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杭湖嘉绍四座城市,345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样的良田万顷、一样的江南水乡、一样的吴侬软语,如今,一张共同的蓝图已经绘就,一个崭新的都市圈正在合力形成。
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以杭州市区为极核、湖州、嘉兴、绍兴三市市区为副中心,杭州市域5县市及德清、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等杭州相邻6县市为紧密层,联动湖州、嘉兴、绍兴市域的杭州都市经济圈,正向着“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有机组成、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的目标,迈开坚实的步伐。
昨天上午,杭州都市经济圈市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湖州召开。会议期间,“发现杭州湾——聚焦杭州都市经济圈”大型联合采访团记者们,就都市圈广大读者关心的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问题,不失时机地采访了与会的市长们。
四城市市长答采访团记者问
《杭州日报》记者:请问蔡市长,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自去年启动以来,您认为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当前都市圈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蔡奇:自从去年召开市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来,杭州都市经济圈迈出了坚实的发展步伐。首先,合作发展正成为杭、湖、嘉、绍四城市的共识。作为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对各领域的合作给予了指导和支持。四城市共同委托省规划研究院编制的《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将对今后都市经济圈合作共进产生深远影响。其次,初步建立了包括市长联席会议在内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这次会议又审议批准了规划、交通、旅游、环保、产业、宣传等六个专业委员会。各专委会以项目合作为抓手,首先在交通、旅游、环保等领域展开合作。特别是四城市党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手加大对都市经济圈宣传报道,有利于大家了解都市圈,达成共识。再次,除了杭州市域的5个县(市)加快融入,湖、嘉、绍的邻杭6县市也积极推进圈域合作。在公交、医保等改善民生的问题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化以交通促合作,加大与都市圈节点县市的衔接,全力推进钱江通道、申嘉湖杭高速、运河二通道等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杭州与嘉兴独山港的合作也具意义,将形成杭州的出海口。在节点县市“断头路”、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上,杭州也在加紧动作。
《杭州日报》记者:杭湖嘉绍共同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对广大市民而言,最关心的是享受“同城待遇”的问题。请问蔡市长,其他三地市民到杭州来乘车、旅游、就学、看病等方面,有哪些优惠措施?今后还有那些同城待遇推出?
蔡奇:所谓“同城待遇”,主要是都市圈内成员城市“平等、互通、一体化”的体现,今年1月,杭州武林门至德清武康开通国内首条跨城市公交线路,目前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未来,还将考虑开通杭州至临杭县市安吉、海宁、桐乡、绍兴、诸暨等5条城际公交线路。
今后几年,在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将逐步实现医保一卡通。在电信部门支持下,下一步争取取消杭州市域范围内固话区间资费,实现同城同待遇,这也是都市圈成员城市通讯一体化的起步。只有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商和统筹机制,杭州都市经济圈才能实现建设长三角金南翼、打造增长极的目标。
《湖州日报》记者:今后湖州在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过程中,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资源整合和旅游合作方面,将采取什么措施?
马以:加强临杭产业带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按照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要求,发挥德清、安吉临杭的区位优势,整合资源,加快临杭产业带的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上下工夫,对杭州及温台甬等投资,优化服务,使其来得高兴、住得放心、发展得开心。我们将积极引入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着力推进大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大力引进终端产品、高新技术和基础产业项目,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参与都市圈的产业分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都市经济圈经济结构布局的合理化。
同时,加强资源整合,促进都市经济圈社会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并推动都市圈内社会保障卡、公交IC卡等电子结算系统的互通互用,为区域内人员交流、异地提取养老金和就医结算等提供便利。充分发挥杭州的教育、科研中心优势,积极引进科技、人才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促进湖州科教事业发展。加强旅游合作,放大四城市的名城效应,构建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平台,实施区域旅游整体开发和营销,共同打造都市经济圈“江南绝色,吴越经典”的旅游“金名片”。
《嘉兴日报》记者:请问李市长,嘉兴这一年在打造杭州都市经济圈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在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中还有哪些动作?
李卫宁:一是结合《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积极参与《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使嘉兴的定位、产业特色、布局导向、区位优势在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切实加大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对接力度。交通方面,积极参与《杭州都市经济圈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研究协调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如涉及2008年10个杭州都市经济圈公路、水运重点合作项目,与我市有关的项目就有7项。水利设施方面,我市与兄弟城市进一步加大了在杭嘉湖南排工程、太嘉河工程、湖嘉申线航道(嘉兴—湖州)工程的合作力度。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投资2.53亿元的德嘉天然气项目,可与杭州至嘉兴天然气支干线建设相衔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嘉兴与杭州首个港口合作项目,嘉兴港独山粮食码头已于今年3月6日正式开港,是浙北规模最大的粮食码头,结束了杭州湾北部没有散粮中转码头的历史。三是加强环境联动治理。我市与兄弟城市建立了环境保护信息交流制度、重大事项集体会商制度,并进一步加大区域边界环境联合执法制度力度,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积极加强旅游营销合作,四城市联合在北京召开了浙江旅游、对接奥运的推荐会,共同经营杭州都市圈旅游名牌。五是注重市、县联动。如我市的海宁市作为接轨杭州、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战略前沿阵地,设立了海宁市连杭经济区,主动加强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余杭区在土地、产业、招商、信息、政策等资源的整合统一,形成开发合力。
当然,当前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总体合作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宽,在规划和项目合作上,还有待于下一步继续合作深化。
《绍兴日报》记者:去年绍兴提出了建设越州新城的设想,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大城市“北进、西联”战略。请问钱市长,这一战略的实施,与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有什么联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钱建民: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古城绍兴,在从“山会时代”迈向“鉴湖时代”和“杭州湾时代”的进程中,越州新城建设将成为一个重要标志,这对于推进大城市“西进、北联”战略,接轨杭州都市经济圈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规划建设中的越州新城东至上樊公路,北至群贤路,西至柯桥镜水路,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开发建设面积77平方公里,实际开发建设的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左右。越州新城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一体两翼”的格局。开发建设越州新城,将在绍兴三大城市组团的核心区域,形成一个强大的聚集磁场,实现“北进、西连、东拓”的“三向发展”策略。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于“呼应杭甬大城市、融入长江三角洲”。这既符合绍兴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又顺应了融入长三角的现实要求。
目前,绍兴正在修订大城市规划,在规划时,绍兴将进一步融合绍兴大城市规划和都市经济圈规划两大特点,规划预计年内完成。
都市圈建设元年雏形显现
》》》 这一年
都市圈建设元年雏形显现
昨天会议上,杭州都市经济圈协调会办公室主任周开疆回顾了2007年以来,杭湖嘉绍合力推进都市圈建设的工作情况。面对区域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快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实现区域合作发展、共赢发展正成为杭湖嘉绍四城市的发展共识。
同时,理论研究的深入不断创新了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思路。去年,沪苏浙三地有关专家学者和国家发改委及南京、武汉、哈尔滨都市圈代表分别来杭,为都市圈建设献计献策。
在理念的指引下,杭州都市经济圈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目前,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包括市长联席会议决策机制、都市经济圈工作会议协商机制、都市经济圈主任办公会议议事机制、专业委员会专题合作执行机制等。
去年,有不少基础工作对于打造杭州都市经济圈来说意义重大。在明确年度工作计划的前提下,首先编制了起总领作用的《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该规划已被列为全省重点区域规划,并报有关部门审批;其次,规划、产业、旅游、交通、环保、宣传六个专业委员会雏形渐成,六方面的合作齐头并进;再次,统一的对外宣传平台也已着手构建。各城市党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建立协作体,开辟杭州都市经济圈宣传栏目。
每一步合作都是市民关注焦点
从去年5月召开杭州都市经济圈市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至今,整整一年时间,由专业委员会牵头部门和四市有关单位提出的23个合作项目和活动,目前正在有序进行。每一步合作,都受到了四城市的共同关注:
2007年7月1日起,投资、居住于湖州德清的杭州人,在德清县人民医院看病求医,可刷杭州市民卡。此后不久,这一优惠政策延伸到了同市的安吉。
今年1月,南起萧山,北至海宁的钱江通道试验井正式开工。该通道串联起钱江两岸的杭、嘉、绍三市,首先惠及当地工业园区。
受各方瞩目的京杭运河二通道,目前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一旦该通道开通,将把整个杭州都市经济圈水运连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今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之外的另一跨杭州湾高速通道——嘉绍跨江大桥,开始了其栈桥工程的建设。该工程将使绍兴和浙江中部地区加快融入上海2小时都市圈,有利于杭州都市经济圈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进一步凸显重要地位。
今年1月,杭州开往德清的K588路公交车开通。这条长三角地区首条真正意义上的跨行政区公交线,如今增加了“不可思议”的人流互通量。
今年3月,杭湖嘉绍四地旅游部门首次在北京抱团推销,以“江南绝色,吴越经典”的整体口号吸引了各旅行社的目光。
》》》又一年
蓝图绘就,未来不再遥远
杭州都市经济圈2008年发展目标,在昨天的市长联席会议上形成共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要求,在杭州都市经济圈概念提出一年之后,被赋予具创新意义的丰富内涵。
昨天,会议审议原则同意《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杭州都市经济圈产业格局将遵循该规划进行有序发展,涉及产业共兴、设施共建、环境保护、文化共享、品牌共塑等五个方面。
此外,杭州都市经济圈还将积极协调杭湖嘉绍四市相关部门,在组建规划、交通、产业、环保、旅游、宣传六个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着手对金融、贸易、文化、公交、通信等行业合作进行调研,筹建相关专业委员会,同时启动重点合作项目,以改善民生和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为重点,力争在交通、旅游、环保、宣传等领域的合作率先取得进展。除此之外,将进一步加强都市圈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的良好氛围。
TAG: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