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000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成为上个世纪末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而带动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
在高速公路大发展的前提下,另外一个现象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这就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逐步攀升,几乎到了令建设者和用路者都难以承受的地步。有关资料统计,近十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造价翻了两番,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同期GDP增长的速度。1990年通车的沈大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仅有630万元,而2001年通车的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低于2500万元的凤毛麟角,高于4000万元的也不鲜见。人们不仅要问,造成我国高速公路造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
众所周知,公路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特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作为一项公益设施,公路的令一个特点是建设成本构成复杂,中间环节多,因此影响造价的因素也相应多。一般说来,公路造价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原材料,二是土地使用相关的税费,三是人工台班费用。目前公路所用的沥青、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均比十年前成倍增长。以沥青为例,同标号的路用沥青十年内增长了5倍以上,由于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公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市场沥青的价格,更有甚者,由于大量的沥青采购,邻近的韩国、新加坡的沥青存货几乎被我国采购一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造价水平;土地使用费用的急剧增加,也是造成建设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新土地法》的颁布实施,以前地方政府赋予公路建设的一些优惠政策在实行过程中遭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这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表现的尤其突出。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有的每公里仅土地使用的税费就达3500万元以上,成为高速公路资金的一大难题;人工台班费用的提高,也是近年来困扰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的一大难题。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形成、人员工资的提高和公路建设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相应的费用比以前大幅度增加,这些成本最终要体现在公路造价这个环节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