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满堂支架法
针对桥下地基承载力较好,且盖梁数量较少等情况,采用满堂支架法进行盖梁施工。由于脚手架的搬运和搭拆、砂袋预压、模板支立等工序均可采用人工完成,故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同时,使用该方法施工盖梁对墩柱外观质量无任何影响,不足之处是:支架搭设及预压周期较长,且支架的不均匀沉降影响盖梁线形,不利于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
2、预埋型钢牛腿法
在大部分盖梁施工中,桥下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满足支架搭设的需要,而硬化桥下地基势必增加大量成本,因此首次出现了盖梁无支架施工方法,即在墩柱的合适位置预埋型钢牛腿,以牛腿为支撑点,以牛腿上安装工字钢托梁,其上摆放方木形成底模平台。该方法克服了支架法对桥下软弱地基的不适应性,且不需要进行堆载预压,加快了施工进度,不足之处是:预埋牛腿时需在模板上割出型钢外伸的孔洞,造成模板浪费;盖梁施工后需割除牛腿,割除处的混凝土外观质量很难与周围相统一,与现代桥梁一流的外观质量不相适应。
3、摩擦抱箍法
摩擦抱箍法是在圆形墩柱上设置钢抱箍,钢抱箍是用14mm厚的钢板制成的组焊件,箍板宽度依承载力确定;钢抱箍由两个半圆弧组拼而成,用Φ20mm的高强螺栓紧固;两半圆弧间设有50mm的间隙,以利于加劲。钢抱箍连接处设置两排螺栓孔。其构造如图1示:
每半钢箍连接处,上、下各焊一块350×100×20mm的水平钢板,做为承重牛腿,在上、下水平板间设置四道竖向加劲板,以增强承重牛腿的刚度。钢抱箍内侧与墩柱接触处用5mm厚橡胶皮环包,以增大墩身与抱箍间的磨擦力,并避免钢抱箍与墩柱间的刚性接触,损伤混凝土表面。其施工工艺流程是:设计抱箍型式(计算箍板宽度、紧固螺栓规格等)→按设计型式制作抱箍→安装钢抱箍→采用油顶进行抱箍承载力试验→安装托梁、铺设定型钢底模→绑扎盖梁钢筋→支立侧模板→浇筑盖梁混凝土、养护至拆模强度→拆除抱箍及托梁。
该技术的优点是:克服了预埋型钢牛腿或后穿牛腿法对墩柱质量的影响,盖梁施工质量高、周期短;采用螺栓连接两半抱箍,且不需设置砂筒,施工效率高;同直径的墩柱盖梁可周转使用,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存在的不足是:钢抱箍一次性成本投入比预埋型钢牛腿或内穿牛腿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