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即将建成的一条宽44米的胡同道大街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新旧城区连成一片;正在加紧设计的川海大桥又能把仅隔一条湟水的民和川垣新区与兰州市红古区连接起来;新建的民和大桥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地处连接甘青两省交通要冲上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新城茁壮成长、旧城焕然一新,正在向集工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山水田园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地处我省东大门的民和县,背靠西宁,面向兰州,按照改造旧城,开发新城的思路,全力建设我省现代化的“东大门第一城”。在旧城川口镇,投资1.2亿元完成了文化广场、旧城街改造、民和大桥、北大街拓建、县城垃圾处理场、南大街和东大街人行道铺设等工程的建设。今年4月,记者在县城西出口看到,投资4600万元的山城红崖道路拓宽工程正在开挖土方,届时总长553米的阶梯式绿化带以及集休闲、购物、泊车于一体的商贸休闲广场展现于眼前。总投资2630万元的巴州河综合治理工程井然有序,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位于旧城区以东,兰州市红古区以南的川垣新区现在已具相当规模,建成的川垣大道、二路和将建成的川垣南路、五路等,使整个新区逐步形成“三纵六橫一环”的路网框架。县委、县政府及省、地、县属的19个单位相继入驻;引资2.8亿元,总面积17.97万平方米的平兴、馨苑、广馨、兴川和平兴嘉苑等五个住宅小区入住率达85%以上;引资1亿元修建的商业步行街完成投资过半,五座商贸大楼完成主体工程,明达商城、君咤药业已建成运行,城区功能日臻完善。
屹立于威远镇中心,历经386年风雨的鼓楼是土乡古老文明的象征。目前,鼓楼维修工程正在加紧进行。以鼓楼为中心,以土乡民俗文化为内涵,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城威远镇全力打造“西宁卫星城、夏都后花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凭借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与临近省城西宁的优势,互助县确定了以宁互公路为基点,向东扩展1公里,建成由行政区、产业区和住宅区组成的新城区;以小庄为中心,规划建设城西民俗旅游区。去年,全县共投入城镇建设资金达1.3亿元,实施项目21项,并获得全国首笔政府垫付性基础设施建设贷款7000万元,进而加大了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中,县城西、北过境公路建设,东大街改建,酒城南路建设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的交通条件;宣传文化中心配套工程、南湖游园等项目的建设提升了县城品位;中国土族民俗风情园,民俗广场雕塑群建设展现了土族民族特色;西门河道治理、粮食巷改造、塘布沟垃圾场、青稞酒文化广场的建成增强了基础设施功能。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市场、旅游、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餐饮娱乐、住宅、商贸功能分区相互配套的格局基本形成。
为营造“天蓝、地绿、景美”的良好人居环境,互助县通过绿化、亮化、美化,拆墙透绿等工程,大做以景观建设为主题的绿色文章,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绿化40多万平方米,并将道路建设与植绿栽树同步,逐渐形成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效果,形成了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小城镇绿化格局,目前互助县城市化水平已达21%,绿化率达22%。(作者: 林萍)
TAG: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