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站枢纽拆迁不仅拆出了一片新天地,而且拆出了一个新水平。”这是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在听取杭州铁路东站枢纽工程征迁工作汇报时的评价。
根据东站枢纽的建设进程,上半年,杭州铁路东站枢纽工程征迁指挥部先期启动彭埠镇新风社区、机场路以南笕桥镇弄口社区的征迁工作,共需拆除企业81家,农户1390户,居民653户,计划7月底前完成。截至5月11日,铁路东站枢纽工程征迁指挥部已基本完成被拆迁户的房屋丈量工作,被拆迁农户的签约比例已超过了98.1%,已有385户农户及居民腾空。取得这个成绩,征迁指挥部只用了不到50天的时间。
这样的速度背后,有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的领导,有高效公平又贴近实际的政策,有团结精干又全心为民的团队,更有顾全大局、配合支持的百姓。
随着“长三角2小时铁路交通圈”的概念日渐清晰,杭、沪、宁之间将实现无缝对接。
在杭州东部,一个集高铁、普铁、地铁、磁悬浮、公路客运、运河码头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区域交通枢纽已呼之欲出。
杭州铁路东站枢纽,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火车站之一,毫无疑问将给杭州带来巨大的变化。
随着东站枢纽的开工建设,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工作便成了当务之急。
而这次的征迁体量前所未有。报告显示,东站枢纽地区以秋涛路—石桥路、德胜路、沪杭高速、艮山西路为界,拆迁范围涉及江干区2个镇、14个社区,共需拆迁农户7000户,居民1400户,建设安置房240万平方米。
没有老百姓,不可能有新东站速度
4月20日一大早,征迁工作正式启动还不到一个星期。
杭州铁路东站枢纽工程笕桥区块和彭埠区块两个分指挥部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队,100多名被拆迁户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主动要求签约。
这个情况,连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预料到,“都说拆迁天下第一难,以前谈20多次能谈下来就不错了。被拆迁户主动排队来签约,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就在一个月前的3月20日,还有不少村民围在新风社区的院子里,不理解这次征迁。
正是他们的顾全大局,配合支持,从根本上成就了这次的东站速度。
房东如今变房客 困难户带头签约
谁也没有想到,困难户叶大伯竟然带头签下了拆迁协议。
新风社区的叶大伯62岁,胆管梗阻缠绕了他30多年,现在身上还插着导流管,“一刻都离不得。夏天天气热,光擦导流管导出来的胆液等液体,一个月要用掉3斤酒精棉花。”病魔让他瘦得皮包骨头,也让他们家“瘦”得不行。每天要吃很多药,这么多年下来,家里都没什么积蓄。一直以来,他们家靠着几间房子的出租费用勉强度日。
房子要拆了,意味着收入没了,还得去花钱去租房子。这样一来,家里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但是,叶大伯还是带头签了约,而且马上就搬了出去,把房子腾空了。
“每家人都有困难,我这点也不算什么。有句老话叫吃亏是福,现在看起来好像是吃亏了,以后这里建设起来,我们会住得更舒服。”叶大伯说。
“国家建设需要征地,我们必须服从和支持”
好不容易借钱盖好了新房,周掌华实在舍不得拆迁。
周掌华一家四世同堂,但是家庭收入一直不高。前几年,一家人东拼西凑,借了不少钱盖了新房,打算多租几间房,补贴一点家用。这下,不光钱没赚到,连盖房借的钱都还不出来了。
“说心里话,我是真舍不得。损失肯定是有的,但是国家建设需要征地,我们必须服从、必须支持。拖下去不仅会对建设带来影响,也影响到自己的安置选房。算了一下,还是先签先拆好,何苦要拖着这么几天呢?”算清了这笔拆迁账后,周掌华主动来到了指挥部签约。
是的,他们并不富裕,拆房,眼前的损失是明摆着的。但是,他们都很理解。
一年房租能收10多万 “可要这样算就算不好了”
47岁的王吕炳是新风社区2组的,家里一层租给人家开超市和浴室,还有不少房间出租。一年的租金有十几万。
这房子是2006年7月修缮好的,8月15日才租出去。现在说要拆,“心里真是想不通,真的心疼。当时花了70万,算算5年就能赚回来本钱。现在好,亏大了。”王吕炳说,“家里装修还都是全新的,我们搬出来那天,我老婆叹了口气,说家里的电灯开关还没摸清楚啊。”
王吕炳早就把房子腾空了,希望能排在选房队伍的前面一点,选个好房子。“我早搬,什么要求都没提,政策在那里,政府不可能满足不合理的要求的。要都满足,1000多户人家,增加的钱用卡车装也装不下。再说,账不能这样算,以后这里交通发达了,会更繁华,零距离换乘了,地铁、高铁都有,晚饭后去上海散步都可以。而且,我们搬进了小区,小区里有公园,环境多好啊。”
王吕炳有6个兄弟,他的劝说和带头示范,几个兄弟都早早签了约。
这里很多农户和王吕炳一样,每年租房收入就有10多万,有的一年最多能赚40多万。按照整个工程的进度,拆迁这几年损失得有几十万,换了谁都会心疼。但很多被拆迁户都做出了“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决定。家住新风葛家桥的戚师傅不光带头签了约,为了提前腾房,他把原定于5月2日举行的女儿的婚礼都提前了。
员工拆迁老总劝 “哪户不配合我去做思想工作”
“在我企业上班的被拆迁户,还有哪户不配合动迁工作的,你们把名字告诉我,我去做他的思想工作。”杭宝集团老总章妙虎不仅自己公司配合支持拆迁工作,还主动对负责弄口社区征迁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杭宝集团是江干区笕桥镇的知名企业,这次动迁中杭宝集团有20余位职工是被拆迁户。一开始,有些员工不配合动迁工作,章妙虎就主动找上门劝说。
“老板管工作,还能管搬不搬家?”起初员工们并不领情,一位员工就这样对他说。
章妙虎说:“我现在不是你的老板,是你的朋友、长辈、乡亲。现在的杭州火车东站已建好十来年,为我们弄口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财富,你们家的日子也不是一天比一天红火吗?难道你不想通过这一次工程建设得到更多的实惠吗?”这一番话入情入理,这位员工很快就主动签了约。
弄口社区这次征迁,有81家企业面临着拆迁,这无论对企业本身,还是为数众多的企业员工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从集团老总到每个员工,都能够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这对本次拆迁工作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助力。
儿子离婚少了上百平方米
“拆迁政策绝不会让我们吃亏”
主动拆迁的背后,是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对政府的信任。
60多岁的周大伯一家六口人,今年年初女儿女婿刚刚添了个大胖小子。按照这次拆迁的政策,被拆迁户每个家庭成员回迁的时候,能够分到55平方米的房子,而一个独生子女还能算两份,这样一来,周大伯一家六口就能分到385平方米的房子。去签约的村民对政策都很熟悉,在家里都已经算好了。“现在这里房价就超过1万了,以后开发好了,房价肯定不会低,我们都成了百万富翁了。我这个外孙福气好的,来得正是时候。”周大伯喜滋滋地说。
也有不是特别开心的,像弄口社区的俞善根大伯。他的儿子患有智障,一家3口住在辅房,等着新房造好,可现在新房没造好就停下来了。几年前儿媳又和儿子离了婚。这样,家里能拿到的安置房面积又少了很多。本来大家觉得他的工作会比较难做。没想到,4月30日晚,他成了笕桥区块征迁腾空的第一户。其间,动迁工作人员只到他家跑了一趟。他说:“虽然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搬进安置房,但相信政府会给我安排好的,不会让我们吃亏。”
在杭州铁路东站枢纽工程征迁工作中,这样感人的一幕幕实在是太多太多,老百姓支持征迁,舍小家顾大家的这份精神,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深深感动了。“这次动迁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谁?不是我们这些工作人员,而是群众!要不是他们的理解和配合,要不是他们做出了一部分的牺牲,拆迁根本不可能这么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是所有工作人员的共识。
通讯员 余丽丽 潘凌虹
实习记者 黄旦 记者 俞连明 文
记者 胡冠华 摄
TAG: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