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绿化三晋大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本报讯 (记者武俊鹏)6月19日至20日,省政府在长治市召开造林绿化现场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我省造林绿化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推动全省造林绿化工作和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孟学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海亮,省政协副主席李雁红出席。副省长胡苏平主持。与会代表实地参观长治市“1+5”造林绿化工程成果,省政府对造林绿化先进县、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十一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国家和省重点绿化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省交通干线防护林带基本建成,绿化里程达到2.5万公里,绿色网络基本形成。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初具规模,新增绿化面积83万亩。村镇绿化任务过半,带动了道路硬化、村内亮化、环境净化,促进了村容整洁和村风文明,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和城市绿化成效明显,11个设区市绿化覆盖率去年达到33.61%,比上年增加3.11个百分点。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授予右玉、河津、柳林、蒲县、沁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授予潞宝集团、同煤集团等9个单位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太谷等4县、51村、370户全国“绿色小康县”“绿色小康村”和“绿色小康户”。
会议提出未来三年全省造林绿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造林绿化,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启动实施汾河干流植被建设和湿地保护项目,继续实施国家和省造林绿化重点工程,积极稳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加强生态建设成果保护与管理,每年完成造林400万亩以上,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8%以上。
贾治邦在参会期间就我省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他代表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向我省取得的成就和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山西造林绿化成效十分显著、经验十分宝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国家林业局将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向全国宣传推广山西的典型经验。下一步,山西应该抓住有利条件,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认真抓好“身边增绿”和“山上治本”,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林业部门要通过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提升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孟学农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造林绿化取得的成绩后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科学发展的根本选择。要明确思路,突出重点,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效的方法,深入推进“身边增绿”造林绿化工程,推动全省造林绿化、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构建绿色和谐人居环境,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亲。
孟学农对当前和今后全省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有关市县要紧锣密鼓地实施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各项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特别是要加强汾河源头水源涵养和干流两岸植被建设与管护,加强汾河流域13个湿地保护区保护与管理,全面恢复全省549万亩湿地生态功能,并配合有关部门实施汾河中下游生态修复、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汾河源头移民及复垦等工程。要把工程建设与富民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孟学农指出,全省各地一是要继续实施高标准通道绿化。要尽快启动石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绿化工程,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和沿黄公路绿化工程,继续完善高速公路、国省道及其他通道绿化工程,同时抓好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二是要加快推进交通沿线荒山和环城绿化。以高速公路、一二级国省道、旅游公路和出省口为重点,每年安排省级工程50万亩。三是要大力实施村镇绿化。对条件较好的地方,要大规模、集中连片安排实施绿化;对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的村镇,要扶持发展品位较高的园林游憩型绿化;对位于旅游线路两侧的村镇,要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型绿化;对适宜发展干鲜果经济林的村镇,要采取鼓励和引导办法,帮助群众栽致富树,建设产业开发型绿化。四是要进一步搞好厂矿企业和城市绿化。各类能源和资源开发型企业要加强矿区周围宜林荒山绿化,加大对矸石山、塌陷区和采空区的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建设环厂林带和环厂片林,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城市绿化要根据各自特点,追求鲜明个性和区域特色,积极创建园林城市,力争到2010年把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
孟学农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继续抓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要加快现代林业体系建设,形成林业生态、林业产业、生态文化良性互动。他强调,各地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造林绿化、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效推进。要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业发展增添动力。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要不断创新机制,加强造林绿化成果的管护,确保造林绿化取得实效。