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健)“32年了,我家终于用上自己独立的卫生间了。”住在杭州市邮电路32号老公寓里的俞爱玉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与她一样高兴的还有这幢楼里的30户人家,他们从此告别了排队上厕所的日子。杭州市全力推进的危旧房改善工程使百姓更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目前,上城区有60处危旧房改善项目已经开工修缮。根据杭州市政府目标任务,今年将有40万平方米的危旧房得到改善。
“住房难”是杭州市政府正在全力破解的“七难”之一。杭州提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后,不是重点建宾馆、造广场,而是从关系民生的“七难”入手,解决居民交通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话讲,生活品质之城,不是由人均生产总值是否超过1万美元说了算,关键要看群众是否真正享受到了发达城市的生活品质,是否拥有相应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一位杭州市民说得好,生活品质看杭州,不仅要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要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今年上半年,杭州破解“七难”向纵深发展。在解决行路难、停车难时,杭州市不光埋头市政道路建设和背街小巷改造,还开展交通基础性研究,市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发展智能交通,逐步形成了全市交通基础数据库。7月12日,总投资11亿元的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学院路、教工路综合整治工程拉开帷幕,将极大缓解城西地区的行路难、停车难。该工程预计于明年五一前完工,为地铁一号线开工做好充分准备。
针对“上学难”,杭州提出生活品质之城,不仅是城市居民、本地居民、白领、富人的“生活品质之城”,而且应该是农村居民、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和困难群众、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品质之城”,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2006年,全市小学和初中共免杂费1.5亿元,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费2200余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学生17万人次,解决了12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破解“看病难”,杭州全市各公立医疗机构都开设了“爱心门诊”、“惠民病床”,杭州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街道、乡镇实现全覆盖,93.78%的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破解“七难”的同时,精致的杭州也不断带给这里的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品质享受。近日,运河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二期项目:杭州“运河天地”(LOFT公园)一期工程、桑庐保护、石祥公园、姚家坝河和横河港整治工程陆续开工,将在国庆节前全新亮相。运河天地包括创意产业基地和配套景观公园,将成为运河边最大的文化公园。在规划时,配套景观公园主要是为了给创意基地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展示空间,现在,杭州又把公园作为小河地区老百姓的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TAG: 交通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