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台后填土
桥台施工方法与桥墩并无太大区别.且一般在岸上施工.并无很大困难.但桥台要承受台后土压力.而台后填土对桥台的稳定止关重要,以下就此问题作一些简单叙述 .
早年桥台病害较多,因为台后填土通常在12m以上.多达20m再与浅基配合坐落在原地面附近,甚至在填土之上,不得不对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完成结构的情况与假定条件接近.但是,施工是手段.它很难改变结构的本质.因此,病害仍易于发生.近年,台后填土采用的高度在4到8米之间,发现病害的事例,就大为减少.应当看到这个重要差别,不过为了保证结构质量,还存在的一些特殊施工问题.值得探讨.
台后路基填土起点,一般要求在台后2m始,按填土自然休止角填筑.这样与桥台间留下的三角缺口应换填透水性土.是为体现库仑公式所提出的条件,如填土较高需要透水性土的数量很大.远运有许多周折和困难;此外分层填筑.夯实.实际操作也要求很高;而且透水性土的界限不够明确.松散沙土虽对减少土压有利,但对保持填土稳定不利.因此,除严寒地区,积水将造成冰冻者外,常常不能严格执行.现已允许在有困难时,用一般粘沙土填筑.当天然地面坚实时,填筑碎石砌筑片石,介乎天然土与桥台背墙之间.将有效地减少土的推力,曾在山旁较高桥台采用.
如桥台基底坐落在填土之上,则必须严格要求台下和台后填土分层夯实填筑.现场为了工作简便.往往从路堤顶面倾倒松土,任其顺自然斜坡向前延伸,这样修建的桥台,背墙压力增加.台下土有自然滑动面,所有填土的沉陷量很大.必然产生病害,应事前做好施工组织安排.才能有效地制止这种不良倾向.得到符号要求的质量.当检算桥台基底偏心及应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常采用结构措施是在基底下加打基桩,并包含一定数量的斜桩,如计算承载力符合规定时,往往认为设计是完美无暇的.由上面的讨论,应当看到桥台稳定,依赖于土体的稳定,这是设计的理论基础,不能用简单力的平衡来完全替代.因为这些力的计算.引入了很多不定因素,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利用桩群的轴向承载力,支承桥台基底,虽有很大帮助,但在不利条件下,不一定能全面解决问题.特别按单桩承载力实验的数据推断桥台的稳定和强度,往往过于粗略.不能表达实际情况.经验说明,一般桩群的计算不能依靠单桩轴向力来有效地平衡竖直力.水平力及偏心弯矩,桩身的变形将有赖于土的支承与约束.
当桥台基底高出地面.由填土填充其间的空隙,则在填土前打桩施工比较方便.但如填土沉陷.在填土内的一段桩身就不能发挥支承作用,甚至会产生负摩檫力.填土后打桩则桩身需穿过填土将增加贯入的阻力.同样,此后的沉陷也将抵消土层的压力,支承力.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填土后放置一段时间,待大部分土层沉陷完成后,再打基桩.不过,限于实际情况和工期要求,往往不能实现这种施工顺序.
当设计采用填土上建造桥台时,必须严格要求填土的施工质量,即在一般台后填土,也必须分层夯实.使用桩基不能降低对填土施工的要求.
多跨连续梁固定支座设在桥台,必须确定桥台能承受施加的制动和牵引力.应有良好的完整岩基,并嵌进岩面.土质基底使用桩基者,土层需有良好的受力特征,桩基施工应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不能使用任何削弱承载力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