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往往要触动一些人。从这个层面上讲,我批评的人很多,得罪的人也很多,但是崇高的理念、责任感、使命感、价值道德的标准支撑着我。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应当真正体现执政为民,为人民、国家、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
“我非常愿意和网友交流,愿意和网友们站在一起,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多数来自基层,不少是弱势群体”;
“官员要执政为民,今后我仍将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准则”……
昨日,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接受了本报和奥一网的专访,就“有话问市长”栏目中市民和网友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逐一回应。
谈深圳轨道交通建设,他坦言地铁建设“要抢时间,但不会抢土建时间”,强调保证工程质量。
谈特区外公交场站建设进度缓慢,他毫不讳言因此严肃批评了相关部门。
谈个人的工作压力和方式,他坦言分管的改革、交通、治安等热点问题,工作压力非常大。
同时他还特意借助本报对《有话问市长》栏目和网友们说:非常愿意和网友交流,愿意和网友们站在一起。
谈交通
“地铁建设抢时间但要保证工程质量”
记者(以下简称“记”):地铁建设将是今年深圳的重要任务。去年初,市长曾因地铁进度缓慢而要求问责有关部门。近期地铁建设进度加快了,但出现了几件生产事故。市民和网友们很关心,地铁建设要求又快又安全,如何保证?
张思平(以下简称“张”):目前来说,深圳地铁的建设进度加快,近200个施工点全面推行。按目前的进度,只要不出重大事件或者重大不可预见的因素,2011年前可以完成地铁建设。
地铁5条线同时施工,有不同的施工方式,安全责任书和速度责任书并重,各单位对安全很重视。但是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安全风险很大。近期发生了一些安全事故隐患和伤亡事故,所以我们最近在做地毯式检查,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目前来看工程进度没有受影响。
应该说我们抢时间,但不会抢土建施工的时间。抢时间是加快前期工程,和后期设备安装等时间。请市民放心,即使地铁抢进度,也不会影响地铁的工程质量。
“去年我批评了关外公交场站建设”
记:关外公交场站建设进度很缓慢,您能谈谈原因吗?
张:关外公交场站的建设任务去年没完成,我批评了有关部门。其实主要是土地问题,现在(建公交场站)有规划,有钱,但在关外几乎没有一块政府可以直接拿来可以用的土地,几乎每块土地都涉及到征地拆迁等问题。我准备召开特区外公交场站的会议,一个场站一个场站地落实。当然,规划部门是根据区域需要来设计规划的,但没有考虑到土地性质的问题,(也影响建设进度)。下一步我们将着手理顺政府职能部门的体制和协调能力。
“交通拥堵费不是限制买车”
记:去年交通综合治理白皮书就提到要出台交通拥堵费的方案,今年的交通工作任务分解表中又提出来年内要制定这个方案,现在进展如何?
张: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首先要转变思想,解放思想,不能仅靠修路。现在很多国际化的城市都在做需求管理,交通拥堵费就属于需求管理。现在新加坡、伦敦等大城市都在收。
当然,我讲的可不是限制小汽车的拥有,别误解我的意思,收交通拥堵费用是限制小汽车使用的分布范围,使用的空间趋于平衡,最终起到削峰的作用,现在我们的拥堵时间主要是晚高峰,新加坡采取这项措施后,高峰期向前或向后调整了。
这是一项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政策,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做反复论证。国外城市论证这一政策少则三五年,多则一二十年,我们也是需要时间的。过段时间我们就会召开城市交通策略研讨会,也要讨论这个方案,即便是方案定下了也要经过常务会审议后才能公布。
“我赞成采取更宽松的入户政策”
记:在我们收集的“有话问市长”市民建议中,有许多市民提到了深圳能否放宽入深户的条件,您分管公安工作,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我们去年出台了人口管理的“1+5”政策,今年我们会积极推动落实的。在深圳人口结构中常住人口的比例很低,给社会管理及政府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下午我在听人大分组讨论会时就有代表提出了义务教育的问题,其实外来人口的教育、医疗等问题都存在。我是赞成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的,这样能使社会更加稳定,更加和谐。其实深圳政府不仅仅为常住人口服务,各项政策都是对居住工作在深圳的人服务的。
谈个人
“工作过程中,我也有很多委屈”
记:市民觉得您很有亲和力,您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很委屈的事情?
张: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有很多的委屈,比方说上一次我部署对特区外全面检查,提高公交服务质量,有关部门说我要参加检查,说我要微服私访,有的媒体就报道说怀疑我是不是要作秀啊?既然要微服私访为什么要提前告诉别人呢?是不是要带着电视台让大家看到你要坐公交啊?坦率地讲,非常委屈。我每年都会坐公交,从来没有带着记者去坐车,我从早上6点钟起床,7点钟开始坐公交一直坐到10点钟,实实在在地想通过公交来体验市民出行难的问题,激励自己把这项工作做好。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我也可以理解,公民社会大家有知情权、话语权,网上议论非常正常,不必责怪别人。
“改革风险处处存在,但是我义无反顾”
记:改革、交通、治安……这些都是您分管的工作。坦白说,这些都是热点问题,同时工作难度也很大?
张(笑):我分管的领域有几个大难题,一个是改革,改革是深圳的根和魂,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深圳的改革寄予无限的希望,而目前深圳的改革能不能继续前进关系到深圳的命运,所以我感到压力非常的大。最难的是改革,这种压力和感觉其他人无法体会。
另一个工作是国有资产和国企改革,国企改革主要在2003年到2006年基本完成,但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有交通工作,也是个特大难题。我还负责工业,目前涉及产业升级。分管的物流业也面临严峻挑战,港口增长幅度在下降,而码头的扩建还需要一个过程,机场吞吐量的增长也在下降。
我还分管公安,是两个重要责任人:消防安全责任人、道路安全责任人。坦率地讲,我工作压力非常大。不要说改革,每一项重要的工作措施推动起来都非常难,都要在各个方面产生非常多的矛盾。
坦白地说,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利益格局,加上现在社会风气不好,潜规则盛行,改革往往要触动一些人。从这个层面上讲,我批评的人很多,得罪的人也很多,但是崇高的理念、责任感、使命感、价值道德的标准支撑着我。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应当真正体现执政为民,为人民、国家、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不管社会是什么风气,不管潜规则如何运行,不管人们怎么议论,正如温总理讲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总理都讲这样的话,更何况我们这些人。一句话,风险处处存在,我感慨万千,但是义无反顾。不会因为什么风险、什么代价而改变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取向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我非常愿意和网民交流”
记:对那些关注您和您分管工作的市民和网友有什么说的吗?
张:我很愿意和网友进行交流,我几乎每天都上网关注网友们的反映。我认为,网民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舆论监督的加强和公民意识的提高,网民将成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所以我愿意虚心听取网民的建议,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因为我知道他们多数来自于基层,不少是弱势群体。因此政府和官员应当重视网民的声音。
本版统筹:本报记者 宋元晖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任笑一 宋元晖 实习生 张婧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高贵彬
TAG: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