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腾冲,一派花红柳绿的景象。腾越大地的乡村集镇,处处可见“村村通”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开发等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在前往国家一类口岸猴桥采访的沿途,记者看到:腾冲至缅甸密支那公路境内段正在紧张繁忙地加快施工,全线74.073公里的路基路面已基本成型,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民工和数百辆施工机械正在分段作业,或铺垫路面稳定层,或铺筑柏油路面,利用冬春季施工的黄金时段抢抓工期,力保腾密路境内段于2008年初建成通车。这是腾冲县立足区位优势致力于构筑国际大通道,举全县之力修通了腾冲至缅甸板瓦,腾冲至密支那境外段二级油路之后的又一项“兴边富民”重点工程。
县交通局纪检组长李立勋向我们介绍:为把腾冲建成云南面向南亚开放的第一县,腾冲县近年来抢抓兴边富民计划实施的机遇,从消除交通瓶颈制约入手,把机场和主要经济干线的建设作为重点来突破,全力构筑三纵三横内外沟通的公路网络。目前,67条长518公里的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正在全面施工,腾冲至缅甸板瓦全长70.38公里的二级油路已建成通车,驼峰机场建设全面推进,保腾高速公路顺利开工建设,腾龙公路、老保腾路,县城至大塘公路等路网改造工程即将开工;中缅边境防火通道、腾冲至章凤公路,旅游环线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在中缅边境黑泥塘自由贸易区内,刚刚起步建设的贸易区已有四五户摩托车行和10多家日用品商户进场经营,一些缅商正在进货装车,准备起运回国。一位经营摩托车的老板告诉记者:“自从腾密路通后,我们的摩托车卖得很火,原来在城上搞经营的一些朋友也准备来这里发展,当地村民来搞餐饮等服务行业的也渐渐多起来,都是这条富民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在腾冲县石头山工业园区内,记者见到,先期入园的38户企业机声隆隆,运货的大车进进出出,而年产值上亿元的恒丰飞龙电锌厂门口,拉矿石的卡车则排起了长龙;四五户刚入园的企业则加紧平整地基,建房建厂。园区管委会主任、县长助理李树鸿告诉我们,腾冲县把工业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积极培植优势特色工业群体,立足于将腾冲建成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转口加工贸易基地,在全县规划建设“一园四区”,即腾冲工业园区,北部矿产品加工区,西部矿电结合区,南部茶叶加工区,中部食品和旅游文化产品加工区。通过建设好工业园区,构建产业和企业集群发展平台,带动全县工业发展。提前一年实现了“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对全县经济的拉动、对财政的贡献作用逐年增长。2008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0.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0%,产值上亿元5户,上缴税金超过百万元16户。腾冲工业园区的聚集功能增强,配套设施和服务机制更加完善,2008年预计实现产值5.18亿元,同比增32.82%。“下一步,我们要将园区建成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示范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转口贸易企业产品开发。目前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云盛达铸业有限公司入园,园内古林公司投资70多万进行技术改造,减少了烟尘排放,提高了原料回收利用率;飞龙电锌厂扩建一条投资2000多万元年处理7万吨低品位铅锌矿处理线,改变了传统的初级加工模式,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许多企业实现水循环利用,基本达到零排放。现在正在建占地500多亩集研发、生产、展销为一体的腾越石材城,以3至5户大企业为龙头带动,已建成投产一家,其余正在平地建厂。”言谈之间,李树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腾冲是云南省25个边疆县之一,全省“兴边富民”工程会议在腾冲召开后,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形成了“农业稳县、工业立县、贸易活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的发展格局,县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5.2亿元,比2004年增10.26亿元,年均可比增13.3%;财政总收入4.0295亿元,比2004年增1.4272亿元,年均增24.4%;农民人均纯收入2241元,年均增10.1%。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0亿元以上,同比增14.5%左右;财政总收入5.48亿元,增1.45亿元,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增359元,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调整为26.0:26.5:47.5,二产首次超过一产,结构更趋合理,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保山市委常委、腾冲县委书记王彩春表示,随着新一轮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的实施,腾冲要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是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全力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着力构筑面向南亚开放的大平台;进一步培植有利于发挥腾冲优势的产业群体,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积极发展新型工业,打造国际生态健康旅游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社会建设,实现腾冲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本报记者王雪飞通讯员龚祖金谷方勇(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