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潮涌古城新气象
30年改革开放,古城西宁如沐春风,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扩大开放,经济、政治、社会、党建、生态等建设高歌猛进,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预计至今年末,全市GDP总量、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达420亿元、23亿元和11500元、3874元。无疑,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这几项经济指标分别增长十到几十赔。
一
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大地注入了活力。
西宁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高举改革的大旗,尤其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这一主题,不断解放思想,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因而孕育出切合西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围绕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按照省上提出的要求,西宁人又经过认真地分析地区的优势、劣势后,从宏观而言,进一步深化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的认识;从微观上又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工业、旅游、商贸、教育、服务、生态、民生、法制、文化、卫生等问题的认识。
认识变为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西宁人抱着“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抢抓机遇,奋力开拓,昔日落后的古城像大都市一样,从湟水谷地拔地而起,城市投资环境、人居环境、服务功能日臻优化完善,腾飞的平台已经筑就。
投资环境的改善,加快推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步伐。一产,促进了“三农”和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民生得到极大的改善;二产,发展实现大突破,以园区为载体的工业经济,依托优势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资源转换和产业优化升级,园区成为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三产,旅游、商贸、服务业等发展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越来越强。
目前,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8.8:43.8:47.4变为2007年的4.5:51.7:43.8,这一变化充分表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市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从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
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教育、文化、卫生、生态、民生、党建等为主的政治、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如今,日益发展壮大的西宁教育——立足西宁、服务全省;通过绿化、创卫、宣传等创新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极大的改善;党的先进性教育,使党员、党组织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
二
用“沧桑巨变”来评述西宁市如今的变化,可以说一点也不为过。一位经济学教授说,如果没有改革,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扩大开放、汇纳百川的胸襟,就更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后,西宁人加快了“开放带动”战略步伐。他们不仅引进国内国外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加快自身发展,还注重学习借鉴外地加快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党建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引进资金、项目的一种创新手段。不甘落后的西宁人,充分利用“郁金香节”、“青洽会”、 “国际诗歌节”等节会平台,迎接来自国内外“五大洲”的客商、企业家、游客,展示形象,招财进宝,借船出海。
可以说,“一区多园”是近年来青海、西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成果,在这里省内外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管理等得到了有机的结合,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大的生物医药、有色金属加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的园区特色经济圈,是目前我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西宁市还先后与上海、辽宁、南宁、广州等20多个省市及国外进行了经济技术协作和交流,与上海浦东新区、南宁、北京等市建立了友好市区县。在相互交往中,西宁人不断借鉴学习浦东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新世纪前7年,通过多渠道融资,累计引进建设资金几百亿元,大大加快了城市道路、通讯、绿化、市场、河道、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设施的建设,夯实了发展平台,改善美化了城市环境。
就这样,今天的西宁人,始终树立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理念,结合实际,把许多学到的东西变成了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发展经济的新思路、新办法,精心打造着一个经济振兴、社会繁荣、文明和谐的“中国·夏都”新形象。
三
西宁市深化改革、发展的思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
改革为湟水两岸的黑土地注入了生机,古城农民积极转变观念。在本世纪头七年,大力实施了“阳光工程”、“科普冬训”,实施了320多个农牧业项目,25亿元资金注入到了四区三县农牧业“贫血”的肌体;实施了进200项农牧业科技项目,建立了34个农牧业科技示范区,高效农作物面积达131万亩;开辟持续增收渠道,每年向省内外输出21.7万名劳务大军,从二三产业的“耕地”里刨金。
农村综合改革带来的一项项支农惠农政策,为农民植入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的意识,学会了从其它产业市场赚钱致富的本领。
农民们尝到了千元田、万元棚、劳务输出带来的甜头。几年来,西宁市农民人均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预计今年达3874元,甚至有的区县村社农民的收入将达8000多元,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改革的目的所在。近年来,西宁市劳动社会保障和就业部门通过改革,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手段,拓展就业渠道,落实城乡社会保障政策,救助困难群体,大力改善民生。
去年,89万人次城镇低保对象、8.4万人农村困难户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带来的温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提高到9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1.7万人,7.5万低保对象得到了医疗求助,逐步规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率达95%,新建农村卫生室425所;7.8万名65岁以上老人乘车实行免费。
大力实施廉租房建设,这项惠民政策使改革开放的阳光,真正照到了困难无助的低收入家庭。至目前,西宁市先后投入2500多万元,购置、新建求助廉租房,209户特困低保家庭现已入住到购置的廉租房里,还有4万多平米的1000多套廉租房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到年底可安置一千余户求助对象。
近年来,令市民关注的城市创卫、城市管理工作,思路新,力度大,市民的文明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城市环境日臻完善整洁;重组后的城市公交公司,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企业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打造“中国·夏都”品牌,繁荣旅游商贸服务业,是西宁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后,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决策层做出的一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举措。近年来,西宁市与国家旅游局联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把“中国·夏都”的品牌,通过媒体传向海内外,一夜之间人们家喻户晓。
从此,“中国·夏都”成为高原古城的一张“金名片”,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企业家、客商、游客聚集古城,开展经贸洽谈,组织高原旅游,有力地带动了旅游等服务产业的繁荣。今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642.5万(次)人次,预计旅游收入达32亿元。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夏都”知名度的提高,在全球从事IT产业、品牌销售、商贸服务行业的龙头沃尔玛、颐高、华联等知名商贸企业,落户美丽的古城,带动了社会消费。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8.9亿元,比上年提高16.3%。
的确,纵观西宁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里程,事实上是西宁人在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他们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这个主题,从思路到手段,不断地创新,经济连攀高峰。
……
“十一五”已经过半,富有创新精神的西宁人,按照绘就的发展蓝图,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五大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沐浴改革的春风
一次在采访中,大通县景阳镇的一位农民说,如今做一个农民也是幸福的。这位农民的一席话,几乎说出了所有广大城乡居民的心声——30年来,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城乡居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其实,强市富民就是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尤其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宁市把以就业、教育、三农、住房等为主的民生工作摆到了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大力改善民生,让城乡居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教育是民生之基。西宁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增加投入,教育设施迅速改善,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此外,还针对来自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的大中专学生建立了三项救助制度,先后使8321名大学生从中受益。
就业是民生之本。西宁市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就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2006年至2008年9月,共培训城乡劳动者7.65万人,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35万人(次)。2008年已清欠农民工工资643万元,清欠率达到了98%。
改革开放以来,西宁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到2007年底,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为37096万元,西宁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5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从无到有,到2007年达107个。
西宁全市城乡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以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为补充的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地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年,全市支出城市医疗救助费用近1000万元,已下拨“新农合”资金3120万元。
西宁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老年人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幸福地安度晚年。截至2008年9月底,西宁市养老保险参保单位3127户,参保人数达35.3万人。2008年,西宁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工资达到1184元,离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3200元。
住房问题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西宁市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52平方米,与1978年同口径的人均面积相比,增长4.07倍。还通过市政府筹资购买住房搬迁安置城市特困户、解决廉租住房、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等多种形式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安居问题。西宁市还将用5年时间建成廉租住房1546套,届时将有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改善居住条件,住进宽敞明亮的住房。
为了解决农民增收,西宁市除了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外,结合实际,出台了保障农民增收的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等等。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近几年农民收入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幅。2007年西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8元,比1978年的84元,增长39倍多,翻了5番。
去年,政府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支出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45%,“小财政”办出了“大民生”。
工业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现代工业是推动西宁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推器,也是西宁市实现强市富民的根本。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建、整合,一直低迷的西宁工业经济开始进入了发展的春天,工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成为西宁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2001年摆脱连续十年亏损局面开始,西宁工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2003年,西宁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三产业;2004年,西宁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超过50%;2007年西宁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8亿元,实现利润32.83亿元。
计划经济时期,西宁市的工业企业由于机制不活、产品结构单一等原因,大部分企业陷入困境。1996年,西宁市被列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西宁人在原来对企业改革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所有制结构调整,通过股份制、兼并、租赁、转让、重组等形式,加快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优化了所有制结构。同时,对老企业通过采取技术改造、强化内部管理等措施,创建新的一区多园,优化工业布局,使西宁工业经济实现了一个大的跨越。
2007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55亿元,比1978年的16.2亿元增长27倍,年均增长12%;完成工业增加值147.88亿元,比1978年的2.36亿元增长61.66倍,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18%,比1978年提高了11.76个百分点。
通过引进技术和科技创新,不断改造传统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全市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冶金、电力、机械、化工、中藏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6大优势产业,工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超过了60%,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全市工业企业户数达1247户,比1978年增加77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94户。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等行业成为全市骨干龙头行业。一批名、特优产品畅销省内外,有些产品还远销海外。
以“一区多园”为载体的园区经济,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围绕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已形成了能生产50亿粒硬胶囊、6亿粒软胶囊和11万吨电解铝、9万吨电解锌等为主的中小企业集群,成为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西宁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进一步谋划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将大力构筑发展基础原材料、化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新农村 新变化
农村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西宁市大力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种养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使湟水河两岸的黑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推进西宁市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西宁市四区三县不断创新思路,转变职能,挖掘农牧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通过优化种养结构、劳务输出,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在农牧业内部,从粮、经作物面积增减为主要特征的外延性调整,到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内涵性调整的转变,放手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自主安排生产,发展市场适销对路的名特优高产值农产品,实现了向“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据统计,西宁市优势作物比重连年稳定在70%以上,“订单”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建立优质油菜、中藏药材、特种养殖、特色经济作物等数十个农产品基地,湟中“圣域牌”蚕豆、湟源马牙蚕豆、“湟中蔬菜”、大通无公害蔬菜等多个农字号商标,经由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农产品销售“盛装远嫁”,政府部门放开思路搞活,农民甩开膀子发展。
30年来,农民尝到了千元田、万元棚带来的甜头。据统计,2008年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达3874元,比1978年的84元增长41倍;农业总产值达26.85亿元,比1978年翻了2.84番。
全市已培育出118个国家、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营方式新的特点,使农业生产从单家独户、各自分散走向产业化经营之路。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项目在各产区落户生根,“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2006年起,西宁市在3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率先开展以“家富、村美、民乐、人和”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
同时,在全市农村推广“八个一”目标:帮助农民找到一条致富增收的路子;家家有一个懂科学、懂技术的明白人;家家户户有一幢宽敞整洁的住房;有一套家具和家用电器;安装一部家用电话;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有一间卫生厨房和厕所;有一种健康有益的文体爱好。
如今,西宁农村面貌已日新月异,整齐的村屋、干净的村庄、宽敞的村道、方便的自来水、丰富的文化生活……30年后的西宁农村,是一派新兴气象,西宁农民用自己的智慧、勤劳装扮着他们新的生活。
构筑平台促发展
30年改革开放,西宁市紧紧围绕建设青藏高原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从而使一个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山水都市从湟水河两岸拔地而起,成为支撑全市乃至全省经济腾飞的平台。
西宁作为青藏高原惟一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它在全省有较高的首位度,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三分之一,人口占全省五分之二。今日的西宁,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成为青藏高原的一颗明珠。兰青、青藏铁路贯通全市, 16条航线直抵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和互联网络配套成网;新宁广场、中心广场、西塔高速公路、宁大高速公路、南山公园、鲁青公园、文化公园、麒麟湾公园、浦宁之珠、立交桥等一批城市重点骨架、形象、窗口和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43%平方米,优良空气率达到85%,城市的载体能力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十大宁静城市等荣誉称号。
随着公交事业的发展,目前西宁市公交线路61条,运营车辆近2000台,年客运量达3亿人(次),年总行驶里程达1亿多公里。2001年实行了油改气,2002年实行了IC卡,2007年又实行了GPS智能调度系统,并对全市8.2万多名老年人发放了免费IC卡。除此之外,目前西宁市还有5000多辆出租车,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市民的出行难问题。家住西宁市城西区兴胜巷的王大爷激动地说,我们的巷道里就有14路、24路和83路,坐车到西宁市东、西、南、北哪个方向都非常方便。
西宁市把建设山清水秀、更加宜居的人居环境作为建设青藏高原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来抓,不断加快大南山绿化的步伐,目前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一期绿化工程共完成投资3.4亿元,造林52029亩,已栽植油松、云杉、青杨等19个品种的大规格苗木409万株,当年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并完成了道路硬化、景点建设、水利工程等一系列配套及辅助设施的建设任务。
同时,重视城区绿化和美化工作,加大投资兴建了大南山一期工程,还规划建设了湟水森林公园、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南山公园浦宁友好园、九眼泉生态旅游观赏园、塔尔山运动体验公园和杨沟湾生态园等6个景区,为全市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旅游区。不久前,来西宁参加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的马国良先生,看到西宁的巨大变化赞叹不已。他在西宁期间,看到了南川河畔、五四桥边、儿童公园等地久违了的燕子在低空上下翻飞;每天早上,晨练的男女群众在新宁广场、中心广场等绿地广场上跳起了欢乐的“锅庄”,整个市区到处是一片祥和欢乐的景象。
西宁市从2003年起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经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体形象和市民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日前已通过了国家暗访组的暗访,标志着西宁市创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中心广场上散步的李忠明老人说:“我在西宁生活了60多年,从来没见过西宁的街道像今天这样干净清爽,也从来没见过西宁人像今年这样‘爱干净’了。”
西宁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几年间已完成投资8.6亿元,实施了学校新建、中小学危房改造、高中扩招、希望学校援建等改扩建项目472个,改造和新增校舍面积达到59.39万平方米。为满足市民和学龄人口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投资1.72亿元分别新建了青藏铁路花园学校、行知小学等8所中小学,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扩充。
繁荣商贸旅游搞活经济
今天,漫步西宁街头,王府井百货、北京华联、颐高数码等现代化大商场,银龙酒店、西湖银峰、钱塘大酒店等星级酒店,令人目不暇接。西宁人再也不用像前几年一样,托朋友从外地代买名牌服饰和数码产品了,国际顶级品牌的商品就在自己身边,现代商业呈现多元化的盛景。
30年改革开放,也是西宁市以商贸服务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30年。1978年,西宁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亿元,而去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98亿元,是1978年的38倍,年均增长13.46%。目前全市各类批发零售综合市场已发展到113个,基本形成了以城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的综合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和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大中小型批发零售相结合的各类市场营销体系。
曾有“海藏通衢”之称的西宁,商贸流通业也曾一度占居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全市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商贸流通业的种种不足与缺陷逐渐显露,商业网点布局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如何改变现状,出路在哪里?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西宁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不断开拓创新,提出了“服务业活市”的经济发展战略。
多年来,西宁市按照这一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条主线,相继出台了许多加快发展“三产”的政策,为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了优惠条件。
高栽“梧桐”引来“凤凰”。短短几年间,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纷纷登陆高原古城,大量商贸企业以其现代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西宁零售商业的档次,推动了商业现代化的进程,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刺激了本地企业的发展,大百、宁食、纺织品大楼、青百等知名老店经过改制重组,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从改变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经营品种、提升经营品位等方面入手,不断发展壮大,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西宁作为西部高原旅游的“桥头堡”,近年来通过青洽会、环湖赛、郁金香节等大型节会活动,旅游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今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642.5万(次)人次,旅游收入达32亿元。
近年来,西宁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00年的5299元提高到了2007年的10636元,年均增长13.25%。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西宁市商贸旅游业为主的三产业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进出口贸易额达56740万美元,比1980年增长90.52倍,年均增长18.22%;旅游收入达30.9亿元,比2001年增收17.9亿元。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蚕豆 藏药材 名企 保险 6元
TAG: 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