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浦城区到人民广场,只要50分钟!青浦居民卞先生日前带着女儿乘坐新开通的“沪朱高速快线”,体验了一次高速公交的快捷。他说:“公交从地面开上了A9高速,出行时间缩短了1个多小时,以后可以经常到市区玩了。”
的确,这两年上海远郊区公交的变化比以往20年还要大:镇域公交、城乡巴士、市通郊高速线路相继开通,车辆更新了,运营时间延长了,很多偏远的乡村也第一次开进了公交车……
这些巨大的变化,都源于一项“市权下放”的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其中的着力点,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让以往密集于中心城区的公交资源,也能兼顾到远郊地区的老百姓。
走出“鞭长莫及”困局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上海远郊区的公共交通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当12米长的豪华申沃客车担纲市区公交线时,破旧的中巴车依然是郊区公交的主力;当市区居民潇洒一挥交通卡时,郊区乘客还在繁琐地买票找零;当市区乘客搭坐公交喜看霓虹夜色时,郊区居民仍为夜间出行难而叹息……
从去年开始,上海城市公共交通实施体制改革,实行中心城区一级管理、远郊区委托管理的“区域差别化”管理新模式,即把“市权”下放到了各远郊区县,由各远郊区县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制定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并只需向市交通局备案即可。
区域公共交通便利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各区县发展公共交通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10个远郊区县纷纷加快编制区域公共交通的发展规划。如青浦区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将发展与市中心区域的高速公交线、城乡巴士与城区的整体规划结合;奉贤区的公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涵盖了该区域公交线网的调整、公交车辆更新、城乡巴士的发展以及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松江区规划的手笔更大,把松江新城原有的公交线路全部推倒重来,使乘客在新城范围内通过一次换乘就能到达目的地。
权力下放,责任上肩
“市权”下放之后,责任重心也发生了转移。被交通不便困扰多年的远郊居民在期待现状的改变,政府部门都感到了肩头重重的压力而加大了投入:浦东新区从去年开始每年投入公交发展基金1.5亿元,松江每年投入一个亿资金建立区公交发展专项资金,奉贤区也对提前更新的公交车实施补贴政策……
最显而易见的,是远郊区县公交候车设施的变化。一根铁杆、一块站牌的简陋候车点正在被各种新颖实用的候车站亭所取代,乘客候车将不必担心日晒雨淋。松江新城出现的100余个公交候车亭中,大半还具有太阳能蓄电、夜间发光的功能;南汇区在沪南公路、沪芦公路已建成投用了20多个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和候车亭,年内计划还要再建20多个。
各区县还加快发展镇域公交,使农村居民通过一次乘车到达所在行政镇。目前松江九亭、金山枫泾两个镇已经实现“村村通公交”。今年年底前,浦东新区也将实现“村村通公交”,闵行、嘉定、奉贤、青浦等区将开通10多条镇域公交。到2009年,上海所有远郊区县根据道路、桥梁修建和中心村建设进度,有望实现中心村“村村通公交”的目标,村民进城购物、就医和上学,将不必再长途步行数公里。
“一区一骨干”模式
上海远郊区县公交发展,还必须理顺经营秩序。据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韩强介绍,由于长期以来的分散经营,导致了郊区公交竞争无序、票制混杂等问题,增加了公交运营成本,也降低了运营效率。同时,由于部分区县的部分公交为追求短期利益,存在着发车不准点、车容车况差等问题。
今年6月5日,大众公共交通公司与嘉定交运公司已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大众公共交通公司将持有的嘉定大众公共交通公司20%的股权转让至嘉定交运公司,嘉定交运公司成为嘉定大众公交公司的控股方。至此,本市第一家由区县政府主导的区域骨干公交企业诞生,这也标志着本市区域公交企业重组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韩强告诉记者,2009年之前远郊区县公交将完成资产重组,最终形成“一区一骨干”的运营模式。
本报记者 陶健 通讯员 陈忠
TAG: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