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上建桥后,为了防止和减轻桥下河床的变形,加强桥梁抵抗水流冲刷的能力,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而修筑的建筑物,主要有桥头锥体护坡、导流建筑物、护岸和既有桥的浅基防护建筑物等。
一、桥头锥体护坡
路堤和桥梁相联接的建筑物。路堤临桥孔方向的边坡较陡,并迎受水流冲刷,常用干砌片石和浆砌片石修筑各种类型的桥头锥体护坡。
二、导流建筑物
引导水流顺畅地通过桥孔,保护桥梁墩台以及桥头路基和河岸不受冲刷所修筑的桥梁防护建筑物。一般按水流量和流速等修筑不同类型的导流建筑物。常见的有:
①曲线形导流堤和直线形导流堤。桥址所在河段河流通过河滩压缩部分的流量较大,如单侧河滩流量大于总流量15%或双侧河滩大于20%的情况下,修筑这类导流建筑物,能引导河滩水流平顺地进入桥孔。其设置如图1曲线形和直线形导流堤所示。
②梨形堤。当桥址河段比较稳定,流速不太大,而且桥头路堤伸入河滩,阻挡了部分流量(单侧河滩流量小于总流量15%或双侧河滩小于20%),为了调整水流方向,防止水流对锥体护坡和桥头路堤边坡的淘刷,并改善边孔条件,加大边孔过水能力,一般修筑梨形堤。其设置如图2梨形堤所示。
③封闭式导流堤。为引导水流平稳地进入桥孔,保护堤后路基、农田和村镇道路不受水流漫溢的危害而修筑的桥梁防护建筑物。其设置如图3 封闭式导流堤所示。
④桃形堤。桥址所在河段,是变迁性河流的摆动河段或山前宽河的中游扩散河段,往往须采用一河多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水流直冲两桥之间的路堤要修筑桃形堤,以便将水流导向两桥的桥孔。其设置如图4桃形堤所示。
⑤丁坝。修筑于桥头路堤的一侧或两侧的河岸边上,或修筑在长大导流堤的迎水面的桥粱防护建筑物,其作用是将水流挑离桥头路堤河岸和导流堤,并使泥砂在丁坝后部淤积,形成新的水边线,以达到改变水流流向,保护桥头路堤、河岸和导流堤的目的。丁坝的设置如图5丁坝所示。
⑥顺坝和格坝。为控制河势,束窄河道,约束水流而设置的桥梁防护建筑物。顺坝一般同水流的流向平行,当顺坝较长且与河岸距离较大时,常在顺坝与河岸之间修筑几道格坝,以防止水流冲走沉积的泥砂。顺坝和格坝设置如图6顺坝和格坝所示。
⑦截水坝和分水堤。截水坝是为堵塞河道而修筑的,常用于堵塞旧河道、河叉、串沟等,以保持桥址所在河段的稳定。分水堤是为了防止两座或几座桥梁和涵洞上游洪水互相窜流时而修建的,以便将通过桥梁和涵洞的洪水流量分开。
设置导流建筑物应根据需要作好水文调查,精心设计,并防止产生有害的影响。导流建筑物常用铺草皮、抛石、干砌片石和浆砌片石,以及用混凝土板护坡和石笼、梢捆、柴排等防护方法修筑。
三、护岸
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这种建筑物通常又称为护岸。护岸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直接防护是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常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修筑。间接防护适用于河床较宽或防护长度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坝、顺坝和格坝等,将水流挑离河岸。
浅基防护 对一些基础过浅的桥梁修筑的防护建筑物。其形式有:
①整孔防护,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护底。护底顶面标高不应高于河床最低标高,并应尽量低一些。
②局部防护,常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护基,混凝土块排防护的顶面应尽量接近一般冲刷线。
③立体防护,常用钻孔桩加承台、桩围堰内填片石、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桩围幕压浆或化学加固土壤护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