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设施 发展高效农业 培养新型农民
南海网2月18日消息:“自从通了公交车,我们进城方便多了。现在我在大东海一家酒店上班,上下班都坐公交车回家,感觉自己也像城市人一样了!”今天,记者在田独镇下廖村采访时,该村村民陈丽萍高兴地说道。
通往城市的致富之路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三亚市提出了“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将市区周边村庄纳入城市发展范畴。去年8月,率先在河东区的鹿回头村、凤凰镇的槟榔村、天涯镇的文门村和田独镇的上廖村、中廖村、下廖村,开通了直通市区的公交车。
“包括43条54公里的新农村进村主干道,去年我们共修建乡村道路73条,里程近300公里,从根本上改变了三亚的农村道路状况。”三亚市交通局局长陈治邦介绍说,为惠及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的“行路难、出行难”问题,2006年三亚市、省交通厅投入近1.16亿元,修建乡村道路91条,里程190公里。相当于2005年以前该市历年建设乡村公路总里程之和的4倍。在2007年,三亚市又投入1.3亿元,启动农村公路“畅通工程”25项,建设公路143公里,目前已经竣工3项。同时,还投资900多万元,启动农村公路“通达工程”8项,建成乡村公路89公里,目前已经全部竣工。
循环经济富民靓村
在去年刚刚通了公交车的田独镇上廖村,记者看到,该村60多户村民房屋也全部粉刷一新,房前屋后种着印度紫檀、榕树和三角梅等热带树种;村道两旁,每隔一段就有一个设计精巧的垃圾桶……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乡村公园。
“上廖村原来是比较贫困的黎族村庄,前两年仍有将近一半人住茅草房。”该村党支部书记林泽良对记者说,2006年该村被三亚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创建新农村示范点后,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现在该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村”、“哈密瓜村”。一些村民自己酿米酒用酒糟来喂猪,并利用猪粪建设沼气池,在清洁卫生的同时制造生活能源,实现了生态循环。
据了解,在过去两年中,三亚市像上廖村这样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村庄共有88个。至此,该市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已经达到224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47%。
与此同时,广大村民的创建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农民已经由被动的“要我建”,转变为主动请战的“我要建”。以天涯镇布山上村创建活动为例,该村就出动人力1500多人次,车辆机械200余台次,自觉拆除建筑32个,围墙220多米。
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田独镇新村居委会乌石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打工村”。全村人均耕地不足0.43亩,剩余劳动力达200多人。为此,他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班,组织劳务输出。目前,该村共有运输专业户29家,建筑队3个,外出务工村民占全村人口的50%,是新村居委会较为富庶的一个村。去年人均收入达5000多元。
“以服务农民,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去年三亚市积极引导、培训、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1.4万。”三亚市副市长容丽萍说,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新型农民,一直是三亚新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2007年,三亚共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多人。
在农村劳务输出中,三亚市劳务部门改变了低层次、粗放型模式,非常注重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2007年该市投入2.3亿元,建设了一所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对农村务工人员培训学习实行“三免一补”,即免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贴生活费的政策,吸引农村青年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
设施农业促农民增收
三亚市岭仔村,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周围花团锦簇,干净美观。该村紧邻田独镇区,全村人均水旱地只有0.3亩。在被确立为新农村示范点后,该村在居住区发展起兰花种植。去年有24户群众户均年收入达4万—5万元。村民黄亚文种植兰花才两年,就盖起了三层小洋楼。现在,岭仔已经实现了户户种兰花的目标。
在海棠湾镇洪李村,村民符茂荣告诉记者,去年在政府的扶持下,他种植设施哈密瓜80亩,第一造去年底上市,平均每公斤6元,每亩纯利润达万元以上。
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举措中,以设施大棚为代表的现代高效农业,是最大的亮点。2007年,三亚追加550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除财政资金支持外,还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每户的具体情况,在投资模式上,采取“政府+企业+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扩大资金投入来源,以设施大棚为载体的现代农业在三亚大地上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仅两年时间,三亚的设施大棚已经突破1.3万亩。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三亚市始终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加大对农村生产的扶持力度,引导村民重点发展生态环保经济、循环经济,涌现了一批特色村。
据市长陆志远介绍,去年三亚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76元,同比增长17.5%,创历史新高。
TAG: 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