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部论坛武汉会议上的发言
徐光春
一
近年来,中部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三基地一枢纽”建设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生产总值增速赶上全国水平,占全国的比重稳中有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居民收入增速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河南同中部兄弟省份一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了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最近四年,生产总值从8800多亿元增长到1.5万多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也先后突破1000美元和2000美元大关,实现翻番。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分别达到7508亿元、1960亿元,分别翻了一番多和两番多。粮食产量连创新高,达到1049亿斤,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基础设施明显改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56公里。文化建设空前加强,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了两番多。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所有市县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水环境质量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民生问题得到较大改善,连续三年累计投资540多亿元为人民群众办好“十大实事”。实践证明,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部地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崛起的实践也是富有成效的。
一
当前,无论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还是中部地区自身发展现状看,中部崛起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主要表现为“七大效应”。
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导航效应更加有力。科学发展观解决了新时期“发展是什么,什么样的发展是科学发展,怎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全国上下已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推动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为中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是技术的溢出效应空前增强。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创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技术、新发明、新工艺等新创造层出不穷,为中部地区通过自主创新营造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3年以来,正是在国际国内技术溢出效应、行业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23%,高于同期工业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政策的支持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包括重大项目布局的安排、比照振兴东北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以及有望今年编制实施的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政策措施一项比一项有力,为中部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我们利用中央加强中部交通建设的政策,与交通部、铁道部开展部省合作,先后投资建设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一批重大工程,初步建成了中原交通大通道。今后随着政策的逐步到位,必将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营造更大的发展优势。
四是改革的示范效应不断放大。中央先后开展了成渝城乡一体化试点,江苏、江西、四川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以及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这将为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中部特点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实践经验,为激发中部整体创造活力,释放制度创新的巨大能量提供现实途径。
五是合作的共振效应正在聚集。中部各省省情相似,人文相近,同时又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共通共融领域广,互补互惠潜力大,在资源配置、产业整合、人文开发、交通共连、市场相通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整体合力,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所释放出的倍增效应正在显现。如正在举办的中部博览会已成为中部地区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展示形象和魅力的重要窗口。又如中部各省开展的旅游合作, 正在形成综合优势,打造强势品牌,推动旅游业成为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六是产业转移的梯度效应日趋明显。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向中国转移、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具有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能源充沛、劳动力充足、商务成本低等多重组合优势,承载和辐射空间巨大,正在成为承接两大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显示,2006年全国最具跨国公司投资潜力的20个城市中,中部就占了12个。最近四年河南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了2.5倍,引进省外资金3400亿元,就是梯度效应在承接外资转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七是自身的能动效应愈发强劲。中部各省近年来立足自身实际,主动在大格局中谋篇定位,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崛起之路,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已经形成并逐步强化,为中部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比如,山西以新能源基地建设促产业升级、安徽以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创新能力、江西以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湖北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湖南以“三基”建设增强长远发展后劲、以及我省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等决策部署,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
在看到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风险,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推进农业发展由大到强障碍重重。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近几年农业生产形势喜人,(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究其原因,发展中还存在着思想、素质、制度、政策、融资等诸多障碍,集中体现在小农意识强、基础设施弱、科技水平低、配套改革不到位、资金投入少,直接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比如,近年来支农惠农政策虽力度加大,但仅仅是“补”农还不足以“强”农,还没有形成支撑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又如,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造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07年河南农村仅通过四大国有银行县域分支机构上存和邮政储蓄银行流失的资金就达2000亿元以上,是2007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15倍。制约因素的大量存在,使得农业由大变强困难重重。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由低到高任务艰巨。中部的工业化总的看还处于初中期阶段,水平还比较低,集中反映在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能源原材料产业所占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严重不足。就我省而言,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能源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6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仅有18.8%。在当今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的新形势下,这样的产业层次不仅难以适应竞争的需要,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进城乡发展由分到统道路坎坷。中部地区农村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城镇化水平比全国约低7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尤为突出。破解这一矛盾,既需要庞大的投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项建设,又需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更需要创新社会管理等体制机制,头绪繁多,道路坎坷。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例,据测算,河南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要赶上城市的水平至少需要40年。从转移劳动力看,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600多万,尽管我们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已经转移了1900多万,但还有1700万左右需要转移。即使不考虑农村新增劳动力因素,按照最近五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把这1700万人转出去至少还得10年。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任重道远。
四是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步履艰难。市场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中部地区改革开放起步相对较晚、开放意识不强和开放程度不高,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这样的现状导致了我们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2006年中部地区经济外向度仅为9.7%,比全国水平低近50个百分点。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巨大冲击,面对发达地区“先入为主”的先发优势,面对竞争产品品牌化、技术高端化、手段综合化的新态势,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实施新的突围,抢占新的市场就会越来越艰难。
五是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难上加难。中部地区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将处于建设用地高峰,而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河南情况看,“十一五”期间每年需要建设用地大约在40多万亩,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每年下达河南的农转地指标大约13万亩,仅能满足我省实际建设用地需求的四分之一左右,供需缺口巨大。我们尽管千方百计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积极探索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途径,但在国家严把土地供应闸门的形势下,满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需求难度加大。
六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形势严峻。中部地区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资源消耗总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难度很大。总的看,中部地区以能源资源型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还会刚性增加。从河南看,2006、2007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仅下降2.98%、3.8%,要完成“十一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指标,需要在后3年平均每年下降5.1%;同时在节能减排资金筹措、机制完善、监管执法方面还存在诸多难题,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形势十分严峻。
三
科学发展是康庄大道不是羊肠小道,是万里长征不是百米赛跑,是千姿百态不是千篇一律。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推进中部地区科学发展,必须走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具有中部区域特色同时又具有各自省情特点的、宽广的、永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对河南而言,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坚持自主创新,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粮食生产,巩固提高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兴农措施,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1000亿斤左右。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是突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化人口压力为发展动力。河南人口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只有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才能为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为工业化、城镇化增添力量。加强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架起一座由农村走向城市、由农民转向市民、由农业走向工业、服务业的桥梁。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推进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种实现土地收益权的有效形式,为促进务工农民稳定有序地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是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载体,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先导力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为依托,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方向,努力在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突出中原城市群发展和县域经济振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原城市群和县域经济是中原崛起的柱石和基石,只有柱石支撑更有力、基石铺垫更牢固,相得益彰、各展其长,中原崛起的步伐才会更快更稳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主要是以科学规划为保障,以大郑州建设为重点,以打造郑汴洛工业走廊为突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使其成为中原崛起的龙头。推进县域经济振兴,主要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使其成为中原崛起的重要基石。
五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河南的生态环境压力主要来自粗放式的工业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按照“引导循环、能够循环、畅通循环”的基本思路,加大规划和政策引导,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体系,发挥循环经济试点区域和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使应该循环的都主动循环起来,能够循环的都可以循环起来,想要循环的都顺利循环起来。
六是突出培育中小企业,推进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具有门槛低、起步易、机制活、就业容量大等显著特点,是区域发展的经济“植被”,是激发民力、增强活力的最佳载体,是推动全民创业、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有效途径。培育中小企业,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多给一些鼓励支持的阳光,多给一些自由宽松的空气,多给一些优惠政策的雨露,多给一些茁壮成长的养分。
七是突出解决“三就两保”,着力改善民生。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三就两保”问题,是当前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得快慢、解决得好坏,既是检验我们改革发展成果是否真正普惠于民的显著标志,更是凝聚人心、聚集民力推进崛起的根本大计。要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建立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机制等有效措施,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四
中部崛起既需要各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又需要彼此之间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指导和支持。
第一,国家应支持中部地区全面提升“三基地一枢纽”层次和水平。建设“三基地一枢纽”是国家对中部发展提出的要求。目前虽初见成效,但差距甚大。建议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时,尽可能地将中部地区更多的区域列入重点开发区,并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改革和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在重大项目布局上充分考虑 “三基地一枢纽”建设的需要,尤其是要在农业产业化,能源建设,资源的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工程和重大物流项目等布局上给予优先考虑。
第二,国家应支持中部地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改革创新是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加快中部崛起的根本出路。希望国家在中部设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示范区,为推动全国发展方式转变积累经验、探索新路。加大对金融创新支持力度,设立中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扩大村镇银行试点,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帮助拓宽融资渠道、壮大发展资本。
第三,完善中部地区交流合作机制。可以探索建立省长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就信息交流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市场体系对接等一些重大区域战略合作事宜进行沟通协商和督导落实。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交流。
中部六省既是友好近邻,又是战略伙伴,肩负着崛起的共同使命。当前,中部地区迈入了继往开来的新时期,我们相信,中部论坛的举办必将对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施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推动中部各省合作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部各省携手共进、和衷共济,一定能够共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共谱中部崛起新篇章!
TAG: 大河网-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