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翔安隧道从前年10月开始隧道掘进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从2月初开始,这条隧道进入了技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海底风化槽施工阶段,被称做海底隧道施工“雷区”的第一条海底风化槽长度有100多米、施工过程随时可能出现海水渗透的险情,威胁到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中铁隧道局眼下正采取超前维护注浆的施工工艺,力争用3个月时间安全成功地穿越这个海底施工“雷区”。
最早出现风化槽的是中铁隧道局负责施工的五通岸左线主隧道,据施工单位介绍,他们是在10号左右遭遇风化槽的,当时施工人员根据地勘资料对前面的地质状况进行钻探时,涌水突然出现。
当我们的钻孔钻到48米的时候,那么在我们的管里面就出现了涌水,当时的涌水是往外喷,我们测了一下,当时水的压力是0.3兆帕,涌水量大约是每小时50立方,这个水量还是比较大的。
风化槽是海底岩石中夹杂的地质破碎地带,因为里面有缝隙,海水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有渗涌进来的可能,大的涌水将给隧道施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海底隧道施工向来视风化槽为大忌,穿越风化槽的施工也被喻为穿越雷区的施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采取的是经过专家多方论证确定的对风化槽进行全断面维护注浆的工艺,把海水封堵在隧道开挖的轮廓线之外。记者看到,整个隧道断面打上了许许多多的红圈标记,它们就是准备进行钻孔注浆的孔,这样的孔一个断面要打190多个,再往每个孔内注入超细超强水泥浆液进行固化,为防海水突涌,每个钻孔还安装了止水阀。
一般来说我们隧道施工水量一般控制在100方每小时的量,这样对隧道施工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但是对我们翔安隧道特别是风化深槽来说,因为我们也可以说是第一次施工,心里也没有底,那么我们也保守地把我们的渗水量控制在每小时10方左右,这样隧道施工是绝对安全的。如果超过这个数值或者指标,我们就要注浆把它封死,不能让它超过10方,像这样的滴水渗水每小时就1方左右。
据路桥总公司介绍,这次翔安隧道的海底风化槽一共有4条,五通岸有两条,中铁隧道局将在年内完成穿越两道风化槽的施工。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厦门翔安隧道五通岸开始攻克海底风化槽施工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7-3-12 23:05 作者: lq52 来源: 路桥吾爱搜集 查看: 672次 评论: 0条 好评: 0分
发表评论
【声明】 路桥吾爱刊载的资讯及其他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分享 并且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路桥吾爱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进行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