅读

  • 世界级的京台高铁,啥时候可以通车(图)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今日全线贯通 能抗16级台风(图)
  • 中铁建老总向总理倒苦水:有国企200多空壳公司就为1事
  • 厘清竞争性谈判与竞争性磋商之差异(图)
  • 橡胶粉改性沥青SMA混合料性能研究(图)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
  • 李克强剑指中国“地下”问题 力推综合管廊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 粤赣高速河源段匝道断裂 多辆大卡车坠落(图)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 25号联合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doc
  • 管清友:PPP模式的五大关键
  •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座谈会上的讲话
  • 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 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 2014年某道路工程二监办监理工作总结
  • 庆镇二级路汇报材料
  • 成都隧道发生疑似瓦斯爆炸 致22人受伤 一人死亡(图)

赞 助 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加入【路桥吾爱-lq52.com】QQ群 | 交流论坛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空间列表 | 站点存档 | 手机访问 |

路桥吾爱 2001-2012 湘ICP备160189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