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 杨柳村 邓宏 陶海音
自2003年9月邵怀路刚开工建设,邵怀公司领导就提出“文化服务建设,文化促进建设”理念,开展以“文化邵怀”为主题的项目宣传工作,“修好一条公路,树立一种精神,锻炼一支队伍。”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施工单位积极参与,倾力打造了一条文化、精神上的精品路。
针对邵怀路建设实际,邵怀公司通过不断革新宣传手段,强化宣传力度,倾力打造企业文化活动品牌,并通过各种文体活动加以体现和推动。
邵怀公司组织了许多有影响的活动,如策划组织了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雪峰山隧道贯通爆破”以及爆破全记录电视转播,组织全国性的“雪峰山隧道技术研讨会”,协助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了“走进大湘西”之“穿越雪峰山”大型专题现场直播,举行了全省有影响力的两届“雪峰杯”书画摄影征文赛。不仅丰富了建设者的生活,获得了他们的拥戴,也得到了邵阳、怀化两地艺术家和热心群众的大力参与,在全省高速公路系统内影响广泛,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反响。
为了全方位、全过程反映邵怀高速公路建设的感人事迹、先进人物,邵怀公司制定了系统的宣传计划,形成了有“邵怀特色”的系列宣传载体。一个月两期快报、两个月一期宣传橱窗、一个季度一期杂志、四个月一期画册、半年一期汇报DV,目前,累计编印《邵怀高速公路快报》100期,采用稿件1078篇;编印《邵怀高速公路期刊》15期,近900多页面;编印《走进邵怀》系列画册10期;制作宣传橱窗32期;摄制《穿越雪峰》系列电视专题片9集。以上各种载体发稿共计500余万字。
邵怀高速公路项目所营造的“文化邵怀”工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向社会详尽地展示了邵怀高速公路建设的恢弘气势和建设者顽强拼搏、默默奉献的精神风貌,获得了社会各界好评。
邵怀高速公路的文化建设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建设者。他们从报纸、杂志、互联网上、广播里,一次一次看到和听到对他们的报道,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图象,感到这是祖国、党和人民对他们的肯定,同时也感到自己并不孤独,在大山的外面,有千千万万人民在关注着、支持着,温暖着,一种精神在心中升华。
“亲和式管理更能够感化思想,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增强单位整体的凝聚力……”在一篇题为《在交通事业中大力推行亲和式管理》的论文中,怀新公司领导这样阐述对亲和式管理的看法。也正是基于对亲和式管理的独到见解,四年来,公司领导层将这一理念充分运用于怀新公司的管理与团队建设中,不仅使怀新公司成为了一个团结、奋进、凝聚人心的“大家庭”。
怀新公司组建时,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不少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桥梁、隧道等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他们远离家乡,带着献身高速公路事业的远大抱负来到这里,条件相当艰苦。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安心于高速公路事业,并在怀新高速公路的建设项目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因而,推行亲和式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怀新公司经理刘爱平深谙怀新高速公路建设的艰辛,面对怀新公司这支年轻的队伍,他要求班子成员既是严厉的管理者,更要成为员工们亲切的朋友。
四年来,本着这样的信念与管理理念,怀新公司领导层在修好一条路的同时,时刻追求着建设“人才高速”的更高目标。怀新公司成立之初,他们就开展了“打造学习型队伍,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公司出资数万元为干部职工购买了各种专业书籍。每年公司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员工及各监理处、施工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监理人员培训班、试验检测人员培训班、协调人员培训班、隧道施工管理人员培训班、计量支付培训班和新闻宣传培训班等,请国内、省内知名教授学者讲课,强化了各类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促进了业务素质的提高。
怀新公司还将每年9月定为“读书月”,号召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读一、二本好书,写几篇读书笔记。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怀新公司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公司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公司协调部要求每名协调员都熟练掌握公路建设中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提高协调水平。
为了让员工拥有丰富的业务生活,怀新公司投资建设了内部阅览室、健身房、娱乐厅。工会牵头组织举办了乒乓球比赛、扑克牌挑战赛、篮球赛、卡拉OK友谊赛等,鼓励职工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为干部职工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4年过去了,如今,怀新公司已经成为了员工们在怀化的一个温馨的“家”。这里,有欢声与笑语;这里,有鼓励与成长;这里,有挥洒的汗水和无悔的青春。在四年的磨练中,不少年轻同志挑起了“大梁”。怀新公司先后提拔了42人次科级干部,年轻的同志在锻炼中成熟,成为湖南高速公路建设事业中新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