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难度堪称“全国第一”的成功大道浦南下穿隧道即将在下月初开挖。记者昨日在施工现场了解到,为使这条跨度36m、长达650m的隧道成功穿过95栋楼房的地下,建设方目前以隧道口一栋三层废弃居民楼为“工程实验观测楼”,并采取最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在恶劣的地质条件下实现“隧道贯通,楼房无恙”。
在浦南下穿隧道施工现场,原本是道路的地方已经变成深约15米的大坑,一根根巨型水泥梁牢牢地撑起两侧坑壁。在大坑中,重型机械正在加紧作业,一车车的土方不断被运出,工人们正在为隧道的开挖做最后的准备。
地质差、地下水位高、跨度大……虽然这些隧道施工的不利条件都让浦南下穿隧道“碰”上了,但难上加难的是:下穿隧道“头顶”上的95栋楼房、964户居民。“由于隧道上面全都是居民楼、厂房,这条隧道的最难点就变成了如何控制地面变形、沉降。”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成功大道JC3标段土木副总工程师周彦军说,“而且这些楼房的建筑结构老旧,地面沉降要严格控制在10毫米-20毫米。”
在即将开挖的隧道口上方,一栋悬挂着“工程实验观测楼”标志的三层废弃居民楼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周彦军说,这栋居民楼的建筑结构与隧道即将穿过的95栋楼房基本一致。由于特别靠近隧道口,他们将这栋楼作为实验楼,观测隧道开挖带来的沉降是否会对楼房产生影响,以便调整施工方案,总结施工经验。
除了“工程实验观测楼”,中铁隧道集团还派遣最精英的建设队伍、最强大的专家智囊团驻扎现场,并启用了最先进的机械设备,确保隧道施工万无一失。据了解,隧道采用与翔安隧道相近的“帷幕注浆”工艺,即通过钻孔注射速干水泥浆加固不良地质后,再进行开挖。为保证施工质量和速度,现场启用两台意大利“卡萨”钻注一体机,这种机器每台造价超过600万元。
另据了解,随着浦南下穿隧道明挖段施工过半,莲前西路东浦路口原交通管制地区将于“九八”前恢复原通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