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会客厅》5月1日播出《打造世界第一桥》,以下为节目实录: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而对于上万名杭州湾大桥的建设者来说这更是一个难忘的重大的节日,因为这座大桥在经历了四年多的施工之后,今天正式通车了,我们先来了解这座大桥。
杭州湾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接嘉兴海盐,全长36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成的长度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年限100年,通车后,宁波到上海的车程将缩短120多公里。建造杭州湾大桥,仅钢材用量就达到了80万吨,相当于再造七个鸟巢;工程总投资额达118亿元人民币,是国内有史以来投资额最大的桥梁。杭州湾被称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这里气候恶劣危险,水文地质复杂多变。激流,台风,强潮,海底沼气,强腐蚀的海水,漫长的滩涂,都是一只只挡在建设者面前的拦路虎。在这里建造一座跨海大桥,曾经被许多国际权威专家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中国的桥梁建设者们只用4年零4个月的时间,攻克了一道道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世界之最,终于建成了这座举世瞩目的S型“长龙”,书写了人类工程史上的一项新的建筑奇迹。
李小萌:演播室我们请到是杭州湾大桥总体设计负责人王仁贵先生和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吕忠达,我们欢迎二位。欢迎你们,也祝贺你们。在通车的这么重要的一天我想知道你们是在一个怎样的心情之下度过的?
王仁贵:是非常激动,非常兴奋,也非常轻松喜悦的这样一个心情。
李小萌:吕总呢?
吕忠达:应该说大桥通车了,做了这几年的梦圆了。
李小萌:圆梦的日子。当我了解到,杭州湾大桥的一些细节之后,我脑子里就是两个字,伟大,真的是特别伟大,我想知道作为建设者在你们心目当中要形容这座桥会有那些形容词出来?
吕忠达:应该第一是震撼,因为从它的规模,从它的建设速度,我们的作品最后给大家展示的壮观,去了以后大家都会感觉很震撼。
李小萌:作为设计的总负责人,您的形容词是什么?
王仁贵:我觉得这是一项人类社会的伟大的创举,是一项创举,在这么一个条件非常艰苦,非常恶劣的环境里面,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这么好的质量建设这一座大桥,我觉得是我们中国交通人的一个骄傲,而且也是我们所有参与者感到非常自豪。
李小萌:在二位的身后有一个杭州湾大桥的全景图,这应该是一个示意图,效果图,用照相机能不能拍得下来这样一个全景?
吕忠达:很难,我们曾经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民航机上拍下去,也只拍了一部分,那就是一个纱线条一样的,一根纱线的线条一样。
李小萌:又细又长。
吕忠达:36公里,你把它同比例地缩小的话,把它缩小成六米长,它的宽度也只有0.5公分,就是五毫米,就跟面条一样宽,要六米长的模型也像面条一样宽。
李小萌:对,所以连这个模型都很难做。
吕忠达:做不出来,真做不出来,所以设计模型,大家都说用设计模型能不能做,真的做不出来。
李小萌:王总,结合这个图,从直观上先给我们讲讲这座桥的亮点?
王仁贵:应该说我们这个桥的亮点非常多,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这个桥处于海洋环境领域,我们在结构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我们这个大桥在一百年使用寿命之内,我们测出了很多很多结构耐久性的措施,确保我们大桥在一百年使用期内安全。
李小萌:今天我们演播室也摆得非常热闹,有模型,有图版,您跟我们讲讲这里边哪些设备本身就是要建造这座桥才制造出来的?
王仁贵:这里面可以说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个里面,像我们的运梁车,还有“小天鹅”号的架梁起重船,包括我们中交一航局的“天威”打桩船,还有二航局的“海力801” 打桩船,都为我们特殊制造的这些设备。
李小萌:为了桥而应运而生的设备。
王仁贵:对。
李小萌:其实跟这个杭州湾大桥有关的这些困难非常多,从设计一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困难,我们先来看看建设者们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
在杭州湾南岸有着近10公里宽的滩涂区,在滩涂下面50米深处分布着大量的浅层海底沼气,这是大桥建设者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为了修建大桥桥墩,需要打3000多个混凝土钻孔桩,深入到滩涂区海底,这可能会引起浅层海底沼气喷发,酿成施工事故。通过科学试验 ,大桥建设者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打桩之前,先打入直径60厘米的细钢管,让沼气慢慢排出,降低压力,让它不再威胁桥墩施工,他们称之为“控制性放气法”。
李小萌:吕总,这个控制性放气是我们自己创新的一种方法吗?
吕忠达:应该是,在我们勘测的初期发现了这么一个存在浅层气,随着勘测范围的加大,这个范围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曾经到美国找了几家百年老店,就是一些施工单位,设计咨询单位进行了咨询,当然不但是浅层气,还有其它一些激流、海潮深冲刷这些自然的恶劣条件,把这些情况跟他们做了一些介绍,他们觉得也没有遇到过这么复杂的情况,他就讲你们为什么要选在那么复杂的地方建桥。
李小萌:不理解。
吕忠达:不理解,是不是可以避开,自然的东西太复杂了。问他有没有这方面经验,他们讲也没有,从他们的想法就可能避开它就完了。
李小萌:我们为什么不避开呢?
吕忠达:我们是避不开的,因为对于浅层气来讲,在杭州湾南岸从杭州、萧山到宁波的镇海,整个杭州湾的南岸区都是存在这么一窝一窝的浅层气,无法避开,除非不在那个地方造桥,但是要造隧道就更可怕,它的浅层气在地下50米左右,一个沙层里头,要造隧道可能更可怕。
李小萌:解决方案有了,但是在有浅层沼气的地方施工究竟是怎么一件工作,我们也请到了中国中铁四局的副总经理李学民,您好,在有沼气的海底施工,是一件什么样的工作?
李学民:在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刚才一个是严格地贯彻设计的意图,采取了一个是集中控制放气和零星控制放气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就是说已经探明了有片状的或者是带状的比较大的区域,就采用了施工半年之前,这一段施工半年之前就开始进行了放气。
李小萌:在这个施工的时候最怕出现什么情况呢?
李学民:在怕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引发,一个含毒,有毒气,第二个易燃,这样会出现不可预见的一些后果。
李小萌:发生过吗?
李学民:由于我们控制得当,包括我们刚才说的集中放气的时候提前把它燃烧掉的,但是最大的难度就是零星的,刚才我介绍了,它分布不规律,局部的地方不清楚,这样在桥墩施工过程中,钻孔桩做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碰到它。
李小萌:那在钻孔的时候每打一下都应该特别小心。
李学民:是,我们采取了几个措施,所有的施工平台全部都是防火的,我们全部平台是钢平台,没有任何木质的其它结构。
李小萌:王总作为设计师,施工人员面临的危险和困难,也是您要考虑的问题吧?
王仁贵: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我们作为一个设计者来讲,像我们中交工程规划设计院做了全国那么多大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以人为本,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要保证这个桥要又好又快建成的同时,要保证施工的方案可行,保证在施工过程当中这些施工人员的安全,人身安全能得到保证。这个方案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原则之下来确定的。
李小萌:我们可以从这个图上看,这座伟大的大桥怎么站立起来的,是通过五千多个钢管桩打在海底的地基上面,被称作是定海神针,我们再通过短片了解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
支撑起杭州湾跨海大桥主体部分的,是数量超过5600根的巨大钢管桩。这些钢管桩最大的直径1.6米,最长的89米,每根造价上百万,可抗4000吨的轮船的撞击,它们被称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定海神针”,这些巨大的“定海神针”此前在国内外特大桥梁建设中从来没有成功使用过。大桥建设者通过了全球卫星定位仪定位,借助超大型打桩船上力量惊人的液压锤猛力敲击,将桥桩打入海床65米深以下,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天威号和海力801号超大型打桩船是中国专为建造跨海大桥制造的。海力801号打桩船造价1.6亿,安装的液压锤价值1000万,瞬间作用力达1800吨,被称为世界第一锤。
李小萌:这解决的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时为什么选用了这种没有人选择的钢管桩的方式?
王仁贵:因为这是由杭州湾大桥海域里面特殊的水文条件决定的,主要体现在潮流比较急,最大的流速可以达到五米每秒,潮长也很大,潮长有七八米潮长,而且在台风期波浪很大,最高的我们设计波浪达到六米多,所以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假如我们用传统的钻孔桩基础,我们海上作业,一个是面很宽,就是工人很多。第二个就是钻孔桩的造价很高,哪怕打一方混凝土,但是要有很大很大的船在这个地方服务,一般的小船在这个地方是不行的,呆不住。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