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一系列的伟大决策,犹如和煦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翻卷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浪,广大农村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世世代代以土地为伴、以耕作为生的广大农民终于打开了现代新生活历史的一页。他们在构建和谐幸福的新农村、杨帆小康路的奋斗中,努力拼搏、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播种着希望,收获着喜悦。江苏省南京市新农村现代化建设先进示范村——彭福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追寻彭福村的足迹,回顾他们经过的路程,对全力以赴全面达小康奋斗中的人们也许会有所启示。
曾经的西伯利亚
彭福村隶属江宁区禄口街道,从地图上看,它位于苏皖交界的丘陵山区,与溧水县乌山为邻,中间隔着外秦淮河,总面积2.34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368户,1303人。
顺着禄铜公路东折,宽阔的水泥主干道缓缓引进村子,沿途标准化厂房、购物超市、大酒店、卫生院——各种新颖建筑鳞次栉比,布局得体,洋溢着现代气息。村民休闲活动中心内,亭台楼阁,古韵十足,各种文化健身设施样样齐全。行道两侧路灯林立,绿树成荫,置身于此,会深深感受到彭福村村民现代生活的幸福氛围。然而翻开彭福村的历史,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里曾经是一个灾难深重、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
据谱载,明万历间,高朱二姓居此,称高朱村。清季遭兵祸,村毁。后彭氏迁此,为祈求永远得福,更现名。历史留给这里的,不是福,而是斑斑血泪,是无边的灾难和贫困。解放后,虽说村民们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生活上却并不见得有多少好转。这里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进趟南京城得坐三、四个小时的车子,常被人们戏称为“江宁的西伯利亚”、“鬼不生蛋的地方”。满村泥墙茅草房,晚上蜡烛点灯,家中鸡蛋舍不得吃拿去换油盐钱。“有男不娶彭福女,有女不嫁彭福郎”,成了当地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消除贫困落后,住洋房,用自来水,过富裕舒心的日子,成了村民们长期魂牵梦绕的奢望。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上村支书的沈庆喜下定决心,带领1000多村民战天斗地,拼命苦干,终于在1978年从省城扛回了原江宁县粮食亩产最高的奖状,彭福村成了名噪一时的“先进村”。
原以为田种好了,大家就可过上好日子,但现实是:种田种不出小康生活!人均一亩二分田并没有回报给彭福人富裕,贫穷仍然像影子一样跟着大伙。
社会主义的生活不应该这么穷!年轻气盛的沈庆喜憋足一股气带领村民办过麻袋厂、采石场,走东闯西,一个人跑遍大江南北,总想闯出条生钱的路来,可都因大气候不好,被迫半途而废。为此,他苦恼过、迷惘过。
蜕变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祖国大地,万物复苏。党的富民政策给广大农民指明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大道。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以沈庆喜为代表的村支部一班人带领广大村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沈庆喜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领着20多名村民,带着炉子、铁锹和瓦刀闯荡南京城。沈庆喜认为,彭福人没有后台,没有靠山,可有的是诚信厚道,有的是苦干精神,不怕闯不出路。在凤凰西街,他们找了个便宜住处驻扎下来。刚开始的20多天,找不到事做。不少人都灰心了,说回家算了。沈庆喜指着附近一排排平房、一块块菜地说:“你们相信我,这些地方,将来要盖高楼、搞绿化,事情很多,多得我们做不了。现在为什么找不到事做?因为我们跟人家不熟,等处熟了,就会好起来。”他们开始掏粪池、清窨井、拆旧房,苦干300多天,当年为村里挣到了11万元。
这算是他们的“第一桶金”,后来,他们拿这笔钱作投入,购机械添设备,之后,队伍逐渐壮大起来,也闯出了名气,创出了品牌。现在,从长干桥到三元巷,从中山陵到城西干道,从江北高新区到江宁开发区,到处有他们的身影,建筑业成了彭福村经济的支柱行业,建筑队伍发展到了33支,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的有6户,500万元以上的有10户,全村共拥有20多台挖土机,100多辆工程车。集体经济终于走出了困境。
努力招商引资,发展第二产业。沈庆喜认定发展工业带动农业是条好路子。为了找业务、引进项目,他不断往南京城跑。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留有深刻印象,他有一股“盯劲”:一次次地找上门去要业务,常常摸人家门搭子,坐冷板凳,甚至受奚落。可他不在乎。因为疲劳过度,他上下楼梯跌断过腿,外出学习摔断过鼻梁,也从不退缩。他常说:“只要村民富了,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在他带领下,彭福村先后引进了南京盛佳制衣有限公司、南京庆华合金材料厂、南京云阳机电模具有限公司、南京朗顺家纺厂、南京闽溪建材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进村落户。
彭福村用搞建筑发展工业挣来的钱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以前彭福村是地无半亩,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每当农忙季节,大量的劳力投入在田间地头,低效的农业作业方式,影响了彭福村人致富的步伐,这成为沈庆喜心头的一块心病。按照农业观光园的要求,从1996年起,彭福人硬是凭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平丘移土,填沟迁坟,格田成方,修机耕路,筑坡护堤……使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成龙,实现了种田不弯腰,运输不用挑,排灌不用锹,旱涝无愁,年年保丰收。
彭福人还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作物,做起养殖的文章。利用旱地资源,他们发展花卉苗木,建成了200多亩的“绿色银行”;建造了400亩蔬菜大棚,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500多亩水面上,发展螃蟹、俄罗斯鲟等名特优水产品;在圩堤旁建起5幢40间鸡舍,年养草鸡几万只。他们还组建成立了南京齐力农副产品合作社,开展产、供、销一条龙为民服务项目,注册“彭福村”商标,进行品牌运作,建立彭福村宽带网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购销消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现在的彭福村,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有效地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村民收入的增长。根据2006年统计,彭福村实现了可支配收入663.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520元。村上涌现了不少经济大户,年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有40多户,千万元的有10多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