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眼镜法”施工
“眼镜法”施工是以新奥法基本原理为依据,在开挖导坑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导坑断面近似椭园,周边轮廓园顺,避免应力集中。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挂网、喷混凝土柔性支护体系,及时施作,使断面及早闭合,以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控制围岩变形。建立一整套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程序,如下图示。
先开挖左侧壁导坑,初喷混凝土,安装格栅钢架,打锚杆、挂网、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当左侧壁导坑临时支护闭合后,开挖右侧壁导坑,工序同左侧壁导坑。两侧壁导坑均超短台阶开挖,台阶长度3m。当右侧壁导坑临时支护闭合后中部核心部分开始开挖,开挖方法亦按台阶法。拱部开挖完成后即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格栅钢架、打锚杆、挂网、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下部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开挖完成后即灌注仰拱混凝土。仰拱混凝土灌注完成后用模板台车进行二次衬砌混凝土。
“眼镜法”开挖的关键是:保持合理的分部开挖断面和平顺的开挖轮廓线,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使其及早闭合,控制围岩变形;加强对围岩和初期支护的监控量测,进行信息化管理。
侧壁导坑开挖:侧壁导坑开挖尺寸,宽度4~4.2m,高度6.5m左右,分两层开挖,这样既不需要工作平台,人工安装格栅钢架也比较方便。台阶长度3~5m,循环进尺和格栅钢架间距相同。
侧壁导坑临时支护,采用超前锚杆、格栅钢架、系统锚杆和挂网喷射混凝土作临时支护。
拱部环形开挖:开挖前视地质情况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进行超前支护,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由人工从中间向两侧扩挖,挖出格栅钢架位置即停止开挖,进行初喷混凝土、安装格栅钢架、打设系统锚杆,而后前面继续开挖,后边挂网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
拱部初期支护:拱部初期支护系统基本与侧壁导坑相同。
机具设备
施工通风及照明:通风机1~3台,变压器1台。
开挖:风镐4台,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
初期支护:钠筋切断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钻床1台,电焊机2台,混凝土湿喷机2台,强制式拌合机1台,风动凿岩机2台,锚杆注浆机2台。
二次衬砌:混凝土拌合站1座,混凝土输送泵2台,模板台车1台。
劳动力组织
开挖:风镐手3~4人,装碴4~6人,出碴2~4人,质检及记录1人,共计10~15人。
初期支护:格栅钢架制作4人,锚杆安装2人,挂网3人,喷混凝土7人,质检论录1人,共计17人。
衬砌:立模6人,混凝土拌合、运输、灌注22人,共计28人。
测量与监控量测
测量放样3~4人,监控量测5人(其中专职安全员1人)。
其它人员:电工2人,管道工2人,试验员2人,调度及其它管理人员4~6人。
质量标准及控制
支护质量检查:喷混凝土的设计标号应不低于C18级,其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应符合《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的规定,采用ZP型早强喷射混凝土时,其初期强度应符合《铁路新奥法指南》表3.4.3规定的要求。施工时要按《铁路隧道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施工技术规则》规定进行试件抗压强度试验。喷射混凝土的厚度用预理钢筋头、设置量测标志进行检查,并实行验收制度,不合格立即补喷。格栅钢架支撑呆柔性结构,除了严格按设计下料、组焊、安装外,还必须用混凝土将其喷满喷实,这种被混凝土充满的格栅钢架其刚度要比无混凝土的格栅钢架大100~160%,现场可用肉眼观察、锤击检查,发现有空鼓不实之处,应凿开补喷。
现场监控量测(略)
施工安全措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