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带来的大规模社会分工协作,将会建立和提升一个国家长久的竞争力
5月1日,历时四年多建设完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一举将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名号收入囊中。大桥所具有的7000余根桩基,创下了国内特大桥梁桩基数量之最。
采访中,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主管负责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由于大桥地处强腐蚀海洋环境,为确保大桥寿命,建设者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特别是,大桥50米箱梁“梁上运架梁”技术,其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刷新了目前世界上同类技术、桥梁建设“梁上运架梁”的纪录,居世界第一。
进入2008年以来,一系列“十一五”、“十五”甚至“九五”规划中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或者启动、或者开工、或者落成,纷至沓来。2月22日,西起新疆,东至上海,南至广东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仅隔一周,作为北京奥运会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开始启用;一个多月后,经过长达十年之久的论证和准备工作后,京沪高速铁路终于在4月18日全面开工建设;相隔十天,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全线通车……
《瞭望》新闻周刊在对国家发改委主管部门的采访中了解到,实际上,除了上述以外,近年来我国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可以说是大手笔频出: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都迈上新台阶;三峡工程建设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首次探月工程获得圆满成功;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还牧,三北防护林,环京津防沙治沙,京津快速交通和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等工程的实施也有条不紊;万众瞩目的大飞机工程也因大客机公司的组建拉开帷幕……
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这一项项国家重点工程,人民关注,意义重大。每一项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传扬着建设者的业绩和精神。”
“世界级工程群”
“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建设工地上正在出现一批雄心勃勃的‘世界级工程群’。”采访中,一位在华考察的美国著名工程咨询公司负责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表达了自己的观感。这位曾经参与过日本新干线设计咨询的专家,非常关注刚刚开工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因为)成功完成这项工程,将使中国高速铁路设计能力进入世界顶尖水平。”
比如,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双线全长约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的高速铁路。而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的是西班牙马德里到巴塞罗那的高速铁路,长度为620公里;京沪高铁工程包括已经开工的北京南站、南京枢纽大桥,总投资2209.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超过目前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最高320公里的法国东部线。
除此之外,作为其配套工程的北京南站将成为亚洲建筑面积最大的列车客运站,而全长164.8公里的昆山特大桥在建成后也将同时享有中国客运专线中最长桥梁和世界最长铁路桥梁两项殊荣。以上数据已经能够充分说明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的世界级地位。
当然,“世界级”不仅仅属于京沪高速铁路,放眼我国新近完成和正在建设的诸多重大工程,会发现一个个世界级纪录已经或即将诞生。
4月28日,全长32.4公里、主跨1088米的苏通大桥通车一刻,就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最长斜拉索等4项斜拉桥世界纪录,其雄伟的身姿成为横跨在长江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还有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据承建方北京城建集团机场项目经理樊军为本刊记者介绍,新航站楼南北长2900米,宽790米,高45米,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再看三北防护林,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另外,像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大飞机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等,无一不在书写着新的历史。
上述外籍专家评价说,这些大工程的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宏伟壮观的建筑物,“最重要的是这些工程带来的大规模社会分工协作,将会迅速提升和建立一个国家长久的竞争力;而这正是小国和弱国之所以小和弱的关键原因。”他举例说,美国上世纪60年代启动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让美国至今仍然能够享用其大规模协作所带来的科技溢出成果。
TAG: 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