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温江,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45平方公里土地上,正上演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壮观一幕。
4月19日,温江区在深圳举行了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签约仪式,深圳王博纳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迪威科技有限公司和另一家上市高新企业分别与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三个高新技术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6亿元。签约仪式上,温江区还与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配套需求,积极承接广东先进制造业向四川转移。与此同时,科技园里,中央商务区、天府高新技术孵化园、柳河信息产业园等建设热火朝天。
温江这片土地一直保有的创新因子,正与新的时代结合,焕发出新动力和新光彩——建创新型“千亿”园区。温江区按照“全域成都”发展理念及“兴三优二”发展思路,根据成都“一区一主业”的规划要求,新的产业定位——电子机械产业为科技园的升级转型指明了方向。一边改造提升食品饮料、印务包装等传统产业,一边引进培育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创意孵化、总部经济、现代服务等高端产业,同时加大配套要素的建设力度,推动成都海峡科技园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相融互动中“双重升级”,促使园区由“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知识集群”演变,实现园区由单一的制造业基地向复合型现代产业新城转型。为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实效,该区在招商选资工作中创新举措,对照新的产业定位做好市场细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等三大重点目标市场,加强与发达地区和成熟专业工业园区的联动合作,以产业联盟方式实施集群招商,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集群核心企业。当前,在全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总体取向下,在承接国内外新一轮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同时并存的产业转移中,“千亿”目标正在一步步走近。
决策者深信,海峡科技园这个承载统筹城乡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火车头”,已然拉响汽笛,全速行进,前方——一座产业新城的美丽图景已现出轮廓,正等着建设者们大笔挥洒。
新春成绩单:
高端企业纷至沓来
4月10日,国内最大的SBI创业街项目——成都温江SBI创业街前往武汉招商引资,8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场签订入驻意向书,40家高新技术企业对投资温江产生强烈愿望。
4月19日,在深圳签订的3个投资项目中,王博纳米材料项目为深圳王博纳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森龙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它将以其核心技术在成都海峡两岸科技园建设高科技纳米材料及以水家电为特色的专业家电产业应用产品孵化、研究、生产基地;新科柳河广电科技园项目为浙江迪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建设高科技广电设备孵化、研究、生产基地,是全国首个以广电设备研发为主题的高科技孵化园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50亿元。
其实,上述项目只是温江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成都海峡科技园实现创新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向“知识集群”成功转型的一个缩影。
仅去年一年,科技园共引进了迪威电子、龙孚科技等各类项目191个,同比增长297.9%,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65.6%。今年1—3月,新引进新科柳河广电科技园、五粮液集团安吉精密管业、新加坡商业城、中国香港大盘可再生能源、电子科大IT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利尼科、瑞士欧瑞康等重大产业化项目21个,投资总额80亿元;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0.2亿元,同比增长68.2%;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7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244家。园区共有36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在建项目21个,12个项目进入前期施工准备。
是什么力量,让国内外众多企业前来到温江发展?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又靠什么,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浪潮中的“聚能盆”?
历史方位:
温江承接产业转移“一号高地”
温江区委书记李刚胸中有一盘棋。棋盘上,纬线代表产业集群,经线代表产业链。编织产业转移的经纬图,李刚如此解读:“新老产业联动发展,产业宽度和深度相交互动,温江的产业格局就象网络,工业化、信息化融合,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重提升。”
近年来,温江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60%以上。2005年,科技园实现工业总产值仅59亿元,2006年达到89亿元,2007年达到155亿元。“2008年完成工业投资80亿元,实现项目到位资金75亿元,引进高端产业项目50个,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新年伊始,温江工业的“一号高地”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再次吹响“创业”的号角:建创新型园区,力争3-5年内实现园区产值上千亿元。
在这战鼓声中,温江人已迈出新征程,要实现新跨越。
“创新理念,形成以科技园为载体的新型工业聚集区、以新城区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以生态园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聚集区和金马河、江安河沿线两条生态休闲产业带的‘三区两带’经济发展格局。”
再度创业:
科技园打造创新型产业园
“紧紧抓住‘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要重点抓好科技园核心产业区、柳河信息产业园、天府高新技术孵化园、中央商务区、永盛配套产业园等功能片区建设”。
打造一个引擎——5月下旬,成都温江SBI创业街项目将正式启动,成都海峡科技园也将以此作为强有力引擎,实现创新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
成都东创SBI创业街项目是成都高新区教育科技产业园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共同斥资5.5亿元,打造的光机电与清洁能源集群。该项目占地110亩,两年后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建成后,将形成“200家企业同一条街,一万名创业者共一个家”的创新集群。目前,台湾东迅、武汉三工光电等企业也已签订协议,陆续“移师”创业街。
建立两大载体——对应产业导向的调整,科技园专门规划设立了天府高新技术孵化园和柳河信息产业园两个新型产业集中发展区,加快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天府高新技术孵化园将针对国内外电子、精密机械、IT孵化、研发及中介培训等行业企业,引进一批有实力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入驻。柳河信息产业园,将依托教育园区高校,重点培育广告、传媒、艺术、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科技园区企业重点扶持软件开发、时尚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创意产业。两功能区的设立为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高效的发展平台。2008年,科技园将着力引进电子信息类项目30个,精密机械等高端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总部经济类项目5个以上,创意产业类龙头项目5个以上。目前,投资11亿元的深圳柳河广电科技园和投资5亿元的电子科技大学IT产业园等电子机械类项目已正式落户园区。
搭建开放合作平台——“9月,我们将通过市场化手段举办第四届‘海博会’。”科技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长期办展的机制,办成西部合作、东西合作、中外合作的平台;加快成都东创SBI创业街孵化园、“新加坡商业城”等高新技术孵化器建设,配套出台鼓励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新加坡、法国索菲亚科技园以及中关村科技园、武汉东湖开发区等知名高新技术园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园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资源共享平台;加大科技创新的财政引导,发挥国有光华集团投资公司作用,形成以财政资金引导和吸聚社会资金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平台。
提升承载能力——自2007年初开始,园区决策、推动者从把控市场走势和深悟区情出发,深度谋划“腾笼换鸟”,为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作准备。目前,园区已健全完善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重点清理园区内“围而不建,建而不产,产而不旺”的企业。截止2008年3月底,共清理、回收土地1500亩以上,有效解决了土地瓶颈制约,为引进电子、机械等高端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优化发展环境——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和高端产业对园区承载力建设的需求,迅速构建园区主干路网,雨污水收集运行系统,水、电、气配网系统,园区数字化建设系统,绿化景观系统,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会服务设施。2008年,将完成教育路、科盛路等道路建设和四斗渠、五斗渠、六斗渠等沟渠改造工程,实现温泉大道以北“七通一平”全覆盖;抓好园区绿化、美化,道路绿化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路灯安装里程达到45KM;启动建设36万平方米职工楼、高管楼、专家楼、老总楼等商务、生活配套设施;通过政府、企业投资等方式,建设20万平方米孵化楼、25万平方米研发楼;抓好6个集中安置区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100余万平方米;建好一所实验学校,容纳中小学生3200余人。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园区能源、公共、生活、工作、商业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真正把成都海峡科技产业开发园打造成一座美丽的产业新城,既宜居更适合建业,要让每一个创业者能在这座城市里快乐的工作和生活。”
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学”实践
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引进大企业,但科技园区凭什么去“招大引强”,科技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在哪?
——服务吸引力:实行“区区合一”管理模式,由温江区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区长兼常务副主任、区委副书记兼副主任专职负责园区日常事务工作,确保决策高效、执行有力;实行一站式办证服务、一条龙促建服务、一对一跟踪服务和无障碍服务;打破行政职能的划分和条块分割,根据园区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成立能源保障部、企业升级部、督建清理部、综合服务部等4个部门,实行并联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项目建设;下一步将整合区级相关部门力量,优化为企业联动办事程序,重点整合工商、技监、税务等垂直部门的服务和管理职能,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
——配套吸引力:园区现已形成对接国际二类工业区标准“八纵十横”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开发用地已全面实现“七通一平”,核心产业区、科教产业区、中央商务区、总部办公区、配套产业区、柳河创意电子产业城、天府高新技术孵化园等一系列功能配套区已相继启动或投入运营。
——政策吸引力: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换代,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技改贴息、新产品研发、孵化器建设、企业家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启动企业上市助推工程;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支持企业加强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宣传和保护,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和地方名牌。
——人才吸引力:园区目前已聚集了电子科大IT产业园、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等教育科研机构30余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才储备。同时,园区就业服务中心组织就业岗位培训,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景仁志余宏强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