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违反交通信号和无证驾驶也是造成去年交通事故的主要违法行为
本报讯 记者王红虹、通讯员闫海滨报道:“夜间是死亡交通事故高发时段,其中,19时至凌晨1时的每一小时段死亡人数均超过30人(全年累计)”,昨日,交警部门2007年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报告浮出水面。根据分析,不按规定让行、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违反交通信号和无证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违法行为,占据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2.45%。
不按规让行造成事故多
在交警部门统计的数据中,记者看到,司机不按规定让行是造成交通事故数量最多的违法行为,仅该违法现象就占全年事故总数的24.93%。去年一年,该行为共造成交通事故1449宗(同比减少115宗)、死亡115人(同比增加3人)。据交管科民警介绍,东莞不按照规定让行主要存在车不让人、车不让车、人不让车三种现象。
同时,去年一年新增机动车驾驶员10.6万人,“新手上路”的数量急速增长,短时间内缺乏相关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宣传教育,引发的诸多交通安全问题也接踵而至。
据交管科民警介绍,当前,驾驶员教育考试理论培训并没有将职业素质教育作为考试内容。职业道德教育虽然包括其中,所占分值比例很小。更有部分培训学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快培”方式“出口”的是一些技术差、缺乏安全意识和职业素质不高的“马路杀手”。
同时,驾驶证取消年审后,9座以下的小客车司机,6年才审验一次驾证;公车用车单位领导缺乏对司机的监督和教育;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着“反正汽车不敢撞我”的思想等等,都是不按规定让行导致交通事故数量最多的综合因素。
酒后驾车抱有侥幸心理
2007年以来,交警部门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257宗。
据交警部门测算,血液酒精浓度值超过每百毫升0.05克的人,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未饮酒者的40倍。饮酒者年纪越轻,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越大。
被交警截获的酒后驾驶司机,面对记者的提问表示都知道“酒后驾驶”是禁忌,但不少司机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饮酒后仍能控制车辆,从而继续驾驶。据交警部门统计,2007年全市因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87宗(上升28宗),造成35人死亡(上升17人),90人受伤(上升4人)。交警说,面对道路上瞬息万变的交通情况,驾驶员在行车时,必须要在0.75秒内做出迅速判断,并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交通安全。
无证驾驶造成17人死亡
来自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市因无证驾驶被查处3224人次;去年因无证驾驶造成交通事故107宗(减少106宗),造成17人死亡(减少8人),140人受伤(减少167人)。交警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无证驾驶将被罚款1500元,并处拘留15天。
车管所的一民警表示,驾驶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因缺乏专业培训,不具备安全驾驶能力,驾驶车辆行驶中如遇到突然情况,往往会惊慌失措丧失正当处置机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甚者造成车毁人亡。
“电子警察”功不可没
“随着电子警察的上路及其所起的作用,减少超速行为和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下降,还是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电子警察的执法,也减少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摩擦”。交警支队的支队长卢伟琪介绍,东莞科技强警以来,超速交通违法行为已经明显下降,因超速造成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据统计,2007年因超速发生交通事故210宗(减少21宗),造成25人死亡(减少10人),255人受伤(减少16人)。
(编辑:CY)
TAG: 金羊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