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新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南京 210017】
摘 要  该文介绍了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的钢支架施工方法,特别提出单点法支架预压,有效地减少了工作量和缩短了工期;文中对连续箱梁混凝土现浇的方法作了探讨,有效地防止了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过大的质量通病。
关键词 桥梁 箱梁 施工 方法
九华立交A匝道桥全长314m,跨径为17.5m+25m×11+17.5m共计13跨,为钢筋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桥面宽12.5m。箱梁采用单箱双室,顶面宽12.5m,底宽8.5m,悬臂长度为2m,梁高1.20m,箱梁顶板厚20cm,底板厚20cm,腹板厚度在跨中为30cm?在支点附近为50cm。 
本桥采用支架现浇,分四段浇筑。支架在采用8排贝雷片作纵梁,工字钢作横梁,型钢或贝雷片作立柱支撑,支架地基进行硬化处理,并对其进行预压以消除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1 工艺流程图
现浇箱梁工艺流程如图1
2 钢支架的施工
现浇段场地必须进行清理、整平,并在两边挖排水沟以保持现场排水顺畅。
支架材料采用贝雷片拼装的桁架纵梁,用型钢或贝雷作支撑的钢式支架。
2.1 支架地基处理及预压
本标段跨越地段地质状况较差,这就使得地基处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为此我们对地基处理方法如下;两头利用承台直接搭设支架,中间支撑点采用扩大基础,平地采用对支点处的横桥向的条形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底层按照长为12m、宽为2m的条形地带铺筑一层30Cm厚的块石垫层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处理,然后吊放混凝土预制块,预制块尺寸为1.5m×1.5m×0.25m,放置时注意控制其顶面标高及水平度。垫块四周用土围起夯实,并用砂浆封面?以防止雨水浸湿。 
为加快施工进度,克服支架基础的沉降变形,在支架基础施工时对其进行等载或超载预压,压载时以一排支点同时预压为宜,预压中以1天为一个观测单位,若连续3天观测结果在5mm以内,则认为地基沉降基本稳定,即可进行卸载,搭设支架。
2.2 支架搭设和落架装置预留
箱梁支架基础完成后,在其上搭设贝雷片墩或型钢立柱,墩顶上安置卸落支架用的Ф32×30cm钢制砂筒,砂筒上安放2工25或3工22的横盖梁。
由不同梁段的荷载集度及支架跨度计算相应的弯距,根据支架强度和变形要求进行支架纵梁的布置。经计算采用8排贝雷片作纵梁,贝雷片间距为1.2m+2.5m+1.1m+1.3m+1.1m+2.5m+1.2m,贝雷片上铺设加强玄杆或方木。 
箱梁浇筑时在每孔桥墩的支点处两侧翼板预留孔,在拆支架时,先松动砂筒,然后用安放在桥面支点处的卷扬机缓缓提起该处支架的工字钢横梁,使整个纵梁提离型钢立柱,接着拆除型钢立柱,最后一起放下贝雷片纵梁。
2.3 支架静载试压
现浇箱梁时对于贝雷片纵梁的挠度和支撑立柱的弹性变形,我们对第一次浇筑的一跨支架进行80%荷载预压,用其它钢材吊放在贝雷架上,测得支架的变形量Δ弹,具体方法:预压前测出支架纵梁上各点标高(每1m测一点),预压重量全部上去后,对支架进行跟踪观测,记录各点的沉降值Δ弹;预压完后,均匀卸载,在立底模时根据该沉降值Δ弹进行调整,以消除贝雷片挠度等产生的下陷。在以后各跨的施工中,根据前实测的Δ弹,结合以往现浇箱梁施工的沉降值,进行计算确定其预拱度。
2.4 标高控制
本桥位于匝道上,平面线形较为复杂,超高变化频繁,加之又位于竖曲线上,标高控制难度较大。箱梁底标高要考虑地基沉降、支架立柱及贝雷片挠度等的下沉Δ弹及箱梁本身的挠度。对于梁底任一点,其施工控制标高h为:
h=h顶- h+δ+Δ弹+f
其中:h顶—桥面标高 
 h —梁高加桥面铺装,即1.29m
 δ—地基的沉降,由于搭设支架前已预压
过,该部分仅计卸载后的回弹部分 
 Δ弹—支架立柱及贝雷片的挠度,由前静
载试压测得 
 f—计算的箱梁本身挠度,计算时取三跨
 一连(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用桥梁专
 用程序准确计算。
3 混凝土浇筑
本桥连续箱梁混凝土标号为40#,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泵送至现场。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拆模时间以及泵送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配。考虑到箱梁钢筋较密,对石子粒径有所要求,故选用密实,坚硬的连续级配碎石做粗骨料,粒径在5~31.5mm之间。
根据箱梁浇筑的特点,考虑到正负弯距较合理分配以及为了减小箱梁负弯距区裂缝等情况,拟定了以下浇筑方案:
(1) 分段浇筑混凝土
全桥共分纵向4段进行。第一段浇筑1~3孔,浇筑接缝放在1/4跨附近。其余各段类推。最后第四段浇筑至桥头。
(2)分次浇筑
箱梁竖向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浇至肋板顶部。浇筑采用双层连批滚、延迟振捣的方法,底板连续浇筑振捣,肋板混凝土跨中先振捣,支点周围的受拉区范围后振捣。延迟振捣的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以确保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浇筑。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两次浇筑接缝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时从一头向另一头连续浇筑,浇筑至下一支点处时,对前一支点处附近14m范围进行复振。 
混凝土浇筑应按顺序、一定的厚度和方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30Cm,必须注意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避免振动棒模板,钢筋等;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也就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各工种检查钢筋、支架及模板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混凝土浇至腹板顶部时,做好施工缝。施工缝处理方法为: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软弱层,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水平缝应铺一层厚度为1~2cm的1:2水泥砂浆。 第一次浇好后,待强度达到50%左右开始立顶板底模,绑扎面层钢筋,,随后进行第二次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初凝后尽快保养,采用草袋或其他物品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为7D,每次洒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用于控制拆模,落架的混凝土强度试压块放置在箱梁室内,与之同条件进行养生。
在养护期内,严禁利用桥面作为施工场地或堆放原材料。
拆支架时应缓慢、对称地用水冲落砂筒使梁体结构均匀受力,注意保留该段与尚未浇注的下一段相邻那跨的支架不拆,使梁体在施工阶段的受力更趋合理,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