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1日讯(记者 刘侠)9月21日,在“辉煌60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四川省委农办副主任杨新元通报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四川省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历届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经过全川人民的艰苦奋斗,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民群众基本上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农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农业生产正在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正在加速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903.4亿元,是1949年的209倍,其中畜牧业产值占50%以上;粮食、油料、水果和水产品产量分别是1949年的3.2倍、12.1倍、127.7和200倍;生猪、牛、羊及家禽出栏分别是1949年的29.1倍、33.2倍、33.7和14倍;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以治水兴蜀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生态工程,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生态化水平大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
目前,四川省有各类水利工程63万处,其中各型水库6715座,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238倍;蓄引提水能力达到265亿方,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倍;耕地有效灌面达到3760万亩,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7倍;旱涝保收面积达2598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3.5%;高产稳产农田达到2400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2687万多千瓦,是1978年的7.7倍,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5.66%;森林覆盖率达30.79%,比1949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
产业化经营蓬勃兴起
四川是全国较早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份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邛崃等地就出现了农工商、林工商、牧工商等农业一体化经营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推进产业化,全面达小康”的农村工作思路,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四川省龙头企业数量成倍增加、规模显著扩大,龙头企业集群正在崛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成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日臻完善,“公司+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六方合作+保险”等经营机制活力迸发。2008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6865户,其中销售收入上10亿元的达19家,超过100亿元的1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8678个;一村一品专业村达3694个,一大批跨区域的标准化专业生产基地正在形成;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带动农户1073万户,占四川全省农户总数的54.4%。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据介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四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从1978年到2008年,四川省乡镇企业个数由15万家发展到180万家,增加11倍;从业人员由180万人增加到848万人,增加3.71倍;总产值由不到6亿元发展到突破1万亿元,增加1600多倍。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打破了“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分割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构建了以食品、建材、丝绸和轻纺等为支柱的农村工业体系,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乡村旅游业等发展成为服务农民和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部门。
据测算,1978年四川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为80.1:15.5:4.4,到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为28:49.4:22.6,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抓好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转移输出和维权救助工作力度,大力开拓省外劳务市场和省内非农就业空间,成功打造了“川妹子”、“川建工”、“川厨师”、“川数控”等劳务品牌,劳务开发逐步实现了从自发外出到组织有序输出、从体力型输出到技能型输出、从劳务输出到劳务经济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融入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劳务产业发展成为农村重要的富民产业。
2008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达2023.4万人,劳务收入达1228亿元,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劳务输出总收入全国领先,成为全国的劳务经济大省。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实施,新农村建设迅速推进,扶贫开发水平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覆盖,“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农民的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正在变成现实。
2008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21元,比1953年高73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2%。目前,89.2%的村通了公路,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47个县启动,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体制机制创新不断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农业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逐步探索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农村改革全面展开,并率先取得一系列的新突破,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早在1957年春,《四川日报》就发表署名文章主张“包产到户”。1977年秋,原广汉县金鱼公社率先实行“包产到组”;1980年11月,原广汉县向阳公社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2005年,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免除农业税;2007年,率先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成都市成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通过农村改革,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水务管理体制、农村投融资体制等各项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将焕发出新的巨大活力。
TAG: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